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颅内出血联用醒脑静注射和吡拉西坦氯化注射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12月本科接诊外伤性颅内出血病人(n=60)。试验组用醒脑静注射和吡拉西坦氯化注射,对照组用吡拉西坦氯化注射。对比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MMSE和NIHSS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性颅内出血联用醒脑静注射和吡拉西坦氯化注射,病人的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更为迅速。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神经功能 外伤性颅内出血 吡拉西坦
  • 简介:目的 观察并探讨高氧复方氯化溶液对烧伤休克的防治作用。 方法 (1)将Wistar大鼠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制作30%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1h补充复方氯化溶液;C组:致伤后6h补充复方氯化溶液;D组:伤后1h补充高氧复方氯化溶液;E组:伤后6h补充高氧复方氯化溶液;F组:致伤后不治疗。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内毒素(LPS)、白细胞介6(IL6)、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丙二醛(MDA)的变化。(2)选择烧伤面积为50%~69%TBSA、伤后3h内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充高氧复方氯化溶液;对照组:补充复方氯化溶液。观察患者休克期变化、经皮氧分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有无并发症等。 结果 大鼠伤后各组监测指标水平均较A组显著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F组更加明显,其顺序为F组>C组>B组>E组>D组(P<0.05)。烧伤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休克期度过平稳,补量减少,氧分压明显升高,并发症少,但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早期应用高氧复方氯化溶液,对防...

  • 标签: 烧伤 休克 创伤性 细胞低氧 复苏医嘱 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商品名美能;英文名StrongerNeo-MinophagenC,SNMC)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甘草注射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静滴,1次/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33例;对照组27例采用甘利欣注射,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ALT、TBIL下降幅度、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复方甘草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满意。

  • 标签: 复方甘草甜素 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眼底出血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葛根注射治疗的结果。方法 纳入39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眼底出血患者;经掷硬币法均分2组,1组为基础组(n=20,采用丹参注射治疗),1组为联合组(n=19,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葛根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94.74%)显著高于基础组(65.00%),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眼底出血采用葛根注射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切实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升其疾病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眼底出血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 简介:目的研究高渗氯化右旋糖酐70注射(Hypertonicsalinedextran70injection,HSD)是否具有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和过敏性作用。方法对中试产品进行了血管刺激性实验、全身过敏实验和溶血实验。结果HSD对血管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不引起豚鼠的过敏反应;不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集作用。结论制剂的安全性得到确证。

  • 标签: HSD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我院 72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PCI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IMI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等指标 。结果 实验组TIMI III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患者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康复,患者病情改善理想,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与心血管介入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随机信封法作为分组依据,将2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样本130例,心血管介入为对照组治疗措施;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与心血管介入联合治疗为干预组治疗措施,分析两组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结果血小板活化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较低(P<0.05)。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较高(P<0.05);猝死、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出血事件、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与心血管介入联合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又可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心血管介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基于2018年10月-2020年7月区间,纳入8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样本作为观察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43例归入对比组(心血管介入治疗)、43例归入研究组(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心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 TIMI心肌灌注分级为3级占比76.74%明显较对比组53.49%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酸激酶同工酶较对比组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均更优(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采取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方案,可更好改善心肌灌注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水平,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介入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渗氯化羟乙基淀粉40注射(以下简称高渗盐复合.HSH)对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复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条犬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①7.5%Nacl组,⑦林格氏组,③羟乙基淀粉组④HSH组分4ml/kg、8ml/kg、12ml/kg三个剂量组.每组5只.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各组分别在休克1小时后输入①6ml/kg7.5%Nacl(HS),②3倍失血量林格氏(RL)③1倍失血量羟乙基淀粉(HES),④4mlkgHSH(HSH4),⑤8ml/kgHSH(HSH8)⑥12ml/kgHSH(HSH12)、观察复苏后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检测复苏后30min,1h,2h,4h的血钠(Na+)和血浆渗透压(OSM)的值。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脑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复苏前各组MAP、ICP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各组均能显著提高MAP(P〈0.01),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SH组反应速度最快,除Hs组2小时后显著下降外(P〈001)其它各组均能维持4小时。3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RL组与HES组的ICP显著上升(P〈0.01),分别在1小时和4小时达到高峰,HS组和HSH组显著降低ICP(P〈0.01),均在1h内下降至最低值.HSH8组,HSH12组和Hs组降低ICP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比HSH4组明显(P〈O.05)除HSH4组在2小时后回升至复苏前水平.其它各组在4小时后仍接近基础值水平。4复苏后Hs组和HSH组的血Na+和血浆OSM均明显升高,升高幅度最高为Hs,最低为HSH4。5HSH组脑组织氧自由基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复苏后4h,HSH组的脑组织损伤较其他缉轻。结论:对于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犬模型,HSH能有效纠正休克和降低颅内压,减少氧自由基生成�

  • 标签: 脑水肿 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 羟乙基淀粉 急性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膦甲酸钠氯化注射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部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取膦甲酸钠氯化注射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疱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疼痛消退时间等疱疹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有效性(96.67%)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存在差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选用膦甲酸钠氯化注射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用于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膦甲酸钠 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使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23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 例老年C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为单药组患者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注射进行治疗。为联合组患者使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注射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白细胞(WBC)计数、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肺部病灶的吸收率及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单药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咳嗽消失的时间、发热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均较短,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 计数、血清hs-CRP 的水平及肺部病灶的吸收率相比,P >0.05;治疗后,与单药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的WBC 计数较少,其血清hs-CRP的水平较低,其肺部病灶的吸收率较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 >0.05。结论:为老年CAP 患者使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减轻其肺部的炎症反应,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连花清瘟颗粒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 注射液 老年社区
  • 简介:目的为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注射临床合理配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组高血压危象患者,分别静脉滴注配制4h内(A组,n=28)、12~14h内(B组,n=29)、24~26h内(C组,n=33)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注射配伍,检测各组患者血液中氰酸盐含量,并同时进行血气分析,记录硝普钠的用量;对配伍后26h硝普钠配伍的降解度和氰化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按常规配制,使用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注射配伍26h内是安全有效的。结论临床上延长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注射配伍使用时间至26h是可行的。

  • 标签: 硝普钠 稳定性 氰化物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ACI)风痰阻络证实施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氯化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出90例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丁苯酞氯化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化痰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症患者实施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氯化注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化痰通络汤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ACI) 风痰阻络证     
  • 简介:目的探讨卡络磺氯化注射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烧伤手术患儿8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卡络磺钠氯化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其他临床指征。结果试验组患者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FIB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PT、APTT、TT、FIB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PT、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心电图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卡络磺氯化注射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止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烧伤 止血 手术 卡络磺氯化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取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2.5~2023.5期间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心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比对照组的85.00%更高(P<0.05)。结论 AMI采取盐酸替罗非班氯化注射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AMI 心血管介入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黄芪注射是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C41H68O14)]提取制成的注射用中药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由丹参、降香水溶性提取物制成,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酮、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效.根据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气血相关理论,以及"治病求于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临床将黄芪、丹参配伍应用,发挥二药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二药联合在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用药 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 心肌炎
  • 简介:患者,女,26岁,因痛经前来就诊.在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时,在三阴交(双)、关元穴注射黄芪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按1:1混合,2ml/穴;黄芪注射,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9041;复方当归注射,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206)后3h,全身瘙痒,以脸部、颈部及四肢为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无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 标签: 穴位注射 黄芪注射液 复方当归注射液 药疹 病例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用于儿童水痘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童水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给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入院后疱疹开始结痂时间,疱疹全部结痂时间上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水痘疱疹结痂的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与常规治疗结合治疗儿童水痘,其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儿童水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