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哺乳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一组女性在非哺乳、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具有种族差异性的乳腺疾病,中东国家和亚洲国家报道的病例居多。非哺乳乳腺炎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治疗方案并不统一,临床工作中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成为一很大难题。目前针对非哺乳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自身免疫、细菌感染、激素水平三个方面,现笔者仅就国内外有关非哺乳乳腺炎在自身免疫、细菌感染、激素水平三个病因方面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非哺乳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22%、对照组66.67%,P<0.05;随访中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78%,对照组为41.67%,P<0.05。结论:对非哺乳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更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并预防复发。

  • 标签: 乳腺炎 非哺乳期 手术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治于2017年12月—2018年9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予以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哺乳期 早期急性乳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治于2017年12月—2018年9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予以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哺乳期 早期急性乳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哺乳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以往通常是早期采取抗生素治疗及常规的护理干预工作,然而这些治疗护理没有得到及时缓解患者的红肿热痛症状,再加上哺乳女性对抗生素药物治疗产生一定抵触,怕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因此我院实行不打针、不吃药,实施乳房疏通治疗护理干预,即可迅速缓解症状。本研究,探讨对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疏通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

  • 标签: 哺乳期 早期急性乳腺炎 疏通护理干预 影响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 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 8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干预 组和对照组,每组 各有 42 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 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组患者 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 基础上实施 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房肿胀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乳房肿胀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护理干预 可以显著 减轻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房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 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护理干预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乳腺炎的诊治,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诊治的非哺乳乳腺炎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确诊为非哺乳乳腺炎37例中,初诊时误诊为乳腺纤维瘤3例、乳腺癌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例,误诊率为18.92%。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9个月,复发3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乳腺导管内分泌物潴留和淤积、乳管扩张、乳管炎和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非哺乳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临床病理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计划生育和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产后避孕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率和避孕方法尤其是长效方法的使用率和有效率,以降低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和人工流产率,达到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的。方法通过基线调查方法了解南湾辖区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率和发生的原因;和队列研究方式,研究不同避孕服务对产后妇女避孕率和意外妊娠率的影响。结果通过研究,初步探讨出由计-卫联手早期介入、及早对产后妇女实行以知情为目标和避孕节育全程的优质服务,将会使妇女自觉地、知情地实行计划生育,提高避孕方法的可接受性和避孕效果,从而减少意外妊娠,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标签: 哺乳期 避孕服务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环养血颗粒用于哺乳子宫上环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哺乳上环术妇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置器以后不用药,观察组则给予宫环养血颗粒口服,然后观察两组妇女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妇女在服用宫环养血颗粒以后,阴道出血、腰腹胀痛明显少于对照组妇女,治疗效果很好。结论宫环养血颗粒对上环术后阴道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腰腹胀痛也有一定的疗效,有助于机体对环的适应,而且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

  • 标签: 子宫上环术 哺乳期 出血 宫环养血颗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0名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将这9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人员的分组完全遵循随机的原则,使用随机数表对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各45名患者。对照组接受深远的日常护理,干预组除了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之外还接受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乳腺脓肿情况、继续哺乳情况、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病情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十分值得推广。对治疗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继续哺乳率,缩短治疗时间、加快康复进程、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乳腺脓肿出现的概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哺乳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可行性、实用性,探讨哺乳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适宜类型和时机。方法选择单一群体,随机分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哺乳妇女放置IUD不影响母乳质和量的分泌,是此间较适宜的避孕措施。选择合适的IUD避孕,对于提高避孕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哺乳放置IUD值得推荐。此前认为哺乳放置脱落率会高,临床验证四种IUD均有良好的连续使用性,元宫220综合效果为佳。

  • 标签: 哺乳期 宫内节育器 效果
  • 简介:哺乳急性乳腺炎是哺乳妇女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乳房红肿疼痛、可触及肿块,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本文将2009年5—12月本院收治的199例哺乳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物理治疗组、综合物理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

  • 标签: 乳腺炎 抗生素 哺乳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乳腺炎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非哺乳乳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不同情况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行超区段切除手术32例、31例患者行肿块切除术,7例因炎症较重,先行病灶区局部切开引流和局部换药,后行炎性控制,待肿块缩小后行病灶腺叶区段切除。最终,70例患者I其愈合48例、II愈合22例。所有患者术后疗效均为满意,随访半年,仅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非哺乳乳腺炎患者的病情,临床上可根据不同临床分型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 超声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所有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通乳散外敷内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通乳散外敷内服的基础上给予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结合头孢呋辛、以及其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而言,在采用通乳散外敷内服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西医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快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临床效果 通乳散 康复综合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急性乳腺炎病人中的应用。方法:择选我院收治的80例哺乳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主体,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n=40)。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再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时间、乳房肿胀率、继续哺乳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生理能力和物质生活状态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组的心理状态、生理能力和物质生活状态的评分高于实验组(P

  • 标签: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 作者: 胡胜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海吉亚医院,重庆市400032
  • 简介:围产期妊娠和哺乳对骨代谢存在影响,骨量的丢失是必然的,骨密度的改变可能相对出现较晚或不明显,围产期妇女定期监测,正确膳食,补充骨矿元素与维生素D,能够防止骨量丢失,避免围产期骨质疏松,有利于母婴的骨骼健康发育。

  • 标签: 妊娠;哺乳期;围产儿;骨健康;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