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干预,并通过前后症状及相关指标对比讨论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锻炼,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子宫脱垂、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纤维功能,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综合护理对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3年10月本院门诊治疗的76例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分组,各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热敷熏蒸睑板腺挤压疏通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结束之后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综合物理治疗干预方式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物理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物理治疗 睑板腺 功能障碍 干眼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协同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估其治疗有效率。方法:遴选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设定为甲组、乙组,前者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后者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协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含肢体功能、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评分方面,乙组高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治疗有效率所得数值高于甲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与针灸法的联合应用治疗,对缓解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强化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中医 定向透药 针灸 脑卒中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泌尿外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为临床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某医院接受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34例)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34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小时和24小时,腰硬联合麻醉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前、术后72小时、7天MMSE评分及POCD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液体输液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泌尿外科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经济实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泌尿外科 腰硬联合麻醉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群体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结果,对减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从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群体中选取研究观察对象,总共有82例患者参与本次医学研究,我院将这些患者各自划分为41例Y组与41例X组,在Y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X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系统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实际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期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状况。结果:在最终统计结果中得知,在各项护理指标结果中得知,X组患者护理指标结果均优于Y组(P<0.05),同时在MMSE评分统计结果对比分析中得知,X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际护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Y组患者,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对比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通过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实施系统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建议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手术 常规护理措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颅脑外伤术后伴随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功能训练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功能训练。结果:吞咽障碍护理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22%、对照组80.56%,P<0.05;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78%,对照组16.67%,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术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健康信念 功能训练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恢复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吞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吞咽护理,对比二者在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护理有助于康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降低临床并发症。

  • 标签: 吞咽护理 老年脑梗死 恢复期 吞咽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产生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案例选择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康复科接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将所选择的30例患者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并相应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方法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更佳(P<0.05);对比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管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减少留置胃管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训练 醒脑开窍针刺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藏药白脉软膏疗法与传统西医手段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问题的临床效益差异。方法:选取某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导致的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病患100例,依据随机数方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传统西医疗法,另一组使用藏药白脉软膏进行治疗。评估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果、腕关节的功能评级、握持力量、腕部活动范围、疼痛强度和康复状况。结果:采用藏药白脉软膏治疗的组在治疗后的2周、4周、8周时,其腕关节功能和握力表现均超过传统西医组。而疼痛评级、修正后的Gartland-Werley评级和PRWE评级都低于西医组(P<0.05)。但两组在腕部活动范围的比较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结合藏药白脉软膏与常规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的腕关节功能问题,其临床效果显着,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加速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障碍 藏医白脉软膏疗法 传统西医疗法 腕关节性能
  • 作者: 吴猜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3-04
  • 出处:《药物与人》
  • 机构: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四川资阳,6413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8-2021.8月在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操作能力、记忆功能、智力情况等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可以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以及心理状态,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社区心理治疗与认知康复训练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实施对比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间内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运用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比组(n=42)和联合组(n=42)。对比组使用常规护理,联合组使用社区心理治疗与认知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和MoCA评分。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比对比组高,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运用社区心理治疗与认知康复训练方式所达到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社区心理治疗 认知康复训练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 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12月间,本院中医科收治的20例气虚血瘀型P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NIHSS(神经损伤评分)、ADL(生活活动能力)、MocA(认知评估量表)、MMSE(精神状态量表)、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NIHSS、ADL、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低,MocA、MMSE得分较治疗前高(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PSCI治疗中,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 NIHSS ADL MocA MMSE 中医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康复护理理论的体感模拟训练对脑出血患者功能障碍的减轻。方法:任意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目标,并将其任意分成观察组(n=25)和对比组(n=25)。观察组采用基于康复护理理论的体感模拟训练,对比组选用常规护理训练。比照分析两组患者SE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EP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康复护理的体感模拟训练能够有效减轻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

  • 标签: 康复护理 体感模拟训练 脑出血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抑郁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用认知行为疗法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2月-2024年1月病房与门诊所接诊重度抑郁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后者行常规治疗。对比MMSE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MMSE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达到96.77%,但对照组却仅有77.42%,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重度抑郁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用认知行为疗法,病人的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也更高。

  • 标签: 重度抑郁 价值 无抽搐电休克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综合护理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对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并且安全性良好。因此,该综合护理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的应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盆底康复治疗仪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调味承气汤加减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而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味承气汤加减治疗,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炎症指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PCT指标、WBC指标、CRP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B组患者的PCT指标、WBC指标、CRP指标水平比A组低(P<0.0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32%)比A组患者(67.74%)高(P<0.05)。结论:调味承气汤加减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并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调味承气汤加减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合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以及人工按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以及人工按摩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0%、对照组86.49%,P<0.05;施治前SF-36量表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F-36量表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合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以及人工按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仪 人工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4小时康复护理结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5例患者,均为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B、观察组A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康复护理,观察组A在对照组的基础康复护理上结合24小时康复护理,观察组B基础康复护理之上结合24小时康复护理与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及观察组B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4小时康复护理结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是一种有效的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为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4小时康复护理 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 中风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