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及白细胞(WBC)计数在鉴别儿童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经泰顺县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腹泻患儿148例,其中细菌性腹泻74例、病毒性腹泻74例。检测患儿外周血CRP、PCT、WBC。运用Medcalc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基于CRP、PCT、WBC检测评估两组患儿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进一步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三者联合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腹泻组患儿CRP、PCT、WBC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腹泻组(P

  • 标签: 儿童感染性腹泻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心脏大B细胞淋巴瘤(large B cell lymphoma,LBCL)MYC、bcl-2、bcl-6基因特征和EB病毒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13年2月至2019年5月会诊的7例发心脏LBCL,分析7例发心脏LBCL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完善EB病毒检测和MYC、bcl-2、bcl-6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应用2017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修正诊断。结果7例发心脏LBCL患者中,4例右心房病变以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伴小血管增生,缺乏EB病毒感染,均未见MYC和bcl-2基因断裂,2例出现bcl-6基因断裂,由最初弥漫LBCL(DLBCL)诊断修正为非特殊类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NOS)。1例累及右侧心房心室的CD5+ DLBCL和2例发生于左心房的纤维素相关DLBCL,均缺乏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但纤维素相关DLBCL的肿瘤细胞大量表达EB病毒编码的RNA和EBNA2。所有病例随访10~71个月。4例HGBL-NOS和1例CD5+ DLBCL行R-CHOP化疗伴/不伴自体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死亡,其余均存活;2例纤维素相关DLBCL患者未行放化疗长期无病生存。结论发心脏LBCL也存在异质性,至少包括HGBL-NOS类型,好发于右心房,形态学类似于Burkitt淋巴瘤,缺乏MYC和bcl-2基因断裂,常出现bcl-6基因断裂。纤维素相关DLBCL预后良好,术后不一定要进行化疗。

  • 标签: 心脏肿瘤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淋巴瘤,B细胞 黏液瘤 抗原,CD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发灶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及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TA)参数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安徽省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101例,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测量所有患者IVIM-DWI参数:ADC、纯扩散系数(slow ADC,D)、伪扩散系数(fast ADC,D*)和灌注分数(fraction of fast ADC,f)的值以及子宫矢状位LAVA-FLEX序列的三维纹理特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IVIM-DWI和TA参数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模,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和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25例,非转移组76例。在IVIM-DWI参数中,转移组的f值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07),AUC为0.681,其余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提取的828个纹理参数中,筛选出4个参数:original first-order Mean、wavelet-LHH_glrlm Long Run High Gray-Level Emphasis (LRHGE)、wavelet-HHH_glszm Zone Percentage (ZP)和wavelet-HHH_glcm Maxim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CC)。其中wavelet-HHH_glcm MCC的AUC最大为0.769。对f值和4个纹理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模,模型的AUC为0.919。结论IVIM-DWI和TA对宫颈癌PLNM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时效能更佳。

  • 标签: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分析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 作者: 刘扬 黄湘华 段文冰 房佰俊 黄东平 张宇辉 许蕾 张红宇 张颢 温磊 黄晓军 路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4,东部战区总医院肾内科,南京 210002,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8,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科,安徽省芜湖市 24100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衰重症监护病房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科 518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山东省济宁市 272007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全国7个中心的21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且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为一线应用达雷妥尤单抗,14例患者为二线及以上应用。分析血液学缓解情况、安全性及生存情况。结果(1)一线应用7例患者≥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7/7。3例早期死亡、脏器未获得缓解,其余4例均获得脏器缓解。(2)二线应用14例患者中2例患者治疗前血清游离轻链(dFLC)<20 mg/L。其余12例中应用前dFLC>50 mg/L者9例,均获得≥部分缓解(PR)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VGPR3例、PR2例;应用前dFLC 20~50 mg/L之间3例,有效为3/3,即均降至10 mg/L以下。心脏受累者缓解率5/10,肾脏受累者缓解率7/12。(3)总体中位随访5.3个月,存活患者中位随访11个月,共3例患者出现死亡(2例为心源性死亡;1例出现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无血液学进展患者,1例患者应用后2年dFLC升高(未达进展标准)更换方案。(4)安全性:没有患者出现3/4级输液反应,共3例出现1级输液反应,均为首次输液时候出现。除1次输注治疗后死亡病例外,15/20例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其中≥3级淋巴细胞减少为6/20。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能够有效深度清除血清游离轻链、治疗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的药物。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免疫球蛋白轻链 达雷妥尤单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男性扁桃体的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S)。患者男,69岁,因“咽部异物感半个月余”就诊。查体:左侧扁桃体窝见菜花状新生物,内镜下行左侧扁桃体切除术+左侧扁桃体肿物切除术。大体标本示,肿物大小2 cm×1.5 cm×1 cm,色灰白,质脆。术后病理诊断为EAS。该患者既往有复发性肝细胞肝癌伴肺转移,服用索拉菲尼靶向药病史,术后4 d转至肿瘤内科进行抗肿瘤对症支持治疗,扁桃体肿瘤区进行姑息性放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Lac)、血清降钙素(PCT)、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感染部位、器官功能情况,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即刻Lac、PCT、C-反应蛋白(CRP)、心率、体温,24 h内APACHEⅡ、SOFA评分和28 d预后情况等指标。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ac、PCT、SOFA、APACHEⅡ、年龄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30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28 d存活124例,死亡179例,28 d病死率为59.08%。①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偏大(岁:66.58±15.22比61.15±15.68),APACHEⅡ、SOFA、肺部感染比例、Lac水平明显增高〔APACHEⅡ(分):22.79±7.62比17.98±6.88,SOFA(分):9.42±3.51比5.65±1.59,肺部感染比例:53.63%(96/179)比39.52%(49/124),Lac(mmol/L):5.10±3.72比3.71±2.56〕,氧合指数(PaO2/FiO2)、入住ICU体温明显降低〔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198.94±80.15比220.68±72.06,入住ICU体温(℃):37.47±1.08比37.80±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APACHEⅡ评分、PCT、Lac、年龄、SOFA评分仍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优势比(OR)=1.05,95%可信区间(95%CI)为1.01~1.10,P=0.039;PCT:OR=0.99,95%CI为0.98~1.00,P=0.012;Lac:OR=1.23,95%CI为1.08~1.40,P=0.002;年龄:OR=1.03,95%CI为1.01~1.05,P=0.009;SOFA评分:OR=1.88,95%CI为1.59~2.22,P<0.001〕。③ 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Lac、年龄、SOFA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APACHEⅡ:ROC曲线下面积(AUC)=0.682 4,95%CI为0.621 7~0.743 1,P=0.000,当最佳截断值为18.500分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2.63%、54.84%、69.89%、58.12%、1.608 1、0.499 2;Lac:AUC=0.604 5,95%CI为0.540 8~0.668 2,P=0.002,当最佳截断值为3.550 mmol/L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0.84%、73.39%、73.39%、50.94%、1.910 3、0.669 9;年龄:AUC=0.599 1,95%CI为0.535 4~0.662 7,P=0.003,当最佳截断值为72.500岁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2.46%、75.00%、71.03%、47.45%、1.698 3、0.767 2;SOFA:AUC=0.822 3,95%CI为0.776 7~0.867 9,P=0.000,当最佳截断值为7.500分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8.72%、87.90%、89.13%、66.06%、5.680 4、0.355 9〕;且联合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2.63%)和特异度(84.86%),AUC(0.876 5)高于单个变量的AUC,提示多变量联合预测脓毒性休克短期结局的准确性更高。结论Lac、PCT、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年龄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ac、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年龄联合预测脓毒性休克短期预后的准确性优于单个变量,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血乳酸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降钙素原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取全血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为对象,视为乙组,选取同期无感染患者50例,视为甲组, 检测所有试验者的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乙组患者白细胞水平、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甲组,P

  • 标签: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发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基于相关基因构建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2019数据库(102例,试验组)和CGGA数据库(54例,验证组)中术后接受规范放化疗的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录组测序数据。在试验组中筛选长生存期亚组(≥18个月,49例)与短生存期亚组(≤9个月,22例)患者的差异基因,进一步将患者的年龄、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差异基因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其中为独立预后因素的目标差异基因,取其风险比的自然对数作为各基因相应的系数,计算预后风险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估预后风险评分是否为独立预后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高风险组(预后风险评分>0分)与低风险组(预后风险评分≤0分)患者生存期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风险评分呈正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试验组中,长生存期亚组与短生存期亚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切除程度、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缺失状态以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生存期亚组与短生存期亚组比较,9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28个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筛选出4个目标差异基因,分别为AKR1C1(HR=0.910,95%CI:0.850~0.974,P=0.006)、CPZ(HR=0.947,95%CI:0.898~0.999,P=0.044)、HIST1H3H(HR=1.299,95%CI:1.025~1.647,P=0.031)以及TBX5(HR=1.104,95%CI:1.034~1.179,P=0.003),其对应的预测模型中的系数分别为-0.0947、-0.0547、0.2624、0.0994。试验组和验证组中,预后风险评分(高风险)均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试验组中,HR=2.407,95%CI:1.470~3.939,P<0.001;验证组中,HR=2.054,95%CI:1.101~3.830,P=0.024)。试验组和验证组中,高风险亚组(分别为51、22例)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比低风险亚组(分别为51例、32例)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组与验证组中,与预后风险评分正相关的基因更多地富集在细胞增殖、基因表观遗传学调控、DNA修复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生物学功能上。结论基于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AKR1C1、CPZ、HIST1H3H以及TBX5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或可用于预测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基因 肿瘤辅助疗法 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合并急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白内障合并急性发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9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随后采用动态分组法将这98例患者分为常规手术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9例。其中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常规手术组患者,而对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果:在治疗后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开放情况以及术后眼压等方面,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手术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急性原 发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发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基于相关基因构建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2019数据库(102例,试验组)和CGGA数据库(54例,验证组)中术后接受规范放化疗的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录组测序数据。在试验组中筛选长生存期亚组(≥18个月,49例)与短生存期亚组(≤9个月,22例)患者的差异基因,进一步将患者的年龄、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差异基因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其中为独立预后因素的目标差异基因,取其风险比的自然对数作为各基因相应的系数,计算预后风险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估预后风险评分是否为独立预后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高风险组(预后风险评分>0分)与低风险组(预后风险评分≤0分)患者生存期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风险评分呈正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试验组中,长生存期亚组与短生存期亚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切除程度、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缺失状态以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生存期亚组与短生存期亚组比较,9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28个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筛选出4个目标差异基因,分别为AKR1C1(HR=0.910,95%CI:0.850~0.974,P=0.006)、CPZ(HR=0.947,95%CI:0.898~0.999,P=0.044)、HIST1H3H(HR=1.299,95%CI:1.025~1.647,P=0.031)以及TBX5(HR=1.104,95%CI:1.034~1.179,P=0.003),其对应的预测模型中的系数分别为-0.0947、-0.0547、0.2624、0.0994。试验组和验证组中,预后风险评分(高风险)均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试验组中,HR=2.407,95%CI:1.470~3.939,P<0.001;验证组中,HR=2.054,95%CI:1.101~3.830,P=0.024)。试验组和验证组中,高风险亚组(分别为51、22例)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比低风险亚组(分别为51例、32例)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组与验证组中,与预后风险评分正相关的基因更多地富集在细胞增殖、基因表观遗传学调控、DNA修复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生物学功能上。结论基于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AKR1C1、CPZ、HIST1H3H以及TBX5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或可用于预测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基因 肿瘤辅助疗法 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49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对照组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析两项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别为(341.52±12.74)pg/mL、(69.01±11.4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60±12.73)pg/mL、(37.25±11.4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47、13.735,均P<0.001);观察组NYHA Ⅲ级患者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别为(295.62±42.38)pg/mL、(75.09±19.15)ng/mL,均明显高于NYHA Ⅰ级患者的(120.43±21.69)pg/mL、(21.76±5.22)ng/mL、Ⅱ级患者的(203.51±42.77)pg/mL、(44.92±10.8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100、46.040,均P<0.001);NYHA Ⅰ级患者的NT-proBNP、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NYHAⅡ的级患者(t=7.231、8.130,均P<0.001);且NT-proBNP、H-FABP单独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76.92%、78.85%、84.69%、86.73%,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98.08%、9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60、10.913,均P<0.05);NT-proBNP、H-FAB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状况呈正相关(r=0.362、0.611,均P<0.05)。结论NT-proBNP、H-FAB水平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其联合检测能提高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预后 敏感度 准确度 老年人
  • 简介:摘要:乡轻奢生态度假景观设计旨在营造高品质的乡村住宿环境,设计合理的休闲旅游度假活动空间,其在构建乡村生态宜居环境,推动乡村深度休闲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通过对张家界武陵源区乡村核心自然资源、本土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纳入“山-林-水-田-园”的多维度景观设计元素提炼方法,融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提出一套适合张家界武陵源乡村地区以“自然山水、生态田园、土家风情、品质轻奢”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轻奢生态度假景观设计理论,并结合张家界梓山漫居乡轻奢生态度假酒店景观营造实践展开探讨。

  • 标签: 自然生态 原乡轻奢 度假景观设计 资源保护 乡村文化传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农村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328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56人)和对照组(172人)。同时收集两组LDL-C、Fib、Hcy、FPG、hs-CRP。Logistic回归分析指标的预测价值,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及约登指数确定相关指标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1Fib、Hcy均可以独立预测农村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健康的影响及医患双方对治疗方法的认知。方法该项研究为I-WISh国际调研的中国亚组分析,共102名医生和286例ITP患者参与调研,调研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疲劳和对血小板计数不稳定的焦虑是ITP患者在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而医生对患者疲劳、焦虑症状的报告不充足。超过90.0%的患者认为ITP对他们的工作或学习、日常事务、体能、运动能力和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60.8%(174/286)的患者认为ITP对情绪影响较大,其中对血小板计数波动(74.8%,214/286)、疾病本身(71.7%,205/286)及病情恶化(68.9%,197/268)的担忧占主要方面,医生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医患双方均认为减少自发出血、维持安全稳定的血小板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是ITP最重要的三个治疗目标,其中降低出血风险是影响医生治疗决策的首要因素。此外,医生认为糖皮质激素(54.9%,56/102)最有可能使患者达到持续有效的治疗目标,而患者对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反馈最好,且83.9%(240/286)的患者对TPO-RA的疗效表示满意。结论ITP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存在巨大影响,但中国医生对ITP患者疲劳和焦虑症状认识不足。在ITP诊治过程中医患应加强沟通,共同决策,以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活质量 情绪影响 治疗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及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孕母所生新生儿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检及分娩、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GT孕母和ITP孕母所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GT组和IT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与结局。结果共收治血小板计数<100×109/L孕母104例,其中32例(30.8%)为妊娠合并ITP,72例(69.2%)为GT。ITP组新生儿胎龄[(37.0±1.5)周比(38.0±2.0)周]、母亲分娩前24 h内血小板计数(39×109/L比86×109/L)及妊娠期血小板最低值(17×109/L比75×109/L)均低于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新生儿生后血小板计数低于GT组(184×109/L比277×109/L,P<0.001),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NT)发生率高于GT组(43.8%比6.9%,P<0.001),ITP组NT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92×109/L比170×109/L,P<0.05)及血小板计数最低值(43×109/L比103×109/L,P<0.05)低于GT组,但两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发生时间[(3.5±1.2)d比(4.4±0.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新生儿均未发生颅内出血。结论妊娠期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GT及ITP孕母所生新生儿有发生NT的可能,妊娠合并ITP孕母分娩新生儿NT发生率高于GT孕母所生新生儿,但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 血小板减少症,原发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健康的影响及医患双方对治疗方法的认知。方法该项研究为I-WISh国际调研的中国亚组分析,共102名医生和286例ITP患者参与调研,调研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疲劳和对血小板计数不稳定的焦虑是ITP患者在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而医生对患者疲劳、焦虑症状的报告不充足。超过90.0%的患者认为ITP对他们的工作或学习、日常事务、体能、运动能力和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60.8%(174/286)的患者认为ITP对情绪影响较大,其中对血小板计数波动(74.8%,214/286)、疾病本身(71.7%,205/286)及病情恶化(68.9%,197/268)的担忧占主要方面,医生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医患双方均认为减少自发出血、维持安全稳定的血小板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是ITP最重要的三个治疗目标,其中降低出血风险是影响医生治疗决策的首要因素。此外,医生认为糖皮质激素(54.9%,56/102)最有可能使患者达到持续有效的治疗目标,而患者对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反馈最好,且83.9%(240/286)的患者对TPO-RA的疗效表示满意。结论ITP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存在巨大影响,但中国医生对ITP患者疲劳和焦虑症状认识不足。在ITP诊治过程中医患应加强沟通,共同决策,以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活质量 情绪影响 治疗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猪带绦虫(Ts)14-3-3.2核表达系统,并观察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前期获得Ts14-3-3.2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CR的精确合成(PAS)方法全基因合成Ts14-3-3.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质粒pCzn1,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ArcticExpress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镍(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Ts14-3-3.2重组蛋白。采用该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沉淀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31 × 103处出现Ts14-3-3.2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Ts14-3-3.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建立Ts14-3-3.2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阶段均有表达。

  • 标签: 猪带绦虫 囊尾蚴 猪带绦虫14-3-3.2蛋白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PC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采用压力控制模式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12 mL/kg),观察组采用小潮气量(6~8 mL/kg)。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清PCT、TGF-β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结果使用呼吸机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机24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135.26±8.62)mmHg比(100.26±5.44)mmHg]、pH值[(7.39±0.22)比(7.18±0.20)]、氧合指数(P/F)[(408.62±6.62)mmHg比(328.62±5.11)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40.05±1.62)mmHg比(48.62±2.11)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02、3.961、53.572、18.117,均P<0.05)。上机后两组血清PCT、TGF-β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机24 h后血清TGF-β[(1.25±0.1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3.66±0.28)ng/L],血清PCT[(278.62±10.6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205.26±9.4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29,28.914,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26±0.16)d]显著短于对照组[(7.28±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68,P<0.05)。观察组病死率(0.00%)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1,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采纳小潮气量(6~8 mL/kg)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抑制血清PCT高表达,升高血清TGF-β,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潮气量 机械通气 肺炎重症 临床疗效 动脉血气指标 降钙素原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致敏情况,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并经ImmunoCAP 1000(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或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表现为至少一种过敏原阳性的患儿血清样本254例,其中男173例,女81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7(4.00,9.75)岁。采用荧光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血清样本进行18项过敏sIgE检测。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屋尘螨(85.0%,215/254)的阳性率最高,依次为粉尘螨(83.5%,212/254)、鸡蛋白(19.3%,49/254)、牛奶(14.6%,37/254)、德国蟑螂(14.2%,36/254)和法国菊(12.6%,32/254)。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均以尘螨(屋尘螨和粉尘螨)致敏为主。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患儿的屋尘螨(95.4% vs. 91.7% vs. 71.0%,χ2=23.257,P<0.001)、粉尘螨(95.4% vs. 90.6% vs. 67.7%,χ2=26.916,P<0.001)、艾蒿(10.8% vs. 9.4% vs. 1.1%,χ2=7.535,P=0.023)、法国菊(21.5% vs. 14.6% vs. 4.3%,χ2=10.876,P=0.004)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过敏性哮喘组。>6岁组的屋尘螨(96.2% vs. 84.0% vs. 53.5%,χ2=46.343,P<0.001)、粉尘螨(96.2% vs. 81.5% vs. 48.8%,χ2=52.756,P<0.001)、德国蟑螂(17.7% vs. 14.8% vs. 2.3%,χ2=6.313,P=0.043)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3~6岁组和≤3岁组;而≤3岁组的鸡蛋白(41.9% vs. 21.0% vs. 10.8%,χ2=20.281,P<0.001)和牛奶(41.9% vs. 16.0% vs. 4.6%,χ2=36.227,P<0.001)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3~6岁组和>6岁组。此外,屋尘螨与粉尘螨、艾蒿与法国菊、猫皮毛屑与马皮毛屑、法国菊与蒲公英、鸡蛋白与牛奶、梯牧草与芝麻均显著正相关(rs≥0.511,P<0.01)。随着屋尘螨致敏等级的增加,艾蒿(0.0% vs. 1.5% vs. 10.8%,χ2=9.714,P=0.008)、法国菊(0.0% vs. 4.4% vs. 19.6%,χ2=16.195,P<0.001)、猫皮毛屑(0.0% vs. 7.4% vs. 18.2%,χ2=11.459,P=0.003)和马皮毛屑(0.0% vs. 1.5% vs. 15.5%,χ2=15.443,P<0.001)sIgE阳性率显著升高,而牛奶(29.0% vs. 16.2% vs. 10.1%,χ2=8.792,P=0.012)sIgE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尘螨是广东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最主要的过敏,法国菊是最主要的花粉过敏。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患者致敏情况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需定期检测过敏并注意规避。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哮喘 儿童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