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成熟的四节点变厚度有限单元法,在微机上对我厂新产品W6170Z型柴油连杆小头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寻求应力场分布,解答应力集中等问题,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结果分析,合理地评价了连杆小头疲劳可靠性。

  • 标签: 柴油机 连杆小头 有限元分析 弹性力学 疲劳强度 应力集中
  • 简介: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某柴油的机体的装配模型进行分析,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该机体的改进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有限元 机体 改进设计
  • 简介:近十年来国外军用车辆柴油发展迅速,性能强化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燃烧技术。本文综合和分析美、英、西德、奥、意、法、日等国研制经验,总结了燃烧技术近期发展的十个方面,涉及燃烧系统型式、涡流进气道、高压喷油、提高爆压、电控技术、隔热技术和燃烧模型等方面。

  • 标签: 柴油机燃烧 进气涡流 高压喷射
  • 简介: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正在用新式V6装置替换现有直列五缸和六缸柴油发动机。CDI发动机是世界第一瓿铝制V6柴油,从各种方面来看,梅塞德期汽车公司设计人员实现了他们的主要目标——更高的输出功率、更大的转矩以及更低的废气排放。使用轻型的构造是其中之一:明智的选择材料和改革生产方式有助于将发动杨的重量减低到208千克左右。由此产生了0.79kW/kg可观的功率重量比。

  • 标签: 柴油机 铝制 世界 奔驰汽车公司 柴油发动机 梅塞德斯
  • 简介:本文对几种合成油及半合成油作为OW/30CD级柴油油的基础油进行筛选,并讨论分析了基础油组成、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对OW/30CD级柴油油低温性能的影响。

  • 标签: 柴油机油 低温性能 基础油 试验
  • 简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以氯化钙-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制冷机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工况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并采用吸附制冷单管实验台,对制冷系统单元吸附床在解吸和吸附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蒸发压力下,制冷能力随进入发生器的热流变化,吸附床内的传质过程主要受传热过程影响.

  • 标签: 柴油机 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 动力学 实验 传热传质
  • 简介:柴油在运行中出现机械故障轻则造成基础件损伤,重则导致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柴油发生故障前其转速、声音、排气、水温、机油压力等方面会表现出某种异常迹象,即故障预兆特征。所以操作人员应根据预兆的特征迅速作出正确判断,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1."飞车"故障预兆特征:转速突然升高,而且越来越快,不受油门控制,声音异常、刺耳,排气管冒出大量蓝烟或黑烟。

  • 标签: 机械故障 柴油机 处理措施 机油压力 声音异常 机械事故
  • 简介:作者在本文中分析了燃烧过程对6130Q柴油燃烧噪声与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预混合燃烧量过大造成燃烧噪声过高;降低该机噪声,应减少滞燃期中喷人的燃油量。喷油泵齿杆抖动和供油自动提前器扭动是影响工作过程波动的主要因素。改善调速器与提前器中弹簧元件与质量的匹配情况,将会改善工作稳定性。

  • 标签: 燃烧噪声 工作稳定性
  • 简介:一、概述L250Z系列柴油是由上海七一一研究所设计,新中动力机厂和淄博柴油厂试制成功的新型中速柴油。研制工作从1985年开始,1988年9月和1990年9月分别由新中动力机厂和淄博柴油厂完成各自的首型6缸机的试制工作,并分别通过部级鉴定。根据市场需求,1991年又完成8缸机设计,由淄博柴油厂于1992年5月完成首型8缸机的型式试验,1992

  • 标签: 中速柴油机 L250Z 柴油机厂 型式试验 试制工作 气缸起动阀
  • 简介:燃油喷射系统对柴油有害物的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传统燃油喷射系统有害物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分析了有害物生成的原因.根据现代柴油对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结合实例介绍和分析了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指出了其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电控共轨喷油系统是降低柴油有害物排放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柴油机 燃油喷射 共轨系统 排放
  • 简介:详尽分析了B22、B23型机保车柴油监控系统电路在水温、机油温慢超限,或油压过低时,不能有效地控制停机并预警的原因,指出监控系统电路存在这一问题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改进电磁铁控制电路,调整电磁铁工作行程,加强停机机构的检修,严格验收等相应预防和改进措施。

  • 标签: 机械冷藏车 柴油机 监控电路 故障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本文总结MTU369—03系列柴油引进技术中发生的一些际问题,相应提出了介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具体建议。

  • 标签: 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
  • 简介:进气谐振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四冲程发动机低速扭矩特性,国外在产品上已有应用。本文利用内燃机循环模拟计算作为分析手段,结合台架实验,为V8增压柴油设计了谐振进气系统,解决了安装布置问题,在设计低速点使充气量提高了7%,大大改善了低速充气性能。在方法上,突破了以往谐振理论仅适用于以三为倍数的多缸机的局限,得出了一些带普遍性的结论,为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增压发动机 谐振进气 循环模拟
  • 简介: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发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柴油在不同运行工况性能的能力.研究是针对一台12150L型柴油进行的,以发动机气缸内部压缩、燃烧、膨胀、瞬时传热和换气过程的理论模拟模型为基础,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度量各种能量品质的优劣和不可逆损失值,并且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平衡进行了比较.分别改变循环喷油量、燃烧开始角、燃烧持续期及燃烧品质指数.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缸内可用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和第二定律效率的影响.

  • 标签: 热力学第二定律 直喷式柴油机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