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4年 3月 -2016年 3月救治的 6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 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金属螺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观察组采取可吸收螺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治疗后一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将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关节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可吸收螺钉对于患者骨关节的固定治疗效果远远好于传统的金属螺钉,并且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患者反映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关节骨折 金属螺钉 可吸收螺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术后康复中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雨后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将 100 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VAS 评分、 ODI评分和 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00 %,对照组满意率为 80.00 %, P<0.05。结论 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时期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手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8例手部骨折患者均接受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指定高年资专科临床医生完成相应操作,记录其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骨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功能变化情况(手术前、后),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8例手部骨折患者手术切口I期愈合率100.00%,骨愈合平均时间(4.5±0.61)个月,经X线检查可知关节间隙正常率100.00%(38例),异常情况发生率0.00%,经手术治疗后TAM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提供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手部骨折 微型钢板螺钉 内固定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3例距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加中药内服治疗。结果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诊随访6-60个月,优良率90%。结论可吸收螺钉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距骨骨折手术操作创伤小,避免了二次拆钉手术,术前、术中、术后辩证使用中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少了距骨骨折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中药内服 距骨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Herbert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切开复位、Herbert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5例,术后随访7-25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时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轴线恢复情况。Cooney腕关节评分法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优3例、良1例、和差1例,平均评分值为76优良率80%。X线检查舟骨骨折愈合,腕关节轴线恢复好。结论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能达到舟骨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轴线,术后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较好方法。

  • 标签: 内固定术 周围脱位 舟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开放手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引流量均相对更少。结论:在实际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来说,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方式不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整体较少,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也相对较少。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治疗 胸腰段脊柱骨折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对足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56例足踝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固定,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可吸收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踝骨折患者实施可吸收螺钉固定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 足踝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改良全跟距关节镜技术治疗的46例46足跟骨关节移位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8例28足,女18例18足;年龄19~60岁,平均(39±13)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10 d,平均(4.5±2.2)d。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8分,平均(6.3±1.8)分。所有患者患足无其他合并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跟距关节镜下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入路进行跟骨骨折的复位,并采用全螺纹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检测患者足部疼痛的缓解情况及足部外观的满意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及Maryland评分系统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各指标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所有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本组46例46足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9)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4±2.3)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跟距关节运动理想,未出现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表现,跟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为0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58±13)分提高到(96±9)分,Maryland评分(72±11)分提高到术后的(98±8)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t=15.958、12.496,均P<0.05)。结论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骨折复位精确,足部术后并发症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关节镜技术 跟距关节 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开复位固定与经皮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骨折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纳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中医院骨科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单纯踝骨折患者66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固定组30例,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36例。分别于入院时、修复后3个月按照Kofoed评分标准进行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患者随访3-12个月。切开复位固定组30例中28例切口甲级愈合,2例切口乙级愈合;骨折解剖复位30例,复位不良0例。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36例中切口均甲级愈合,解剖复位均固定良好。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按照Kofoed评分,3个月随访时,切开复位固定组踝关节评分满意率为97.0%,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满意率为100.0%。结论切开复位固定与经皮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骨折均有肯定的疗效,但经皮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创伤小,可减少感染率,有利于早期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 标签: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 切开复位内固定 单纯内踝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肱骨上骨折手术治疗后患指使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的恢复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对35例肱骨上骨折儿童患者行克氏针交叉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术后使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15例术后未使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观察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CPM组最终患者肘关节屈曲平均125°;伸直差值平均24.5°;旋前平均80°;前臂旋后平均75°。活动能力(ADL)基本正常,X线检查骨折愈舍好,无骨化性肌炎,较空白对照纽好。CPM组优评率为90.0%,空白对照组优评率为33.3%。结论小儿肱骨上骨折术后早期系统地采用CPM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疗程,防止关节僵硬。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功能恢复
  • 简介:肱骨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此骨折主要发生在10岁以内,发病高峰在5~8岁之间。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容易导致骨折移位发生肘翻畸形。而切开复位手术可导致关节僵硬及骨化性肌炎的危险。我科2006年3月~2008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上骨折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系统治疗股骨上粉碎性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股骨上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4月,均行内固定系统治疗,分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上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固定系统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内固定系统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技术在治疗 股骨上粉碎性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股骨上粉碎性骨折 患者 118 例,实验中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59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59 例,实施统一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实验过程患者知情且同意,结果: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在 SDS 评分与 SAS 评分上有所降低,就生活质量评分和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的比例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固定系统治疗股骨上粉碎性骨折 时,术前和术后护理的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内固定 股骨髁上粉碎性 骨折 术前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肱骨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选患者均采用双重建钢板固定进行临床治疗,其中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者15例,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者15例,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双重建钢板固定方式治疗的良好,其中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良率优于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治疗时重视配合以早期的功能锻炼,手术入路中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优于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关键词双重建钢板;固定;肱骨间粉碎性骨折;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与评估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7例肱骨间骨折患者,其中用克氏针固定27例(A组),单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固定28例(B组),双重建钢板固定32例(C组),回顾性分析三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结果表明B组与C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肘关节功能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A组优良率为44.4%,B组优良率为82.1%,C组优良率为93.8%,因此A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最差,B组次之,C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最佳;根据Sodelgard关于肱骨间骨折固定失败的判断标准,A组失败率为33.3%,B组为25.0%,C组为3.1%。C组固定失败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固定方法患者均无皮肤坏死与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间骨折,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固定松动与断裂发生率较高;单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固定与双重建钢板固定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单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固定固定松动与断裂发生率亦较高,而双重建钢板固定失败率远低于其他两种方法。因此采用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间骨折,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其他2种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克氏针固定 单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固定 双重建钢板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