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环乳晕切口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共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45例),分别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环乳晕切口进行治疗,从患者满意度、切口愈合状况、乳房对称性、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在患者满意度、乳房对称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甲级愈合率、后期随访复发率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对乳腺纤维癌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保证双侧乳房的对称性,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放射状切口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3例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调节,健康指导,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对切口进行密切观察和加强护理,823例患者住院7d~15d切口均愈合出院。结论对剖宫产腹部切口进行系统的护理,对不良症状进行有效分析,能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接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部B超引导下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患者行阴道B超引导下抽吸减胎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阴道B超引导下抽吸减胎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子宫切口 妊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收治年限为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前外侧小切口 常规后外侧切口 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20例,采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结果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通过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均成功治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病灶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乳腺纤维瘤44例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方式,术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放射状切口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57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法分为2组,观察组(n=30例)在脂肪层下方放置引流管,对照组(n=27例)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等级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为甲级17例,乙级10例,丙级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为甲级12例,乙级8例,丙级7例,观察组切口丙级发生率(1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25.9%,7/27)(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6.7±1.6d)明显快于对照组(10.2±3.7d)(P<0.05)。

  • 标签: 引流管 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
  • 简介:基础知识:蛔虫感染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在玩耍时常有吸吮手指的习惯,由于小孩的胃酸pH值较高,一旦吃进虫卵就很容易感染蛔虫病。

  • 标签: 蛔虫 感染 寄生虫病 基础知识 发病率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后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实验对象为2014年5月1日到2015年2月1日于我院接收治疗的96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将她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试验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对照组经其它切口位置行乳腺手术;手术后,对两组行乳腺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72.9%,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治愈乳腺疾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晕切口 乳腺手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腋臭患者采用局麻后小切口治疗及全部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小切口治疗腋臭手术期的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腋臭 小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渗液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相较参考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 脂肪液化 治疗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处妊娠(Ca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浙医二院妇产科收治的CSP患者24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治愈17例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化疗后清宫术;4例B超引导下经腹孕囊注射MTX后清宫术;2例患者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1例行子宫全切术。结论提倡在有条件的医院,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应作为治疗CSP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瘢痕 切口 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进行的523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护理心得。结果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严格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并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很大程度上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疝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方面,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总体来说其较传统手术治疗对患儿机体损伤更小,且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小儿疝气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