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铁路职工1452人.采用一般问卷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调查评定.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测定分析。结果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为23.35%.男女分别为26.60%、17.44%,男性患病明显高于女性(P〈0.01);心身疾病患病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以原发性高血压检出最高;心身疾病患者的高血脂、饮酒、超重、神经质个性者检出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男性高于女性;年龄、高血脂、饮酒、超重和神经质个性等是心身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身疾病 铁路职工 患病率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及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感染几率为27.50%、血栓几率为5.00%、急性肾功能不全几率为10.00%、脂质代谢紊乱几率为67.50%,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脂质代谢紊乱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发病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利于患者并发症几率的降低。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可恶化院内心跳骤停(in-ho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成人患者的预后,但儿童PH相关IHCA研究尚未深入。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IHCA患儿PH的发病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场所一家四级医疗学院型儿童医院的PICU。对象因IHCA行心肺复苏≥1 min且在IHCA前48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8岁以下儿童,除外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者。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284例IHCA患儿中,57例(20%)有可评估的超声心动图,并由未知患儿特点的心脏病医生进行盲法分析。35%(20/57)的患儿患有PH,45%(9/20)之前无PH病史。PH患儿右室收缩功能较差,通过面积变化分数(P=0.005)和右室整体纵向应变(P=0.046)来衡量;右室扩张程度更大(P=0.010);左室收缩功能较好(P=0.001)。PH患儿更有可能存在基线功能状态异常,合并慢性肺疾病或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但较少可能合并脓毒症或急性肾损伤。PH患儿更有可能出现无脉电活动或心脏停搏之类的初始节律,且在心肺复苏时更常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80%比3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H与事件存活[70%(14/20)比65%(24/37);校正后OR=1.30,95%CI 0.25~6.69,P=0.77]或出院存活无关[40%(8/20)比27%(10/37);校正后OR=1.17,95%CI 0.22~6.44,P=0.85]。结论儿童IHCA前的PH可能比之前报告的更常见。本队列患儿心肺复苏期间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应用率高,PH与生存预后无关。

  • 标签: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儿科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据《医师报》报道: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的Ravdin在近日举行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上指出,2003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下降了7%.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数字。Ravdin认为.间接的证据表明乳腺癌发生的下降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cmenttherapy,HRT)的使用减少有关。

  • 标签: 女性乳腺癌 激素替代疗法 癌发病率 美国 肿瘤中心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7例(83.5%)、156例(78.0%);平均秩次分别为166.066、128.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鼻窦炎发病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窄侧6.5%(13/200)、宽侧26.5%(53/200),中鼻甲肥大窄侧7.5%(15/200)、宽侧38.5%(77/200),筛泡肥大窄侧26.5%(53/200)、宽侧39.5%(79/200),中鼻甲反常曲线窄侧4.5%(9/200)、宽侧14.5%(29/200),下鼻甲肥大窄侧50.5%(101/200)、宽侧62.5%(125/20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窄侧0.5%(1/200)、宽侧2.5%(5/200)。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发病降低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某医院2023年2月~2023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观察对象。相关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其使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结果:实验组心肌梗塞发病在对照组之下,双方的数值差异不小(P<0.05)。结论: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心肌梗塞发病情况变少,对患者生命健康的维护意义重大。

  • 标签: 重症冠心病 老年患者 心肌梗塞 预见性护理 发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并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9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岛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的363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9例,女174例,年龄45~75岁,平均(62.36±10.69)岁,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记录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并根据是否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及病理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切除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截止末次随访时间2020年3月23日,共13例因不同原因失访,共计350例患者完成随访,最终纳入350例患者,结肠癌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为22.29%(78/350),将此78例患者定义为发生组,另272例未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未发生组,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合并症糖尿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97,P<0.001;χ2=52.574,P<0.001;χ2=137.931,P<0.001;χ2=48.419,P<0.001;χ2=2.099,P=0.036;χ2=36.07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1.113)、合并糖尿病(OR=0.055)、开腹手术(OR=21.913)、长手术时间(OR=25.069)、高肿瘤分化程度(OR=0.109)、淋巴转移(OR=0.068)是结肠癌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发病为22.29%,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是结肠癌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预防结肠癌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 标签: 结肠肿瘤 肠梗阻 危险因素 结肠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汉族大学新生抑郁症(MDD)发病遗传学病因的性别差异。方法对8 079名基线调查(2018年4—10月)时未患抑郁症的来自济宁、日照、潍坊市的汉族大学新生开展1年随访调查,同时收集4 828份全静脉血。提取DNA后,使用Sequenom 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技术进行抑郁症相关17个遗传位点基因型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基因-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中文版(CIDI 3.0)筛查抑郁症。结果汉族大学新生抑郁症1年发病为2.23%(95%CI:1.91%~2.60%),其中,男性发病为1.97%(95%CI:1.52%~2.56%),女性发病为2.39%(95%CI:1.98%~2.90%),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68705位点(邻近基因:TMEM161B)的AG型是MDD的风险因素(OR=1.98,95%CI:1.24~2.83),rs17727765位点(邻近基因:CRYBA1)的TC型是男性MDD的风险因素(OR=9.61,95%CI:2.04~45.30)。一个8基因座(PMFBP1、OLFM4、LHPP、ENOX1、TMEM161B、SPPL3、FBXL4和L3MBTL2)交互作用模型预测女性抑郁症的准确度为60.05%。尚未发现有效的男性抑郁症预测模型。结论抑郁症遗传学病因可能存在性别差异,需要进一步开展男性抑郁症遗传学病因研究。

  • 标签: 抑郁症 性别差异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可恶化院内心跳骤停(in-ho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成人患者的预后,但儿童PH相关IHCA研究尚未深入。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IHCA患儿PH的发病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场所一家四级医疗学院型儿童医院的PICU。对象因IHCA行心肺复苏≥1 min且在IHCA前48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8岁以下儿童,除外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者。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284例IHCA患儿中,57例(20%)有可评估的超声心动图,并由未知患儿特点的心脏病医生进行盲法分析。35%(20/57)的患儿患有PH,45%(9/20)之前无PH病史。PH患儿右室收缩功能较差,通过面积变化分数(P=0.005)和右室整体纵向应变(P=0.046)来衡量;右室扩张程度更大(P=0.010);左室收缩功能较好(P=0.001)。PH患儿更有可能存在基线功能状态异常,合并慢性肺疾病或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但较少可能合并脓毒症或急性肾损伤。PH患儿更有可能出现无脉电活动或心脏停搏之类的初始节律,且在心肺复苏时更常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80%比3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H与事件存活[70%(14/20)比65%(24/37);校正后OR=1.30,95%CI 0.25~6.69,P=0.77]或出院存活无关[40%(8/20)比27%(10/37);校正后OR=1.17,95%CI 0.22~6.44,P=0.85]。结论儿童IHCA前的PH可能比之前报告的更常见。本队列患儿心肺复苏期间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应用率高,PH与生存预后无关。

  • 标签: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儿科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83-01摘要目的分析启东市海复镇五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整理海复镇2009~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用EXCEL软件分别统计出恶性肿瘤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病例数,计算发病,比较恶性肿瘤不同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发病情况。结果该地区五年恶性肿瘤粗发病平均为406.78/10万,其中男性460.35/10万,女性355.00/10万,经标化后发病平均为279.86/10万,其中男性321.50/10万,女生243.22/10万。发病趋势总体呈小幅波动,但相对平稳;性别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35岁以后发病开始增加,75岁以后发病达到高峰,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65.26岁,女性为61.19岁;该地区最近五年中,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宫癌、食道癌、膀胱癌、白血病,乳腺癌已成为该地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结论启东市海复镇五年来恶性肿瘤发病总体比较平稳,但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所推迟。女性子宫癌、乳腺癌发病顺位明显上升,是值得该地区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恶性肿瘤,发病率,农村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与季节变迁的关系,为季节性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303371例,发生医院感染10376例,医院感染发病为3.42%;感染例次12919次,例次感染发病4.26%。医院感染发病第4季度(3.76%)最高,第2季度(3.20%)最低(P〈0.0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39.79%)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13.17%)、血液(10.39%)、手术部位(8.60%)、泌尿道(7.91%)。医院感染发病〉5%的科室由高至低分别是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24.61%)、血液科(17.47%)、康复科(13.16%)、神经外科(9.27%)、感染病科(9.17%)、胸心外科(7.67%)、肝胆外科(5.13%),其中中心ICU、神经外科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均是下呼吸道、血液以及泌尿道。结论医院感染部位与季节变化关系密切,应根据医院感染季节变化及科室高发部位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部位 季节 发病率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预测脑梗塞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和病人对该病的警惕性,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方法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均对其做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1.3mm者为阳性组,并与颈动脉彩超检查无阳性发现者比较,追踪观察3年脑梗塞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彩超检查阳性组共68例,3年内发生脑梗塞21例,发生为30.9%,颈动脉彩超检查阴性组198例,3年内发生脑梗塞12例,发生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年龄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病人,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预测脑梗塞的发生有帮助,且方法简便易行,为无创性,可在基层医院推广,更能广泛地接触社会群体,有利于脑梗塞的预防。

  • 标签: 脑梗塞 高血压 颈动脉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潍坊地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状况,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月~3岁婴幼儿2358例,同时选取372例健康儿为对照组,所有的婴幼儿常规进行贫血筛查。将贫血患儿按发病年龄分为三组,并按缺铁的程度将贫血组分成轻、中、重三组。计算各年龄组贫血发病及总发病,分析各相关因素对于不同程度贫血患儿的影响,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58例婴幼儿中,728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病为30.87%,各年龄组贫血发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影响因素与贫血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潍坊地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6月~1岁组发病较高。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较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低且贫血程度较轻。腹泻是影响贫血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潍坊地区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小儿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病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感觉、躯体功能、饮食功能、心理功能、睡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病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效果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心绞痛发病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肌梗死 心绞痛发病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1年的《ArchDisChild》杂志上。来自丹麦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23个欧洲区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对食管闭锁的发病、产前诊断和流行病学情况进行描述。基于群体的研究数据来自于欧洲先天异常监测(EUROCAT),1987~2006年,涵盖23个登记处的多重来源信息,包括出生活胎、怀孕20周以上死胎和终止妊娠,共在5019804例出生人数中发现1222个食管闭锁病

  • 标签: 食管闭锁 产前诊断 发病率 流行病学 终止妊娠 欧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7例(83.5%)、156例(78.0%);平均秩次分别为166.066、128.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鼻窦炎发病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窄侧6.5%(13/200)、宽侧26.5%(53/200),中鼻甲肥大窄侧7.5%(15/200)、宽侧38.5%(77/200),筛泡肥大窄侧26.5%(53/200)、宽侧39.5%(79/200),中鼻甲反常曲线窄侧4.5%(9/200)、宽侧14.5%(29/200),下鼻甲肥大窄侧50.5%(101/200)、宽侧62.5%(125/20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窄侧0.5%(1/200)、宽侧2.5%(5/200)。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发病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 ICU 体位护理在较少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共选择 ICU 患者 106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 ICU 体位护理,对照组实施 ICU 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 ICU 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与实验组对比均显著更长, P<0.05 ;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病死与实验组对比均显著更高, P<0.05 ;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与实验组对比显著更低, P<0.05 。 结论: 在 ICU 患者护理中加强患者体位护理,有利于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和病死,缩短 ICU 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ICU 护理 体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特纳综合征(TS)耳科疾病的患病和危险因素,提出未来监测措施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1989年至2015年在苏格兰西部发现的TS患者,并于2015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8名女孩中,年龄中位数27.3岁(3.8~47.2)岁,45, X和45, X/46、XiXq比其他核型更易出现耳科问题:71/103(69%)对23/65(35%)。复发性急性中耳炎(AOM)在首发于0~5岁女孩的有23例(40%),在5~10岁持续发作的有16例(10%),在5~10岁首发的有11例(7%)。持续性渗出性中耳炎(OME)在0~5岁首发有23例(40%),在5~10岁首发有14例(8%)。复发性急性中耳炎与胆脂瘤在8例(4.9%)女孩中有显著相关性(其中7例>10岁)。有28例女孩(16.7%)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其中16例(9.5%)接受了助听器(3例为骨锚定)。结论急性中耳炎和持续性渗出性中耳炎在学龄前TS女孩中很常见,且可能在儿童后期持续或新发,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易患胆脂瘤。降低耳科发病的策略包括:强化患者教育、每年听力筛查、接种疫苗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