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ICU护理管道标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留置管道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管道标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别为4.8%、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管道标识可使管道管理规范化,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使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ICU 管道标识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非计划拔管率及精神状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精神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胃肠外科管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管理安全率,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6年1-12月综合性ICU管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具体原因,实施相应对策。结果ICU患者管路护理安全率由91.2%(2015年1-12月)提高到95.8%(2016年1-12月)。结论成立管道护理管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明确标识、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提高ICU患者管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有力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管道 护理问题 原因分析
  • 简介:为主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术式,将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下腔静脉通过人造血管与主肺动脉吻合。手术前后均行右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及肺ECT检查。共行心外管道TCPC术16例,其中非停跳下手术7例。结果表明,术后早期死亡2例(12.5%),4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乳糜胸并发症(发生率28.6%)。所有术后存活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满意,腔静脉造影及肺ECT均显示右侧肺血分布占优势。结论;该手术方式保持了心外管道TCPC原有优点,可有效地避免随生长发育带来的人工管道相对狭窄及吻合口梗阻问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仍可获得右肺优势血流灌注。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心外管道 心血管造影 ECT检查 右心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重症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运用集束化护理在管道护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共计选入病例88例,为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接诊,在进行管道护理过程中,组中44例以常规方式展开护理,即对照组,余下44例则落实集束化护理,即观察组。针对两组护理效果间差异展开分析。结果结合对两组意外拔管、导管脱落以及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在进行管道护理过程中按照集束化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可有效提升该方面护理工作质量,实现对管道意外事件的有效控制。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神经重症患者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在城市建设工作中,自来水管道的建设和施工是比较重要的施工环节,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如今自来水管道的施工工程中可以看出,管道工程也会遇到大量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用水以及城市的建设。主要对自来水管道工程的施工通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仅供交流。

  • 标签: 自来水 管道工程 通病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腹带在腹部手术患者管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实施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式腹带,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带,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现象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状况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腹带,能有效降低不良状况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 标签: 腹部手术 管道护理 改良式腹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取的2015年5月-2016年5月手指的泌尿外科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在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前或者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后在该医院住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所有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关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人文关怀、操作技能、健康宣传以及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二者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泌尿科管道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泌尿外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二级医院护士对管道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掌握情况,分析其有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士培训和管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3所二级医院的4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科室、培训等,以及KAP3个维度(共17个条目),按KAP得分结果分为良好组和一般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护士KAP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有效问卷384份(占93.6%),护士KAP平均得分为(3.29±0.55)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护龄、职称、科室、培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科室与KAP水平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深圳市二级医院护士对管道护理的KAP状况呈中等水平,不同科室的护士差异较大,应结合其专科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及管理,提高护士对管道护理的认知度、依从性,从而保障管道护理的质量.关键词护士;管道护理;知信行;多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11-01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二炮总医院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PTS)的构成及安全应用情况,概括了该系统的安装工艺、应用经验及措施,为气压管道物流传输行业的建设和安全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尤其为当前医院的扩建工程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 安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道护理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科需要留置管道的1085例患者采用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宣讲、对医务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从管道脱落风险评估、管道标识、固定、按流程管理到奖惩措施建立,确定管道的系统化护理措施。结果病员满意度达100%,无任何影响病员恢复及严重后果的并发症病例出现。结论规范化管道护理强化了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降低了护理风险,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 管道护理 泌尿外科
  • 简介:摘要从事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危重症患者的管道安全管理也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本文浅谈护理警示标志在危重患者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护理警示标志危重患者管道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及固定等一列措施对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探讨.方法将2013年完成手术和已经发生的非计划拔管列数作为对照组,2014年作为实验组从2014.1.1开始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均严格实施管道安全管理策略规范管道护理标识、改良管道固定方法、强化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结果2013年手术10900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3列,2014年手术13400发生非计划拔管0列,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论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标识清楚,改良固定方法明显减少管道滑脱,增强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也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关键词管道标识;管理;非计划拔管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管道标识的护理效果。 选择 2014年 2月到 2016年 2月期间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中运用管道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治疗的患者五十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用途的管道进行标识,然后检测这些管道标识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道的交换结果。

  • 标签: 管道标识 胸外护理 安全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措施再肝胆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在肝胆外科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措施护理管道,观察两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程度为98.39%优于对照组82.2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措施可避免发生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值得临床医生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肝胆外科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外术后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积极完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术后发生的4例患者意外拔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拔管者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夜间为意外拔管高发时段,拔管时间主要发生在术后3d,多数患者因疼痛不适导致自行拔管。结论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夜间,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改善患者疼痛做好心理指导,妥善固定各管道,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胸外术后患者 管道意外拔出 原因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泌尿外科各种管道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42例泌尿患者为一组,拔管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管道的性能和泌尿科疾病的种类决定,掌握泌尿外科各种管道的护理措施及应用的要点,拔管之后密切注意性质、颜色、量同时观察有无自主排尿。结果该组病人手术都很成功,无相应的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泌尿外科疾病各种管道的拔管时间及冲洗的方法,做好管道的护理及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是保证手术的成功关键。

  • 标签: 泌尿科护理 常见疾病 管道应用
  • 简介:背景:金属材料和一般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生物相容性和载药性能很差,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双层复合结构有利于提高管道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载药性能。目的:总结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编织的双层复合管道支架的制作方法,探讨制作材料以及编织结构对管道支架的载药性能的影响。方法:用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内层管道支架,用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外层管道支架。以紫杉醇与阿奇霉素为药剂,测试管道支架载药后质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的单层管道支架的载药率大于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的单层管道的载药率,聚乙交酯丙交酯与聚对二氧环己酮复合编织的双层管道支架的载药性能优于单层管道支架。

  • 标签: 复合管道支架 可降解 编织 聚乙交酯丙交酯 载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