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马蹄寺石窟群开凿于北凉至明代。其独具地方特色的窟龛佛塔.对于研究张掖一带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是马蹄寺石窟群浮雕舍利的考古调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 标签: 马蹄寺 石窟群 舍利塔 考古调查 简报
  • 简介:<正>满族是十六世纪末与十七世纪初在东北大地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它原来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但由于满族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开放意识,特别是成为全国的统治民族之后,更加快了向汉族学习的步伐,到清代后期,汉族的传统文化已渗透到满族社会的各个方面,族谱文化也不例外。剖析《吉林他拉氏家谱》,可以具体看出这种影响是多么深刻。

  • 标签: 家谱 满族 汉族 修谱 命名文化 汉文化
  • 简介:本文所要介绍的五重宝塔,据说是“早年从北方黄河沿岸某地流失”,由西安的王崇仁先生于2007年自海外回购,无年款;从形制上判断,五重佛舍利应属于某一舍利地宫中的遗物;舍利由大小递减、质地不同的五个独立的依次套接,以及四尊单体石刻天王立像组成(图一)。

  • 标签: 舍利塔 佛像 法身 佛塔 2007年 黄河沿岸
  • 简介:本文以汉、藏语本《日藏经·护品》为中心,结合其他汉、藏文文献记载,讨论佛教初传于阗的几个重要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材料,本文认为,佛教传入于阗的时间,在公元100——200年之间。佛教传入于阗之初,曾与于阗当地的本土信仰发生过某些冲突。佛教在于阗的传播发展,与贵霜王朝对塔里木盆地的政治与文化影响有关,而疏勒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在佛教传入于阗的早期,守护于阗最主要的神只是只利呵婆达多龙王和僧儿耶大夜叉将。

  • 标签: 于阗 佛教 初传 《日藏经·护塔品》
  • 简介:倪斐如所写《寻找两位抗日战争中的外籍医生》,一个是甘扬道,另一个便是白乐。“白乐”是他来中国后取的中文名,原名叫RoltBecker(罗尔·贝克尔),1906年12月1213生于德国的埃伯斯瓦尔德。他是国际援华医疗队中的“长寿老人”,1999年12月12日离开我们而去,足足活了93年。他去世的日子与他的生日在同一天,在此之前几个月,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柏林办事处主任刘祺宝访问了病中的白乐,不料竟成永诀。

  • 标签: 援华医疗队 国际 白求恩 故事 抗日战争 长寿老人
  • 简介:【母亲和女儿】1926年,桑德为HeleneAbelen和她的女儿Josepha在家里拍摄了这张照片虽然这是一张简单的家庭合影照,但是我们能从人物的面部表情中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在经历了一战伤痛后,这位年轻母亲所表现出“严肃的性格和或浓或淡或无奈的忧愁与伤痛”很容易就能让我们读出。相反.因为没存经历过战乱所带来的痛楚。在女儿的表情里却只有安静和童真。

  • 标签: 桑德 奥古斯特 被摄对象 德国人 政治自由 纳粹党
  • 简介:弗鲁曼里伊是罗马帝国图拉真时期出现的统属于中央的信息情报与监察人员,负责传递公文、刺探情报与监督行省。因史籍对弗鲁曼里伊的记载较少,拉丁铭文便成为研究弗鲁曼里伊的重要资料。本文选取《拉丁铭文集》和《铭文年鉴》中辑译的35条有关弗鲁曼里伊建制及其职能的铭文,借鉴相关文献,进行必要的注释。

  • 标签: 罗马帝国 弗鲁曼塔里伊铭文 辑录 译注
  • 简介: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内满布明末清初木骨泥质悬塑,悬塑群中塔柱、塔楼林立,金碧辉煌,堪称佛教彩塑艺术之瑰宝.山西古代建用材质地广泛,要有尽有,材尽所用,但唯独像小西天大雄宝殿内的悬塑还极为罕见,为中奇葩,独居一秀.殿内有14座木骨泥悬塑,分布于佛台金柱,佛像身后,两山墙脑椽间.塔外刷塗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配塑有佛像、菩萨、莲花童子、弟子、乐伎,置身于亭台楼间,塑造出了一个美好的佛界梦幻大千世界.

  • 标签: 隰县小西天 木骨泥悬塑塔 类型独特 形制结构
  • 简介:金陵大报恩寺为明代南京的三大刹之一,寺内的琉璃又是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奇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旅游、宗教等事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已启动了在原遗址上重建该寺、的工程。因此,理清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也是必须从事的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是依据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谈谈它的历史渊源问题。一是大报恩寺与的最早渊源,即阿育王,长干寺的始建年代.兼及长干寺与建初寺的关系问题;二是长于寺的废弃时间与宋代天禧寺在其旧址上重建的问题;三是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天禧寺及舍利作为大报恩寺及琉璃的基础问题。

  • 标签: 历史渊源 琉璃塔 报恩 金陵 文化内涵 世界范围
  • 简介:民国时期陈寥士编纂的《七寺志》是专门记载七寺近千年沧桑变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七寺千年历史和清代、民国佛教史的珍贵资料,惜学者多注意书中相关史实的研究,对《七寺志》文献本身的研究甚少。本文从文献学角度,阐释《七寺志》的编撰、体例及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 标签: 七塔寺志 编撰体例 史料价值
  • 简介:2010年11月,清水河县窑沟乡尔梁村的一座煤矿在挖掘时发现一古墓葬,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得知情况后即派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并对已暴露的2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编号为m1、m2.现将2座墓葬的发掘概要介绍如下.

  • 标签: 清水河县 内蒙古自治区 古墓葬 文物考古 工作人员 研究所
  • 简介:Б.Я.符拉基米尔佐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苏]А.Г.萨济金(А.Г.Сазыкин)(续前)1908、1911、1913-1915年间调查旅行时所获得的第Ⅱ号收藏品关于这次获得的很多收藏品(存储单元为43件)的来源,人们几乎是不熟悉的。但可以...

  • 标签: 符拉基米尔佐夫 手抄本 卫拉特 木刻本 收藏品 长篇小说
  • 简介:В.Я.符拉基米尔佐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苏]А.Г.萨济金(А.Г.Саэыкин)(续前)第三部分收藏品目录(80),1,C283,第713号──xutuqtuNaγanzuna—yinZarligiyinesiberamuγuulangg...

  • 标签: 符拉基米尔佐夫 手抄本 卫拉特 木刻本 长篇小说 东方学
  • 简介:Б.Я.符拉基米尔佐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苏]Α.Γ.萨济金1908年搜集的第IV号收藏品1908年,符拉基米尔佐搜集的收藏品中有23件手抄本和木刻本(这是符拉基米尔佐为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搜集的第Ⅳ号收藏品)[符拉基米尔佐.1909...

  • 标签: 符拉基米尔佐夫 手抄本 木刻本 卫拉特 收藏品 搜集品
  • 简介:Б.Я.符拉基米尔佐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苏]A.萨济金(A.)我们以一种感激的心情,回忆我国的诸位东方学家。在俄国科学院亚洲博物馆里(现称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洛勒分所)收藏着从蒙古境内及境外搜集到的最丰富的蒙古古代书面文献收藏品。在这里...

  • 标签: 符拉基米尔佐夫 收藏品 手抄本 木刻本 博物馆 卫拉特
  • 简介:先生仙游已第十个年头。世上几多人事,往往须回过头看,十年、廿年或更长,浮尘散去,方显本色和意义。恰似左先生对当代浙江乃至中国印坛的贡献,今天回顾更觉弥足珍贵。

  • 标签: 周年纪念 左夫 逝世 桃花 中国印
  • 简介:历史文献记载及婚俗残余反映古代岭南地区盛行一多妻制,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该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等是使得一多妻制盛行的主要原因.一多妻制在岭南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可分为山区、珠江三角洲和沿海三个地区,给当地社会和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岭南经济发达的城镇,重婚、"包二奶(情妇)"现象又有所抬头,是新形势下一多妻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折射.在正视这种现象同时,应充分认识它,并采取强有力措施革除它,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 标签: 岭南 一夫多妻制 地理基础 历史影响
  • 简介:古建筑三维重建已成为历史遗迹保护与修复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获取流程、数据处理方法,以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大雁海量点云数据为例,研究了古建筑三维重建中点云数据获取与处理的详细过程.联合Cyclne、AutoCAD和3D一Max软件的优点构建了大雁真实的横面、剖面、立面模型,其中重点研究了海量点云数据在Cyclone软件中分块建模的方法.结果表明:将拼接好的大雁海量点云数据分块建模,不仅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而且符合精度要求.在点云数据拼接时采用标靶拼接和同名点拼接相结合及测站间两两拼接之后再整体拟合平差的方法,减少了拼接中的误差,使每站拼接误差都不超过3cm.在建模过程中的墙体拟合是上万个点云经过平差计算得到,精度高达2mm.最后在3D-Max软件中组合、渲染和贴图,真实地构建了大雁三维立体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存档和后期的修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大雁塔 三维重建 三维激光点云 海量数据 古建筑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