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其2号桥塔墩钻孔桩施工采用冲击钻开孔、钢护筒及时跟进、气举反循环钻机成孔的组合方式成孔,实现了倾斜裸岩面、岩层软硬不均、基岩裂隙发育等复杂地质情况下钻孔桩日平均成孔2m的速度;采用钢筋笼"长线法"制作、整体吊装,导管预拼装、整体吊装,储料斗方法灌注混凝土的成桩工艺,使直径3.0m、桩长42.5m的深水钻孔桩施工平均4d成桩1根。实桥施工效果表明该钻孔桩采取的一系列快速施工方法快捷、有效。

  • 标签: 斜拉桥 深水基础 钻孔桩 快速施工
  • 简介:三亚临春隧道K0+151~K0+181里程段受断层PF14的构造影响,全风化石英岩泥化为软塑一流塑状,掌子面无自稳能力及承载力。为了解决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通过论证对比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综合考虑施工安全、工期及经济成本等因素,选用了水平旋喷桩工法。经过工程施工实践,水平旋喷桩工法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软塑一流塑地质难题,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施工经验。

  • 标签: 水平旋喷桩 软弱围岩 施工参数 工艺流程
  • 简介: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ADECO-RS)强调工作面前方超前核心围岩的稳定性,认为核心围岩的失稳是隧道塌方、失稳的诱导原因。该工法适用于低粘聚力的软弱地层、大断面开挖隧道,且采用纤维锚杆对超前核心围岩进行预加固是其主要的施工特点。本文以浏阳河隧道为背景,研究了不同加固参数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成功用于浏阳河隧道河底段的施工。

  • 标签: 隧道 超前核心土 掌子面 纤维锚杆 预加固
  • 简介:通过对连续玄武岩纤维丝束、钢丝绳及碳纤维布缠绕加固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种类及用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证实连续玄武岩纤维丝束及钢丝绳两种材料缠绕抗震加固的有效性,而这两种材料较碳纤维布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同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墩柱加固技术,对各种加固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复合材料 连续玄武岩纤维 钢丝绳 墩柱 抗震加固
  • 简介: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是采用斜拉体系加固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新增索力作用下新增的钢托梁、钢托架及主梁锚固区段箱梁局部的受力性能,选取距跨中截面22.15m长索锚固端9m混凝土箱梁建立缩尺模型,对节段模型静力加载至2.5倍设计索力时的静力强度和挠度进行测试,分析试验模型在对称加载和偏载作用下的静力力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对称加载至设计索力和偏载至1.1倍设计索力时,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良好,钢托梁抗弯刚度可靠,结构处于线弹性阶段,可以用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大,钢托梁悬臂根部最先达到屈服应力,挠度曲线呈非线性特征,塑性变形明显;达到2.5倍设计索力时,钢托梁多点应力屈服,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良好,钢托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钢托架锚固性能可靠,但高强度螺栓预紧力损失较大。

  • 标签: 斜拉体系 桥梁加固 模型试验 混凝土箱梁 锚固区段 静力性能
  • 简介:意大利帕多瓦的卡斯塔格纳拉桥是一座文物圬工拱桥,建于1859年,为确保该150余年历史圬工拱桥的安全运营,采用FRP对该桥进行维修加固。维修加固前,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分析既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其中桥台采用二维弹性单元模拟,桥拱采用二维非弹性单元模拟,桥梁非线性平面受力分析中采用8节点四边形壳单元和6节点三角形壳单元。桥梁维修加固施工内容包括沿桥台和跨中布置边界锚固筋、灌浆加固以及用FRP布加固拱背、拆除并重建预应力混凝土面板。桥梁维修加固前后分别进行了静、动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桥梁维修加固后跨中及L/4处挠度值减小,桥梁最大承载能力提高到1205kN(未加固时为1155kN),FRP加固石拱桥能大幅提高其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 标签: 拱桥 圬工建筑 维修加固 非线性动力分析 取芯试验 静载试验
  • 简介: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特大桥,其南、北引桥及回龙桥含多跨双曲拱桥结构。由于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已有50年,双曲拱桥结构出现多处病害,需进行维修加固。维修加固方式为增大拱肋截面,采用研发的微膨胀高性能低含气量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通过增设植筋将新旧混凝土连成整体,在新旧钢筋间设牺牲阳极锌块延缓钢筋锈蚀。结合人工电锤+高压水冲洗的综合凿毛方式、限位卡片和木条限位的植筋精准定位法、压灌结合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实现了实桥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新增混凝土强度稳定、密实无孔洞,钢筋保护层合格率高的效果。

  • 标签: 双曲拱桥 拱肋 增大截面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 压灌结合 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