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猪是恒温动物,它生活在适宜环境温度为15-25℃(不同体重的猪、不同用途的猪,环境温度的要求各异)。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宜温度5~10℃时,其繁殖、生长、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就夏季持续高温环境种猪、生长肥育猪的影响与综合应对措施作简述,以供养猪者参考。

  • 标签: 种猪 持续高温 夏季 生长肥育猪 环境温度 恒温动物
  • 简介:血液作为反映鱼体生理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其生活环境质量直接相关。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鱼类面临着水质因子刺激、营养缺乏等所造成的各种类型环境胁迫,这在鱼类血液变化有所体现。本文环境胁迫影响下鱼体血液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和相应规律进行了综述,同时认为环境胁迫下鱼体血液相关指标改变是造成体内免疫能力的下降的重要因素。通过施用抗应激药物如中草药等能够增强鱼体免疫力,且在定程度上可缓解环境胁迫所产生的危害,不过提高在鱼类养殖生产中环境胁迫危害的认识才是关键。

  • 标签: 环境胁迫 血液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研究进展
  • 简介:利巴韦林(Rihavrin、病毒唑、三氮唑)在近几年常用作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传染病,在规模化猪场预防疾病时常采用大规模拌料口服用药。河北省晋州市畜牧水产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魏广等,在使用利巴韦林控制猪的疾病过程卡,发现采用口服饲喂的方法,特别容易引起猪中毒。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性传染病 利巴韦林 口服 极大 猪流行性腹泻
  • 简介: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密度在不断地增大.水体的投入也在增加.当水体超过负载能力时.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环境恶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以甲藻和硅藻为主变为以绿藻和蓝藻为主的变化.养殖水域中蓝藻类含量逐步增加。由于蓝藻的大量繁殖.常在水面聚合成层厚厚的蓝绿色藻浆.这就是所谓的“蓝藻水花”。在池塘中蓝藻水花主要是由微囊藻引起的.微囊藻是种能形成囊状不定形群体的藻类.

  • 标签: 蓝藻水花 控制技术 水产养殖 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 浮游植物群落
  • 简介: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猪生产中的排泄物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控制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养猪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本文从猪场的合理规划、营养调控以及排泄物的合理处理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养猪 污染 防制
  • 简介:在黄河故道区,选用相邻且面积相同2口池塘,分别投喂营养成分完全相同饲料,试验组投喂饲料添加了鱼用添加剂,进行池塘养殖草鱼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池塘草鱼成活率较对照塘高出7%,饲料系数较对照塘降低10%,鱼增重率较对照塘提高6.4%,同时,套养寡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试验塘水质状况和水环境明显优于对照塘。

  • 标签: 鱼用添加剂 草鱼 池塘
  • 简介:濮阳市渔业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底子薄,产量低。1986年全市养鱼水面只有7000亩,水产品产量250吨,平均养殖单产18.6公斤,全市渔业产值103万元。十几年来,我市渔业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服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相继建立批商品鱼基地,渔业利用水面逐年增加,水产品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提高很快,到2001年,全市养鱼面积达到2.2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423吨,其中养殖产……

  • 标签: 濮阳市 渔业 发展 品种结构调整 健康养殖 休闲渔业
  • 简介:肌醇(myo-inositol,MI)作为维生素B族中的种,能够促进脂肪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鱼类生长。本文主要对肌醇水生动物的影响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肌醇 水产动物 生长性能 肠道 需求量
  • 简介:自1993年6月召开广东省首次海洋工作会议以来,我省海洋经济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有了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全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已超过400亿元,其中海洋渔获量已达150多万吨,珠江口油气盆地产油300多万吨,海上货物吞吐量1亿多吨,海洋旅游业开始形成热点;与此同进,我省海洋管理机构也作了调整,海洋国土意识又有了进步增强。

  • 标签: 海洋经济发展 总产值 海洋旅游业 地产 货物吞吐量 统计
  • 简介:在鱼类无机盐需要量的研究中,已查明鱼类钙、磷的需要量。较多的研究结果指出:鱼类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5~0.8%之间,饲料中钙的含量鱼类生长和饲料分数影响不大。但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是鲑、鳟鱼类、鲤鱼和真鲷等。关于草鱼,黄耀桐等采用正交试验,草鱼鱼种以酩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钙、磷、铁、镁等13种无,机元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

  • 标签: 需要量 鱼类饲料 草鱼鱼种 鱼类生长 真鲷 有效磷
  • 简介:引言创新已经成为决定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科教兴国"在全国上下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和组织单位都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如何评价投资效益、评价科研人员水平、评价科研人员工作完成情况等成为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为了使从事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的科技工作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质和才干,就必须创造种鼓励创新、催生创新、易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在此背景下科研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应用和发展.

  • 标签: 评价机制 科研绩效 科研人员 科技创新 科研管理 鼓励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污染物排入江河,并最终进入海洋,从而使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各种外来物质的影响,水产养殖环境恶化,铅等铅类有害物质在水生生物体中经富集作用而蓄积。随着水产品在人们的日常食谱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人们也日益关心水产品中铅尤其是铅的污染问题。、铅的简介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种,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

  • 标签: 水产养殖环境 铅超标 重金属污染 造血功能 富集作用 外来物质
  • 简介:"以渔改碱"是开发利用我国约6.9×108km2低洼盐碱水域的有效途径。水体中的盐度过高会显著影响鱼类的渗透压调节、能量收支、生长发育、组织功能以及血浆电解质浓度等;碱度过高会引起"碱病"和多种异常生理、生化而迅速死亡。盐碱和pH鱼类理化的影响还有协同作用,盐碱过高时鱼产生联合毒性作用,pH值升高时同样也会加剧这种作用。本文综述了盐碱和pH鱼类的理化影响、毒性作用等,探讨了鱼类在盐碱水中的生长机制,以期为盐碱水域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鱼类 盐度 碱度 PH 生长影响
  • 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评估报告指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观测得到的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的雪和冰融化以及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证据支持了这观点。全球海平面1961~2003年每年平均上升1.8mm(1.3~2.3mm)(IPCC,2007),而广东沿海海平面近百年的上升速率为1.7mm/年(200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广东沿海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全球平均气温 海平面上升 环境
  • 简介:1995年的广西水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跳跃式的、健康的发展。所谓“突破性”,就是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据全国各省预计产量,我们由第九位跃居第八位,所谓“跳跃式”,就是在1994年增长3l%,取得了第跳的突破以后,1995年又跳跃了大步,1995年增产幅度达36%,居全国领先地位;所谓“健康”,就是产量、产值煅渔民的收入同步增长,

  • 标签: 水产工作 自治区 跳跃式 两个转变 产量 中国
  • 简介:跃进泡水域面积1.8万亩,是我县主要生产商品鱼基地,近几年来,鱼产量直徘徊在百吨左右。单产仅5kg,不及1963年鱼产量(268吨)的半。根据跃进泡调查的情况表明,跃进泡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完全有可能将单产提高到15kg。这样年产鱼可达270吨,年创产值135万元。那么,为了提高该水域鱼产量并实现高产稳产,特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 标签: 跃进泡水城 渔业生产力 鱼产量 水质调控 人工放养 捕捞强度
  • 简介:迄今为止,施用药物仍是防治水产病害的重要手段。随着养殖规模的急剧膨胀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药量也逐渐增加,刺激了渔药产业的发展,但渔药的大量使用也给养殖产品质量和水域环境带来系列负面影响。如何有效管理渔药市场、规范渔药使用,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渔药管理 养殖规模 集约化程度 水产病害 水域环境 产品质量
  • 简介:广东鲂是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域特有的名贵鱼类之,俗名海(鱼边)。它肉质细嫩,味鲜美,近几年广东鲂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酒楼的种名贵河鲜。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种苗供不应求。为使该鱼养殖能健康发展,防治疾病是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此作者进行了广东鲂鱼苗12种水产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目的是为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各种药物及其剂量防治该鱼病害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 标签: 广东 鱼苗 水产药物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