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人类文明史的简要回顾,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要义是人类要充分地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要落实到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之中。近10年来生态文明在广州的实践,具体表现在构建绿色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生活等方面。广州初步实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过渡。

  • 标签: 生态文明 科学内涵 生态城市 广州 人类文明史 森林
  • 简介:2017年11月8日,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以下简称仙湖植物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签署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书。双方拟充分发挥各自在基因组学等前沿科学的技术优势和植物多样性方面的资源优势,形成植物研究的“大协作”,

  • 标签: 中国农业科学院 仙湖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基因组学 合作关系 协议书
  • 简介:在分析了浙江省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改革进程和改革成效等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4个类别及1个附加指标类别建立的现代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资金来源等现代国有林场建设保障措施。

  • 标签: 国有林场 评价指标 浙江省 改革
  • 简介: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对徐州市城郊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实例研究,建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共8个标准25个指标,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分2.2057分,健康状况等级为较差到一般之间。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该生态系统扩大边界、进行植被管理、建立核心保护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系统管理对策。

  • 标签: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森林生态系统 植被管理 徐州市 城郊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分布在4个试验点的82个F2家系10-11年生的生长、干形和分枝特性作了评价,据这些家系的表现,选出10个F1代亲本,参加营建杂种种子园,以生产F2代杂种种子。

  • 标签: 杂种 加勒比松 湿地松 生长 种子 干形
  • 简介:在阐述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分析森林评价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提出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标签: 黑龙江省 重点国有林区 森林评价
  • 简介:选取10种乡土地被植物为材料.并进行引种实验,对其耐荫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可把10种地被植物分为三组:(1)耐荫性较强的四种:红早莲(Hypericumascyron)、大叶铁线莲(Clematisheracleifofia).蔓茎葵(Callirhoeinvolucrata)和杭子哨(Campylotropismacrocarpa)(2)耐半荫的四种:‘香铃'玉簪(Hosta’HoneyBells’)。狭叶玉簪(H.lancifolla)和‘像风信子’玉簪(H.Hyacinthina’)和扁叶刺芹(Eryngiumplanum)(3)耐荫性较弱的两种.秃玛丽’萱草(Hemerocallisx‘MaryTodd')和‘节日愉快’萱草(H.X‘HolidayDelight’)。并对其配置应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被植物 耐荫性 应用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国45名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手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专项成绩的关键因素,为检查评定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提供准确、易行的检查性项目。通过R型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各项检查性指标与运动成绩的数学模型,制定出评定运动员力量训练水平的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从而给教练员提供了评价力量训练水平的量化标准。

  • 标签: 背越式跳高 力量 女子 评价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植物园对古老月季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情况,重点介绍了中国古老月季在北京栽培适应性研究的成果,并针对收集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应用方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中国古老月季资源收集、利用与评价等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古老月季 种质资源 收集 应用 评价
  • 简介:运用国际上通用的监测与评价理论和方法,针对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应当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造林树种选择与现有植被保护、水土保持、地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和生物制剂安全使用、有害生物防治等,提出一套与我国人工林建设和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管理的监测与评价体系。对该体系的机构分工、制度保障、监测指标和方法、评价标准及结果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政策建议,为组织和实施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的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人工林 生态环境管理 监测与评价
  • 简介:“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已经或即将期满,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的项目后评价研究工作严重滞后于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为此,在分析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涵义、意义,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后评价存在工作权威性欠缺、评价指标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匮乏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立法、制定办法、完善体系、健全机制等建议,以及构建的方法,旨在为我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林业 重点工程 项目后评价 对策
  • 简介:以2004年、2010年、2016年长汀县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探索长汀县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规律,并采用PSR模型选取7个关键因子对长汀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表明:3期的长汀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以较安全、理想安全为主,分别占了总面积的82.79%、90.24%、92.31%。2004~2016年等级为很不安全、不安全的区域从6.25%下降到1.35%,且向临界安全、较安全转化明显;等级为临界安全转为较安全的区域面积、较安全转化为理想安全的面积相对较大,分别为235.28km^2、317.83km^2。总体看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遥感 PSR模型 水土流失 生态评价
  • 简介:针对长沙滨水空间,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个体访谈法并辅以行为观察法,提取市民对长沙滨水空间的主要需求内容,进而确定评价指标内容;再运用AHP法结合问卷调查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长沙滨水空间对市民需求响应度评价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应用,最后从理念和实施2个层面对提高长沙滨水空间对市民需求响应度提出建议。本研究为研究其他类型空间对市民需求的响应度提供了借鉴。

  • 标签: 长沙滨水空间 响应度 市民需求 评价体系 AHP法
  • 简介:结合当前集体林权改革现状及常见问题,阐明林地经营属性变更之前开展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规避林权改革带来的生态风险,实现资源与效益双赢。

  • 标签: 集体林权 改革 生态风险 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