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为阐明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烟草抗虫机制,用50μmol/L和150μmol/LMeJA乙醇水溶液喷洒烟苗,24h和48h后取叶片分别喂食棉铃虫和甜菜夜蛾,每隔6h监测取食量及体重变化,同时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检测烟叶总多酚含量变化,并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统计分泌蔗糖酯腺毛数。结果显示:(1)对于棉铃虫,50μmol/L和150μmol/LMeJA喷施烟苗24h~48h后,试虫取食量和体重增加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对于甜菜夜蛾,仅150μmol/LMeJA处理烟苗24h后引起试虫取食量和体重增加量明显降低;(2)MeJA诱导烟叶总多酚含量增加,增加量与MeJA浓度呈正相关;(3)MeJA导致烟叶分泌蔗糖酯腺毛密度降低,腺毛密度与MeJA浓度呈负相关。MeJA诱导烟草抗虫具有持效期且抗虫效果受其浓度影响,而总多酚含量增加和代谢改变或许是烟草产生抗虫性部分原因。

  • 标签: 烟草 抗性 茉莉酸甲酯 持效期 有效浓度
  • 简介:本文对8个不同生态地区初烤烟叶中重要致香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对初烤烟叶中致香成分影响较大.不同产地烟叶及不同部位烟叶中重要致香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不同栽培条件对烟叶中致香化学成分有影响.

  • 标签: 生态区 烤烟 致香成分 分析
  • 简介:研究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香味物质变化情况,为烟梗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将每片初烤烟叶中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YG1~YG6),分别测定每段烟梗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各单项化学物质含量差异性。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同烟叶中烟梗,从梗基到梗尖,各单项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抛物线型变化趋势。

  • 标签: 烟梗 挥发性香味物质
  • 简介:近年来,中国烟草产业既面临着国外烟草产品进入冲击以及控烟履约双重压力,又担当着为国家财政增税重任,其发展已不能单纯依靠国内需求拉动,更应该积极面向全球需求,开发国际市场。为了精确地测度我国烟草产品国际竞争力,构建了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个指标,以计量经济学手段分析了我国烟草产品在全球市场中主要特征及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烟草及烟草产品整体竞争力较弱,但烟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 标签: 国际市场占有率 贸易竞争力 显性比较优势 出口 国际市场
  • 简介:洛阳山区烟田调查发现,黄花烟草单作田,黄花烟与RG17混栽烟田和RG17单作田节肢动物群落分别由24种、68种、59种组成,其季节变化随烟草生育期不同可以分成3个阶段.烟田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优势种群,对害虫具有抑制作用.黄花烟草对烟青虫、棉铃虫产卵具有较强诱集作用,种植黄花烟草可作为防治烟草害虫措施之.

  • 标签: 烟草 类型 节肢动物群落 季节特征 捕食性天敌 害虫
  • 简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对长沙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从经营收购拓展到生产管理现状进行阐述,针对信息人才缺乏、资金扶持力度不大、信息传递渠道单以及信息平台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人才资源中心,扩大信息数据库等途径,切实做到硬件投入到位,软件支持相匹配,最大程度提高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管理利用程度,从而为现代烟草行业信息化管理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长沙烟区 现代烟草农业 信息化管理
  • 简介:研究了烟田地膜覆盖栽培和裸栽条件下烟田土壤中镁、硼、铜、锌、氯等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交换性镁、水溶性硼、有效锌有迁移性,但土壤对其吸持能力相对较强,使肥料附近土壤持续维持较高含量.土壤有效铜移动性较差,试验中3种栽培方式下,各有效铜在土层中分布较为均匀.有效氯在土壤中有移动性,这在覆膜条件下表现较为明显.地膜覆盖条件下,0~2cm表土层养分较难被烟株利用;裸栽条件下,除肥料附近土壤外,各土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相似,且随时间变化不大.

  • 标签: 烟田 土壤养分 迁移 中微量元素 地膜
  • 简介:运用烟草知识对烟叶进行初步分类,以经过标准化处理常规化学指标和烟叶评吸指标为依据,由训练样本集得到最佳网络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检验样本进行了烟叶品质识别.提出了利用3层BP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烟叶品质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烟叶品质识别,结果与实际符合良好.该方法优于传统识别方法,也优于文献报道识别误差.

  • 标签: 化学指标 烟叶品质BP 神经网络
  • 简介:为进步纯化烟叶群体,提高烟叶品质。对我国5种类型(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和晒红烟)13个主栽品种烟叶(2003-2004年调制)烟碱转化株比例和转化程度分布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品种和杂交种存在严重烟碱向降烟碱转化问题,总转化株占烟株群体比例除B37外,均在30%以上;烤烟品种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转化株比例低,且多为低转化株,所测品种群体中总转化株比例不超过7%;香料烟和马里兰烟群体总转化株比例也偏高,分别为10.0%和9.84%,而且有定比例高转化株;晒红烟转化株比例较低。

  • 标签: 烟草 生物碱 烟碱 降烟碱 转化 转化株
  • 简介:在湖南永州、衡南烤烟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氯素营养有利于提高烤烟旺长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根系活力,提高烤烟生长前期硝酸还原酶(NRase)活性;在氯含量较低土壤上,烟草所施用钾肥中,氯化钾所占比例为15%~30%时(以K2O计),烟叶增产5.2%~16.9%,产值增加1911.0~7348.5元/hm2,中上等烟比例提高10.2~11.5个百分点,同时还能改善烟叶品质.在我省及南方些土壤氯含量较低地区,在烟草上可考虑适当施用定量氯化钾部分代替硫酸钾,以降低肥料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烤烟 氯素营养 产量 品质
  • 简介:本文采用自旋捕集技术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捕集并检测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研究了不同植物提取物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自由基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碧罗芷、松树皮提取物和复合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效果较好.本文讨论了复合植物提取物添加到烟丝中添加量对粒相自由基清除效果影响.将筛选复合植物提取物负载在介孔固体上制成介孔复合体二元复合滤嘴,同时把复合植物提取物喷加到烟丝中并卷制成卷烟,检测结果表明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分别降低了36.2%和29.1%.本文还讨论了降低自由基可能机理.

  • 标签: 卷烟主流烟气 自由基 植物提取物 降低 机理
  • 简介:为了完善前作大蒜防控烟草病害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作大蒜不同种植行距(20cm,15cm,10cm和5cm)对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和后作烤烟黑胫病病情指数及防控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作大蒜种植行距减小,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减少,与空闲对照相比,前作大蒜显著减轻后作烤烟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提高烟草黑胫病防控效果,前作大蒜种植行距10cm对后作烤烟黑胫病防控效果显著。

  • 标签: 前作大蒜行距 烟草黑胫病 黑胫病菌 病情指数 防控效果
  • 简介:为适应快速分析烟草中植物色素含量需要,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法测定了77个具有代表性烟草样品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以样品光谱数据和对应化学测定值为基础,建立了预测烟草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其它类胡萝卜素含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02、0.9962和0.9751,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0947、0.0607和0.0446。该方法简便、快速、不破坏样品,可用于大批量烟草样品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其它类胡萝卜素快速测定。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烟草 植物色素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 其它类胡萝卜素
  • 简介:在烟株生长早期鉴别转化株,需要对转化株烟碱转化进行诱导以使转化性状充分表达,但同-基因型材料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经诱导产生烟碱转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试验旨在探讨转化株烟碱基础含量对诱导后烟碱转化程度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打顶和增施氮肥造成烟碱基础含量增高可显著降低诱导后烟碱转化程度.在温室条件下,通过调节氮肥施用量获得具有不同烟碱含量植株,以白肋烟TN90高转化品系为材料试验表明,当烟碱基础含量超过2.0%时,烟碱向降烟碱转化不完全,随着烟碱含量增高,烟碱转化百分率几乎呈线形下降.采用由高转化系和非转化系杂交F1植株为材料进行试验,发现烟碱转化百分率随烟碱含量下降趋势更加明显.采用低转化株自交分离后代进行试验,发现在低施氮水平下对转化株进行诱导和鉴别的有效性高于在高施氮条件下对转化株诱导和鉴别.因此,使烟株维持较低烟碱水平有利于转化株特别是低转化株有效鉴别.

  • 标签: 烟草 烟碱 降烟碱 转化 转化株 去甲基
  • 简介:用碱熔-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烟叶中氯和硫含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最佳条件:加入1%碳酸钠溶液3mL,马弗炉温度550%加热2h,样品冷却后用纯水超声浸提。平均回收率c1为97.4%,S为105.7%,相对标准偏差cl为1.71%,S为0.72%。

  • 标签: 碱熔 离子色谱 正交试验 烟叶
  • 简介:以四川8种烟草类型调制后烟叶为材料,对不同类型烟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和香料烟含量最高种氨基酸为脯氨酸和谷氨酸,者之和占到总量31.01%~46.75%;白肋烟、马里兰烟、晒烟中含量最高氨基酸为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者之和占总量34.43%~38.69%;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蛋氨酸在不同类型烟草中含量变异度最大;不同生态条件对白肋烟和晒烟氨基酸影响较大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酪氨酸、精氨酸。

  • 标签: 烟草 类型 游离氨基酸 含量
  • 简介:建立了苯酚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新鲜烟叶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单磷酸腺苷(AMP)分析方法。苯酚提取样品溶液中ATP、ADP和AMP较稳定,不易水解,样品在2h以内各磷酸腺苷变化率小于10%。采用6‰三乙胺(pH=6.6)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种磷酸腺苷在10min内实现了较好分离,线性范围(5~200)μg/mL内,磷酸腺苷浓度与峰面积相关性很高(r〉0.9999),3种磷酸腺苷检测限均小于0.5μg/mL,回收率在91.68%~110.79%之间,RSD在1.53%~3.67%之间。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 磷酸腺苷 苯酚 新鲜烟草
  • 简介:为实现对山东烟区有翅蚜迁飞高峰期预测预报,将有翅蚜迁飞高峰期划分为4级,以10年历史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逐步回归以及BP神经网络2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有翅蚜迁飞高峰期预测模型。这2种方法对待测样本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5.00%、97.67%,回测准确度分别为96.65%、98.74%。所建立预测模型可提前1个多月对有翅蚜迁飞高峰期进行预测,为中期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可为烟田蚜虫及蚜传病毒病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有翅蚜 逐步回归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 简介:为克服传统模糊综合评判中主观赋权局限性,借助信息论中熵概念,建立了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川省6个主产烟区烤烟感官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对"优"级别的隶属度最大,分别为0.4872和0.7364;凉山州烤烟感官质量总体状况最优。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评价过程简易,结果定量,相对客观可信。

  • 标签: 烤烟 感官质量评价 熵权 模糊
  • 简介:利用对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数据库进行比对和搜索分析,并通过RT-PCR方法从烟草中克隆到个包含1218bp开放阅读框新基因NtDSK2。NtDSK2编码了具有典型双特异性激酶特征蛋白。此蛋白与花生STY激酶属于双特异性激酶个亚家族。基于EST数字化组织表达特征分析推测NtDSK2在烟草组织中广泛表达。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烟草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侵染后表达特征。结果表明NtDSK2表达量在TMV处理后随时间稳步上升,并在48h达到最大。推测NtDSK2参与烟草抗胁迫调控重要激酶基因。

  • 标签: HZNH 烟草花叶病毒 双特异性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