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调查发现门诊哮喘患者经药师用药教育后坚持用药的比率得到提高(P〈0.001),但随着时间延长,患者自行停药的比率也在增加.药师根据患者停药原因(对不良反应的顾虑、症状好转松懈、疗效不佳、经济原因等)改进用药教育的内容与工作方式,使患者持续获益.

  • 标签: 哮喘 用药教育 药师
  • 简介:目的:制备曲尼司特巴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以巴布基质的成型时间为指标,考察影响巴布物理性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研究巴布的透皮释放行为。结果:巴布最佳处方为:曲尼司特0.5g,聚乙烯醇6g,水溶性高分子材料25g,甘油5g,丙二醇5g,氮酮5g,蒸馏水加至150g;4天药物释放率大于80%。结论:曲尼司特巴布含水量高,皮肤水合效果好,无刺激性;符合皮肤缓释型透皮给药系统的要求。

  • 标签: 曲尼司特 巴布剂 处方组成 溶出试验 含量测定
  • 简介:我科于2003年至2006年对75颗根尖未形成的年轻恒牙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5颗牙,术前X片显示根尖孔未封闭。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8.13岁,75颗牙中切牙63颗,前磨牙12颗,前牙均为外伤及龋坏引起的感染,前磨牙为畸形中尖折裂及引起的感染。

  • 标签: 根尖诱导成形术 临床研究 成型术 糊剂 年轻恒牙 临床资料
  • 简介:通过综述中药注射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提供指导,为科学评价中药注射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H1受体阻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皮肤科门诊处方,统计所用H1受体阻断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皮肤科门诊抽查的3586张处方中,H1受体阻断使用率为32.46%,应用最多的是第2代H1受体阻断,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结论:该院皮肤科门诊H1受体阻断的应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大剂量、高频次用药、处方书写欠规范等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皮肤科 H1受体阻断剂 处方分析
  • 简介:目的对我院手术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住院药房管理系统”手术科室抗菌药物注射使用原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手术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共9类33种,金额561.82万元,以B-内酰胺类和硝咪唑类为主,用药频度排在前20位的头孢菌素类有7种,头孢孟多居首位;用药频度前20位的药品日费用在0.55~248.96元,在100元以上的有5种;骨二科用药比例最高;耳鼻喉科选药档次较低。结论我院手术科室抗菌药物整体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部分科室存在选药档次高、用药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品种使用不规范。医院应加大监管力度,对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重点分析,对价格昂贵且用药频次高的品种要重点跟踪监测,规范手术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手术科室 金额排序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动物皮肤重复接触1%双氯灭痛乳胶后,机体所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和机体免疫系统在皮肤上的反应.为本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双氯灭痛乳胶作了动物皮肤刺激试验和过敏试验.结果:经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为无刺激性;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评分为弱致敏性.结论:正常皮肤多次、反复使用1%双氯灭痛乳胶后,皮肤对其耐受性良好,无刺激性.对机体的致敏性弱.是一个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外用消炎镇痛药物.

  • 标签: 1%双氯灭痛乳胶剂 动物皮肤刺激试验 动物皮肤过敏试验
  • 简介:细菌感染是临床感染性疾病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成人中80%左右的感染均是由细菌引起的。由于细菌的细胞结构和生理代谢过程远比病毒复杂,与哺乳类动物细胞又有明显的区别,在开发治疗药物方面容易找到突破口,做到既能有效杀灭细菌,又不会破坏人体的细胞结构,在治疗难度上远低于病毒性感染。特别是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以往困扰人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免疫促进剂 细菌感染 治疗 分类
  • 简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PLAVIX,波立维),化学结构为甲基(+)-(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3,2-c]吡啶-5(4H)-乙酸甲酯硫酸盐(1:1),是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是通过直接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ADP(二磷酸腺苷)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活化而起作用的.

  • 标签: 受体拮抗剂 吡格雷 拮抗剂硫酸
  • 简介:ALLHAT研究最重要的结论是三种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利尿、钙拮抗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长期有效控制血压都能同样减少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的发生与死亡,降压治疗得到的这种好处主要来自有效的血压控制.同时,ALLHAT研究也充分证实了钙拮抗氨氮地平(络活喜)是各种高血压人群都能有效和安全使用的一种理想降压药.

  • 标签: ALLHAT 钙拮抗剂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 氨氮地平 高血压
  • 简介:高血压是老年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64.8%),其次是肥胖(占46.8%)和高脂血症(占451%)[1].高血压是第一死因,也是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的第二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老年人的动脉发生硬化,使动脉和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所以,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比中青年人更常见.欧洲收缩期高血压试验[2]设计的初衷就是为确定这种导致老年人脑损害和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痴呆以及老年人主要死亡率的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预后和对治疗的反应.最近的研究[3]进一步证实了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证实了小剂量利尿治疗的好处.

  • 标签: 利尿剂 老年 高血压 肾素 噻嗪类 血钾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颌面部进行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给予关于其 造影外渗的 预防及处理措施,探究其具体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情况。 方法:从我院自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入住的接受颌面部 CT 增强扫描 的患者中, 选择 144 例 来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 2 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采用针对造影外渗的预防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外渗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 患者 的外渗发生率为 2.78 %( 2/72 ) ,而对照组为 16.67 %( 12/72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颌面部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 造影外渗的预防护理措施 效果显著, 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造影外渗发生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丹皮酚(paeonol)又称牡丹酚,是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根皮和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全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催眠、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

  • 标签: 丹皮酚 凝胶剂 体外透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用母乳强化后的生长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时间段60例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强化治疗的实验组和非母乳强化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基础生长情况和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同步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增加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乳强化剂,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情况,血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CT增强扫描进行造影注射时,极易发生外渗情况,分析细节护理对外渗发生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患者84例,均在2020年8月-2022年2月入院,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加用细节护理,各42例,比较两组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95.24%VS76.19%](P<0.05);外渗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2.38%VS19.05%](P<0.05)。结论:经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CT增强扫描患者的造影外渗情况,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治疗中心境稳定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60例患者,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精神障碍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心理治疗,实验组接受心境稳定治疗,对比两组攻击行为、情绪激动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攻击行为、情绪激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青少年 精神障碍 心境稳定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替比培南匹伏酯细粒。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替比培南匹伏酯微丸。以尤特奇E100分散体系中醇浓度,包衣增重,滑石粉用量为因素,以影响因素高湿试验(25℃、RH90%±5%)10天的有关物质增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隔离层包衣的最优处方。 结果:优化后的隔离层包衣处方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