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抽取需要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安排其进行实施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三个月后,相比于治疗前,41名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 短节段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分析分次剂量与次全剂量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46例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两组均在相同的时间进行肠内镜检查,对照组在检查当天次口服2000ml复方聚乙二醇,实验组则于检查前天下午及检查当天早上分别服用1000ml。观察两组肠道准备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对照组肠道准备质量评估量表(BBPS)评分为(6.98±1.27)分,低于实验组的(7.7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肠内镜检查检出阳性17例(23.29%),低于实验组的28例(3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聚乙二醇分次剂量给药可有效增强肠道准备效果及检查效果,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 给药方式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病毒性角质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患有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局部或者全身的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的氟米龙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眼压、治疗时间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大于对照组的74%;实验组的眼压在治疗一个月后与对照组相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时间为(12.18±1.45)天少于对照组的(17.89±1.68)天;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00%小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氟米龙滴眼液 抗病毒药物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3种酯型生物碱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ustain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25∶8),流动相B为0.1mol·L-1醋酸铵溶液(每1000mL加冰醋酸0.5mL),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4nm;柱温:30℃。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进样量为0.0246~0.61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98.9%、97.8%,RSD分别为0.94%、0.88%、0.95%;苯甲酰乌头原碱在进样量为0.0987~2.467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99.8%、100.3%,RSD分别为0.43%、0.25%、0.19%;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进样量为0.0118~0.29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99.8%、98.1%,RSD分别为0.91%、1.2%、0.9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骨刺消痛胶囊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骨刺消痛胶囊 单酯型生物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操作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纵隔肿瘤患者120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实验,其中实验组60例,采取但操作孔胸腔镜纵膈切除术,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病率情况,记录结果,并对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SPSS15.8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手术切口直径等信息资料方面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治疗手术费用问题,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纵膈肿瘤上,通过有效的单孔胸腔镜纵膈切除术,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发展潜质,在临床治疗纵膈肿瘤方面,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鱼腥草地下茎各提取物的成分分析,考察其对牙龈卟啉胞菌的抑菌活性,为鱼腥草用于牙周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紫色茎鱼腥草地下茎为原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挥发油及芳香水,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基于肉汤连续稀释法稀释成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接种牙龈卟啉胞菌,采用纸片法检测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鱼腥草挥发油中鉴定出了甲基正壬酮、癸酸乙酯等30种化学组分,抑菌实验发现挥发油、浓缩药液及芳香水均有数个浓度组出现抑菌环,能有效抑制牙龈卟啉胞菌生长。结论所有鱼腥草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抑制牙龈卟啉胞菌的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挥发油部分抑菌效果最佳。

  • 标签: 鱼腥草地下茎 成分分析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体外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孢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前来就诊的40名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外用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安全有效。该药物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能够缩短疱疹和角膜复明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眼用凝胶 单孢病毒性 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侧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40例观察组(采用等比重布比卡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高胸椎阻滞平面更高,T10阻滞时间更高,侧神经阻滞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取得理想效果,该麻醉方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其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 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 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用侧胸椎旁阻滞在胸科手术会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全麻前进行开胸肋间侧胸椎旁阻滞,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术中全麻诱导,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用进行术中全麻诱导,术后进行椎旁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内追加吗啡与咪达唑仑镇静次数、呕心呕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h内追加吗啡和咪达唑仑次数、呕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用侧胸椎旁阻滞可安全用于胸科手术和术后镇痛,比单用罗哌卡因侧胸椎旁阻滞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侧胸椎旁阻滞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镇痛
  • 简介:病例:患者,男,47岁。因“被人打伤后头痛头晕1天”于2015年1月15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左额部、面部及左手背皮肤挫伤,左腰部有压痛,右手环指中节肿胀明显,触痛,其余未发现明显异常阳性体征。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人院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以下简称法舒地尔)和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以下简称神经节苷脂)改善头痛头晕症状。1月15日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眼结膜炎 药品不良反应 头晕症状 药物过敏史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侧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侧肺叶切除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D1组(22例)、D2组(22例)及D3组(23例),均给予全身复合麻醉,术中均行肺通气,给予乌司他丁。D1组、D2组及D3组分别给予负荷量为0.5,1.0,2.0μg/kg的右美托咪定,10min后静脉泵注剂量分别为0.5,1.0,2.0μg/(kg·h),直至手术结束。测量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12,24,48,72h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FEV1/FVC。检测并比较4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min(T0),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120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30min(T4)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记录4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D1组、D2组、D3组患者术后12,24,48,72h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3组术后48h及72h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同期(P<0.05);与T0时比较,对照组、D1组在T1至T4时的血清IL-6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均明显下降,在T2至T4时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D2组及D3组在T2至T4时的血清IL-6,IL-10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D1组及D2组在T2至T4时,以及D3组在T1至T4时的血清IL-6及MDA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IL-10及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D3组在T2至T4时的血清IL-6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D1组和D2组,血清IL-10及SOD水平均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P<0.05);4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为1.0μg/kg或2.0μg/kg静脉泵注10min后,再以1.0μg/(kg·h)或2.0μg/(kg·h)的剂量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单肺通气 右美托咪定 剂量 乌司他丁 肺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健忆口服液对老年小鼠脑组织重量、胺类神经递质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作用.方法设昆明种老年小鼠(18~20月龄)中药治疗组(健忆口服液20g·kg-1·d-1)及对照组;另设8~10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灌胃给药,疗程为4周.观察指标:1、小鼠脑重量;2、全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3、全脑组织Aβ含量.结果老年鼠的脑重量及脑组织NA、DA、5-HT和Aβ含量变化均较青年小鼠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服药四周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青年鼠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忆口服液对老年小鼠脑组织Aβ具有明显降低治疗作用,提示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指标具有相似治疗作用;其对老年小鼠脑萎缩和胺类神经递质下降也有明显改善治疗作用,提示可能具有多水平、多靶点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单胺类神经递质 健忆口服液 Β淀粉样蛋白 全脑组织 老年小鼠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输尿管镜组,每组63例。输尿管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1例50岁男性患者,既往体健,因脑外伤入院,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后给予止血、抑酸、抗炎、营养神经、增强免疫药物治疗。8d后在静脉滴注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mg,ivgtt,qd)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高热,第10天逐渐出现四肢无力,第11天四肢无力加重伴呼吸困难,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考虑为静脉滴注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所致,给予停用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同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35g×4d,ivgtt,qd),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0mg×14d,60mg×2d,40mg×2d;ivgtt,qd),辅助康复训练治疗,遗留严重四肢运动功能障碍,间断呼吸机辅助呼吸。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55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6例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侧组,29例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作为双侧组,通过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程度、骨髓泥分布渗透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照射次数。结果两组手术顺利完成,侧组再手术时间(29.5±2.84)min和术中X线曝光次数(9.46±0.76)次少于双侧组的(49.7±1.03)min、(19.51±0.6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及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OVCF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均达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前者在手术时间、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优势,而对于压缩程度重、术中骨水泥弥散充盈不佳的病例则应选择后者。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t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是一种自猪脑中提取的酸性鞘糖脂,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神经组织等结构中,是细胞原生质膜正常组成部分[1]。外源性GM1可透过血脑屏障,临床上可用来修复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以及继发性神经退化,抑制兴奋性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促进CNS机能快速恢复[2,3]。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氯化钾 过敏反应 药品配伍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作者: 杜以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山东省军区莱阳干休所杜以利【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高。
  • 简介: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及柴芩清宁胶囊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在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片组、复方氨酚烷胺片组、美扑伪麻片组、柴芩清宁胶囊组,各给药组根据给药后取血时间随机分为给药后1、2、4、8、12、24、48、72、96h9个亚组,3种西药给药剂量均为425.98mg/kg(以对乙酰氨基酚水平换算),柴芩清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680.50mg/kg;在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柴芩清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3种西药高、中、低剂量分别为266.24、425.98、681.57mg/kg,柴芩清宁胶囊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437.70、2300.31、3680.50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于给药后12h取血.给药后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在相应时间点取血及脏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计算肝脏、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次ig柴芩清宁胶囊1437.70~3680.50mg/kg后,小鼠一般状况、血清ALT、AST、ALP水平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次ig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425.98mg/kg后,随给药后时间延长,小鼠出现怠动、毛色不华等毒性症状,12h最为明显,24~72h消失;血清ALT、AST和ALP水平不同程度增力加,均在给药后12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分别约达72、24和24h;肝脏、脾脏、胸腺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次ig3种西药266.24mg/kg后,小鼠一般状况、血清ALT、AST、ALP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3种西药425.98和681.57mg/kg剂量组血清ALT、AST和ALP水平显著升高,且呈剂量相关性;681.57mg/kg剂量可导致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升高,脾脏、胸腺脏�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柴芩清宁胶囊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