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整形科诊治的73例颌面部创伤患者,回归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急诊外科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其临床治疗基础上运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处理,观察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颌面部创伤愈合优良率(87.18%)相比于对照组(61.7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相比于对照组(20.59%),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颌面部创伤患者,对其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不仅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明显改善,且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 颌面部创伤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住院患者特珠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评价分级管理制度在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应用变化趋势。结果: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量及其占抗菌药物用量的比例、用药患者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滥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逐步合理。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泵注氯化钠的方式给药,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的方式给药。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更少,且观察组患者给药10min后的Ramsay镇静情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其镇痛作用显著,且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腔镜甲状腺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行集束护理干预策略严格消毒隔离;体位管理及早期康复训练;饮食管理;加强呼吸道及口腔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误吸及死亡情况。结果通过集束干预策略,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的依从性,SAP的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干预策略能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误吸及死亡发生率,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集束化干预策略 卒中相关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顺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顺产后出现会阴伤口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会阴伤口疼痛程度,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会阴伤口愈合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顺产后出现会阴伤口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顺产 会阴 伤口 愈合不良 云南白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11月在本院门诊及病房患有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80例(结节共计122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高频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的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甲状腺结节的消融率达95%,结节灭活和手术基本相当;1、3、6个月随访结节的平均缩小率分别为47.1%、67.3%和89.6%,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恢复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手术时间>30min人数、住院时间>7天人数、术后颈部疤痕>0.5cm人数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很好临床价值,随着时间推移,结节停止生长-变小-甚至-消失,是甲状腺结节治疗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和创新,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彩超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抽吸式组织活检针在甲状腺结节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13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切割式组织活检针活检,研究组患者行超声引导抽吸式组织活检,比较两组活检情况和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的穿刺时间、成功率、重要组织伤害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写抽吸式组织活检针在甲状腺结节活检的应用价值高,具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抽吸式组织活检 甲状腺结节活检
  • 简介:目的:采用直接肤段结合方法(DPRA)考察两种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评估该方法在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运用HPLC法,通过测定两种中药注射剂对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的消耗,来推测其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结果:两种中药注射剂对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预示有潜在的致敏性。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预测方法。

  • 标签: 直接肽段结合方法 中药注射剂 过敏反应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患沟通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无隙沟通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8.6±12.8)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3.6±15.4)分,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组间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方法 心血管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手术室护士为对象实施研究,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以提升急诊手术配合能力为核心的品管圈培训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医患沟通技巧、急救操作知识、急救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提示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方面有出众效果,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护士 急诊手术配合能力 应用
  • 简介:摘要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为治疗久痹而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常用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目前单用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比较少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或联合针灸、西药或其他物理治疗,疗效显著。笔者建议科研工作者们进行深入的大规模的研究,对独活寄生汤的生物药效及其具体代谢过程进行研究,以及针对药物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以利于这一传统方剂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高它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独活寄生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后腹腔镜 腹膜间隙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所有患者均予以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随后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比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指标,差异性有所加大,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应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以此来提升临床治愈率。

  • 标签: 连续血液透析滤过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炎病患者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炎症性肠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生菌。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可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炎病 益生菌 美沙拉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住院ACS患者19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79例,稳定型心绞痈(SAP)组52例,另选健康体检对照组50名。采集各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静脉血血清PAPP-A及hs-CRP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及它们在ACS中的相互关系。结果AMI组及UAP组血清中的PAPP-A、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AMI组与UAP组之间,SA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PAPP-A、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P-A、HS-CRP在ACS各组患者间呈正相关。结论PAPP-A、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密切相关,测定其水平有助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从而让ACS患者受益。

  • 标签: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疾病康复知识得分及膝关节评分(HS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疾病康复知识得分观察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SS评分观察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显著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建昌县康复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中频电治疗和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膀胱功能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预后效果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针灸疗法 牵引术
  • 简介:目的探析AMI后急性左心室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AMI后急性左心室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30min后,观察组17例症状缓解,而对照组10例症状缓解,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AMI后急性左心室衰竭,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护理专业106名学生进行分组,随机的抽取学生组成试验组和普通组,在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中试验组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普通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专业的考核标准检测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普通组,在理论学习上,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因为选取的是整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因此其数据显示有着一定的普遍性。结论在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基础护理技术 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