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以高血压为主的眩晕和急慢性肾病(水肿、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相同病机与治法的的归类对照,采取同治互促法,旨在通过风、痰、瘀、火、郁、湿和虚七个方面的探讨,总结高血压损害的中医防治方法,为遏制高血压与损害的相互转化探求良策。

  • 标签: 高血压性肾损害 方法研究 中医药防治法
  • 简介: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小血管炎,病变可以累及全身小血管,其中上、下呼吸道和肾脏最常受累。WG男性多发,虽然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40~60岁之间为高发年龄段。WG病变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早期病变有时仅局限于上呼吸道某一部位,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肾脏损害 坏死性肉芽肿 早期病变 小血管炎 高发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听力损失对脑葡萄糖代谢活动的影响.方法对12例有听力损失但无耳鸣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其中2例双耳全聋,10例双耳中度聋.分别在静息(视听封闭)和声刺激(2kHz短纯音130dBSPL)条件下进行PET成像.与13例听力正常者在静息条件下和4例听力正常者在声刺激条件下的PET作对照.PET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氧葡萄糖(18F-FDG).用专门统计分析软件(SPM)以及感兴趣区技术(RO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例全聋患者的听皮层葡萄糖代谢活动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而视皮层及体感皮层的代谢活动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另10例听力下降患者的听皮层代谢活动低于正常人(P<0.05),声刺激后听皮层兴奋区域显著大于正常人(P<0.001).提示听力下降引起听皮层神经元葡萄糖代谢活动的相应下降,但与听力下降相邻频率的声刺激却引起相应听皮层的代谢活动的显著增加,而且兴奋区域扩大.表明听皮层发生了功能重组.全聋患者的结果提示,视觉功能显著增强了,这是系统间功能重组的重要证据.结论PET作为新型脑功能成像仪器,为研究听觉与脑功能提供了新方法,为听系功能重组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 标签: 听觉 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可塑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听力特点,为临床干预胆脂瘤型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6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纯音听阈临床资料,结合听骨链破坏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中男性84耳,女性72耳,平均年龄32.98岁(6~78岁),听力损害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骨链破坏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听骨链破坏程度在不同病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例中,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病程越长,听骨链破坏越严重。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听力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筋膜增厚在上腹部脏器如胰腺、肾脏及胆道感染性病变与周筋膜增厚的相关发生机制,并对引起周筋膜增厚的疾病进行分析,方法取120例急诊CT提示周筋膜增厚,并经临床证实腹部脏器感染类疾病CT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并周感染58例(48%),胆囊结石并胆囊炎8例(6%),胰腺炎51例(42.5%),其他如阑尾炎、腹膜炎3例(2.5%)结论证实CT诊断周筋膜增厚对临床腹部脏器感染类疾病早期诊断有着明显指征性参考意义。

  • 标签: 肾周筋膜 X线计算机扫描,腹部脏器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精亏虚型耳鸣的疗效。方法10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两组均以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7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精亏虚型耳鸣疗效好。

  • 标签: 六味地黄汤 肾精亏虚型耳鸣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妊高症合并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妊高症合并急性损伤患者进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肾功能情况,对其治疗前后的主要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损伤2-3期患者在入科10.2±6.5h内开始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在4.7±2.8d恢复。结论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对妊高症合并2-3期急性损伤患者有利。

  • 标签: 连续血液滤过 妊高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将58例样本依照听力监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2等份,其中对照组为DPOAE组,研究组为超高频纯音听阈组,临床观察2组的筛查成果。结果研究组总符合率93.10%(27/29)与对照组89.66%(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效果相当,均可作为有效监测手段,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

  • 标签: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超高频纯音听阈 耳蜗性听力损害 听力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