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分别配伍盐酸丁卡因胶浆、复方萘普生栓用于人流术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来站B超提示宫内孕7~9周行人工流产术妊娠妇女120例,并且无手术禁忌症,随机分成A、B两组;A、B两组均于术前0.5h分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A组术前2~3rain宫颈管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1支后手术;B组术前20min将复方萘普生栓1枚置入肛门2cm以上后手术.结果:A组镇痛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配伍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优于配伍复方萘普生栓,且使用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受术者更容易接受,适合在基层临床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盐酸丁卡因胶浆 复方萘普生栓 人工流产术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逆行射精患者尿液精子用于人工授精可行性。方法:碱化患者尿液,应用两层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尿液精子,在配偶排卵期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5例逆行射精患者,在经过共18次收集尿液精子及对配偶实施人工授精术后,有3例成功妊娠并有2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逆行射精患者尿液精子,方法简单、快捷有效,用于人工授精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逆行射精 精子 密度梯度离心法 人工授精 不育症
  • 简介: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核因子-κB(NF-κB)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以及12名正常皮肤组织PPAR-γ、NF-κB表达。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阳性表达计数为0.738±0.069,低于正常对照组0.869±0.048和非皮损组0.802±0.026(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NF-κB阳性表达计数为0.937±0.039,高于正常对照组0.735±0.015和非皮损组0.796±0.068(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和NF-κB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表达减弱、NF-κB表达增强在发病过程可能起一定作用,为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皮炎 特应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7年4月20-24日在珠海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新方法及新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友谊目的,欲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在规定时间按要求投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学术交流形式 投稿内容 创造形式 电子邮件投稿 真菌学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8年4月19-2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新方法及新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年会 皮肤性病 征文通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肤科医师
  • 简介:气球细胞痣在100多年前被首次报道。迄今为止,黑色素细胞细胞气球样变已在多个肿瘤报道中提到,包括黑色素瘤、蓝痣和Spitz痣。这些改变是否代表细胞恶变或增殖改变尚存争议。作者报道1例巨大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增殖性结节中发现细胞气球样变。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痣 增殖性 先天性 结节 巨大 SPITZ痣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6年4月21~25日在青岛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新方法及新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实际需求。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创造形式 学术交流形式 电子邮件投稿 真菌学 参加会议者
  • 简介:背景:特应性湿疹发生于1%~2%成年人,发病率较高。作者旨在评估硫唑嘌呤系统性单一疗法治疗重度特应性湿疹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估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遗传多态性(硫唑嘌呤诱导骨髓毒性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在通过TPMT活性确定硫唑嘌呤剂量时治疗重要性。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平行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采用极小化方法将已进行了局部最适治疗但仍处于疾病活动期63例患者分配入硫唑嘌呤组(n=42)或安慰剂组(n=21),接受为期12周治疗。维持治疗期间,TPMT杂合型患者每日服用硫唑嘌呤1.0mg/kg,而TPMT活性正常患者每日服用2.5mg/kg。治疗最初4周内,所有受试者接受较低剂量硫唑嘌呤(每日分别为0.5mg/kg和1.0mg/kg),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临床反应主要观察指标为SASSAD(6区6症状特应性皮炎)评分估计疾病活动性。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本研究注册为国际标准化随机对照试验,注册号ISRCTN58943280。结果:54例(86%)受试者完成了研究;安慰剂组有2例(3%)退出,硫唑嘌呤组有7例(1l%)退出。治疗12周时,硫唑嘌呤组平均疾病活动性改善了37%(12.0单位),而安慰剂组改善了20%(6.6单位)[差异为17%(5.4单位),95%CI4.3%~29%]。此结果还伴随着患者报告瘙痒、受累面积、总体评估、生活质量等明显改善。受试者对药物反应性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除2例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外,患者对硫唑嘌呤耐受性良好。TPMT杂合型患者对硫唑嘌呤治疗反应与其他患者相似,无人发生骨髓毒性。基于TPMT确定给药剂量似乎减少了预期毒性,同时保持了药效。结论:硫唑嘌呤作为系统性单一疗法,对已进行了最适激素局部治疗但疾病仍然活动重度特应性湿�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特应性皮炎 硫唑嘌呤 甲基转移酶 治疗期间 中重度
  • 简介:尽管蕈样肉芽肿病(MF)发生涉及病原体感染和其他一些环境暴露因素作用,但其病因仍然无法确定。作者报道首例夫妻共患大细胞变异性MF。妻子经历10年I期MF后发展为肿瘤,行皮肤活检显示出现核发育不良异型细胞,呈片状分布,诊断为变异性MF。丈夫被疑诊为银屑病15年,妻子确诊14个月后,其经右臂和小腿活检确诊为变异性MF。这种病变共同发生于结婚已经超过25年夫妻罕见情况,表明病变是由一种共同环境暴露因素引起。

  • 标签: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环境暴露 肉芽肿病 异性 病毒感染 夫妻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方法将138例重毒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72例)与丹参酮组(66例)。联合组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g/次,3次/d,丹参酮胶囊1.0g/次,3次/d;丹参酮组口服丹参酮胶囊1.0g/次,3次/d;2组均外用甲硝唑软膏和维A酸乳膏患处涂擦。2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开始后于第1、3、6周随访对并评估疗效。结果2组痤疮患者治疗6周后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94%;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65.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丹参酮胶囊 寻常型痤疮 治疗
  • 简介:为推动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及中医药美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和学术界交流,展示中医美容相关临床技术性成果,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主办、北京京沪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以”传承创新·整合发展”为主题中国中医美容大会,暨2018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年会将于2018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具体事宜如下。

  • 标签: 中医美容 整形美容 中国 协会 年会 中医药美容
  • 简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bullosa,EB)是指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外伤即可引起水疱一组异质或多相遗传性皮肤病,有时也称为"机械性大疱性皮肤病"[1]。该病是一种非常少见遗传病,发生率1/5万活产儿。皮肤损伤处易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稍摩擦即剥脱,糜烂面大量渗液,易继发感染,常因并发败血症而死亡。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是减少死亡关键,然而如果患者已经感染,则更增加治疗与护理难度。

  • 标签: 表皮松解 大疱性 营养不良型 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