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定期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6月进行,观察对象纳入70名患者,均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35名患者,其中一组实施定期口腔护理(观察组,n=35),另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n=35),对其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差异探讨。结果: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满意度对比,总满意度指标观察组患者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8/35),(p<0.05);口腔正畸并发症(牙龈增生、牙龈炎症、牙周脓肿)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2.86%(1/35)低于对照组患者80.00%(7/35),(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管理能够帮助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口腔功能,预防口腔正畸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矫治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定期口腔护理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架,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架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80例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两组骨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分别为(44.38±3.64)d、(96.70±4.75)d、(10.37±3.95)d、(20.57±4.72)d、(80.59±5.34)d、(4.27±4.25)d,两两比较差异显著性突出,P<0.05;并发症发病率按照对照组-观察组的先后顺序为27.50%、5.0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论:临床上可给予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这一护理方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各项临床指标更优,加快胫腓骨骨折愈合,并发症很少,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不同固定措施对医疗用品的损坏率,分析自制管道固定夹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300例患者,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100例。对三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固定措施,乙组患者采取布巾钳固定,丙组患者采取胶布固定,甲组患者采取自制管道固定夹子。医护人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查房等工作,统计分析三种不同固定措施对各医疗用品的损坏率。结果:甲组和乙组患者的固定稳定性较高,甲组与丙组的管道损坏率和床上医疗用品损坏率明显低于乙组,甲组患者的固定稳定性较高并且管道损坏率和床上医疗用品损坏率较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采取自制管道固定夹子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固定稳定性,降低管道损坏率和床上医疗用品损坏,为其建立安全、稳定的血管通道,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制管道固定夹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举平台固定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固定方法的优势,比较其与其他固定方法的差异,并总结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效果。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小儿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其他固定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技术的视角。

  • 标签: 高举平台固定法 小儿静脉输液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矫治拔牙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抽取自我院收治的60例经固定矫治拔牙治疗口腔正畸的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参比组、试验组各30例。予以参比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配合正畸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口腔卫生情况、矫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干预后软垢指数、菌斑指数相较于干预前均更低,且试验组相较于参比组更低(P<0.05)。试验组磨牙移位相较于参比组更少,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凸角相较于参比组均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性固定矫治拔牙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与正畸想配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强化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提高矫治效果,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行推广。

  • 标签: 固定矫治拔牙 口腔正畸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期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中的意义。方法:样本共计40例,样本纳入范围在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根据病患医院随机均分,研究组开展定期口腔干预,参照组行常规干预,将两组样本菌斑清理指数及并发症进步对比。结果:研究组样本菌斑清理指数及并发症改善情况更优,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中的意义较为明显,应向样本强调定期口腔护理干预对口腔改善的积极作用,可积极推广。

  • 标签: 定期口腔护理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收腹带固定沙袋加压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2023年0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进行研究,共计80例,均实施剖宫产,做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在宫底处放置沙袋6h,后者采用收腹带固定沙袋加压宫底6h。就两组产妇产后6h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6h出血量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收腹带固定沙袋加压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具有积极意义,可明显减少产后6h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收腹带固定沙袋加压 剖宫产 疼痛程度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56例行经皮血管腔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前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SF-36评分,不良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肠营养支持期间,肠营养耐受评估表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肠营养支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21.8-2022.8,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肠营养耐受评估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营养状况、肠胃功能。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肠营养支持患者,实施肠营养耐受评估表应用价值。

  • 标签: ARDS俯卧位通气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 简介:综述了不同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装置,主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采血管的帽套、瓶塞法、肝素帽、一次性引流袋、贴膜、一次性输液器。认为将统一且专业的堵管装置应用于临床,能增强堵管装置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气管套管堵管的成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装置 护理
  • 简介:艾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对患者实施艾灸时,常将温灸盒放于患者身上,然后燃烧艾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温灸盒容易从穴位滑脱,需要护理人员随时看护。因此,我科设计了灸疗器支撑装置,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装置 灸疗 应用 制作 外治疗法 改变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共63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1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31例患者入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改良法,32例患者入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管腔变形发生率以及导管使用情况(患者自述皮肤无瘙痒不适、患者不担心胶布松动)。结果:实验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管腔变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导管使用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改良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定期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共计60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纳入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30),前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后一组施以定期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牙周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牙龈增生、牙龈红肿以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3.33%较对照组20.00%居于更低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并发症控制、牙周健康提升可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 口腔护理 并发症
  • 简介:随着各类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引用,导管固定方式已引起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导管固定方式别针橡皮筋固定法,简称别针法,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有不少临床护理人员对导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如截流夹固定法和票夹固定法等,但这些改良固定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探讨更好的导管固定方式,以满足临床导管固定的需要,使导管得到更安全、

  • 标签: Y型导管安全固定夹 开发研究 应用
  • 简介:气管切开患者常需要氧气吸入治疗,但由于患者频繁的咳嗽或翻身,使用常规的胶布蝶形固定法来固定氧气管,很容易使氧气管脱出气管外,影响氧疗效果。我科2003年2月开始,对烧伤后行气管切开需给氧的患者采用改进后的氧气管的固定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烧伤患者 固定方法 氧气 吸入治疗 使用常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固定正畸矫治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固定正畸矫治治疗的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1个月后的托槽脱落率、矫治不同时期的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牙釉质脱矿指数(enameldemineralizationindex,EDI)及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的托槽脱落率0.24%低于对照组的1.09%(χ~2=4.510,P=0.034)。2组矫治不同时期的GI、EDI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435,P=0.01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固定正畸矫治患者的托槽脱落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正畸 托槽脱落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