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急救信息系统与脑卒中现场评估分诊量表相结合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应急指挥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患者随附的病历表,他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智能急救系统和FAST量表进行院前急救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和转运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急反应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MR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从就诊到影像学检查和专科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经专科(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慧急救 信息系统 FAST量表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围绕肝癌术后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开展分析概述。方法:参与本次观察样本共计80例,均选择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依据实施护理干预方案的差异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了解实验目的后,指导患者自行选择),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及常规护理后基于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n=40),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实施统计记录,观察结果差异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水平:自我责任、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数据皆高于对照组,对比分析组间P值(SPSS系统)呈现﹤0.05。结论:肝癌术后患者采纳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措施有利于提高其自护能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基于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 肝癌术后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采用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采取常规健康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在常规健康护理基础上增加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4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0d后、护理30d后、护理60d后健康管理水平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10d后、护理30d后、护理60d后健康管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 精神分裂症 健康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进行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心-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应用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肝硬化
  • 简介: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患者在延续护理中应用网络信息平台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干预过程脱落3例,实际纳入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进行为期1个月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出院后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施为期1个月的延续护理。评价入组时及出院1个月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得分,同时回院复查时评估复查时间的准确性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药物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1个月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及健康知识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出院1月复查时间准确及服药依从性优良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能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出院患者依从性。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碘^131 网络信息平台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信息化全流程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信息化全流程管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环境管理、器械管理、卫生消毒、护理配合、护理记录、总分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接送时间、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信息化全流程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信息化护理干预对于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 158 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 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信息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诊依从性 。

  • 标签: 信息化 护理 鼻窦炎 内窥镜 复诊 依从性
  • 简介:[目的]基于可视化管理方法,探讨预警护理动态信息便签和备用交班本在重症监护病房联合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危重症病人预警护理动态信息便签和备用交班本,分别用于记录病人病情监护重点和科室管理细节,比较实施前(对照组)与实施后(观察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联合使用预警护理动态信息便签和备用交班本后,科室缺陷交班率(14.58%)低于对照组(43.75%),护士对危重症病人病情掌握情况得分(91.17分±3.96分)高于对照组(85.53分±5.04分),医生和病人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优质护理、重症护理和护理安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预警护理动态信息便签和备用交班本能及时提醒护士工作重点,增强其风险预警意识,强化科室的信息沟通,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动态信息便签 备用交班本 可视化管理 交接班 重症监护病房 预警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个人数字助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启用和完善个人数字助理(PDA)功能:权限登录设置、信息同步化、分次实时执行医嘱、条码腕带双核查、医嘱查对、护理工作量统计功能。[结果]PDA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方式,优化了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规范和提高了现有的护理管理模式,节约了护理人力及纸张资源,杜绝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结论]在工作中仍需要临床护理工作者与信息中心不断沟通,不断完善和改进PDA,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服务。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信息系统 个人数字助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其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中职教育开展期间,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重点培养并使之不断提高。在上述背景下,于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于下文中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提出了一些应用措施,望有所帮助。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信息化条件 实践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伴随着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慢性疾病患病人群也随之越来越年轻化,患病人群越来越多,我国针对此类人群,改变了就医模式,因此患病人群的医疗信息如何共享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区域慢性病监测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也方便了慢性病患者的就诊流程,对慢性病患者监测信息平台的管理模式为医院-社区-疾控一体化,在实现共享资源的前提下,不仅能够监控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状态,还能够掌握我国各类慢性病的分布状况和传播情况,并适当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能有效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是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管理的新型服务模式。

  • 标签: 区域慢性病 监测信息平台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人员健康宣教、护理操作、预诊分诊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指标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在健康宣教、护理操作、预诊分诊及人文关怀等工作质量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门诊护理 护患关系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骨科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但是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则会成为干扰和妨碍患者康复的危险因素。护理环节中的操作失误,往往会对患者形成伤害。护理管理中的疏漏,容易引发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为了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顺利的康复,应该加强风险防控,针对常见的风险事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信息化护理 风险评估表 骨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信息系统的结构化护理记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病历书写中具备信息共享、护理质量提升等能力。方法:以护理病历书写原则为分组标准将2022年1月至次年1月覆盖范围内的患者护理病历依次分裂至序列A(n=40,实施常规记录)与序列B(n=40,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构化护理记录)。依次测度两组护理记录用时以及书写错误事件构成比。结果:以序列A为对照标准得出序列B护理记录用时更短(P<0.05),同时护理病历书写错误事件构成比更低(P<0.05)。结论:结构化护理记录可系统性、全面记录患者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同时支持了有关医疗决策,为制定更符合患者特点的的护理计划提供了坚实基础。

  • 标签: 脑卒中护理 结构化护理记录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在肝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基于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自我责任、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互联网信息化 健康教育 肝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低值耗材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情况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再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情况列为实验组,采取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低值耗材准备时间、低值耗材供应时间、连台手术衔接时间、证件审核时间、实物盘点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低值耗材 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低值耗材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情况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再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情况列为实验组,采取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低值耗材准备时间、低值耗材供应时间、连台手术衔接时间、证件审核时间、实物盘点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低值耗材 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 管理效果
  • 简介:1通用搜索引擎1.1Yahoohttp://www.yahoo.com,是最早的目录索引之一,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搜索服务网站,被称作搜索引擎之王,占全部互联网搜索份额的36%左右.

  • 标签: 搜索引擎 互联网 护理学 资源 检索 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信息化健康管理系统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乳腺癌根治术后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宣教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互联网+”的信息化健康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防护知识知晓率、落实率,患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淋巴水肿防护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肢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互联网+”信息化健康管理系统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淋巴水肿防护知识知晓率、落实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淋巴水肿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互联网+ 信息化 健康管理 乳腺癌 淋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