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骨科疾病领域,颈椎病较为多发和常见,其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且近年随着公众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形式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渐趋年轻化,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本病以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最为多见,由颈椎不稳、颈椎间盘髓核突出至单或双侧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所致,临床以同神经根分布区一致的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为主要表现,如何科学、有效治疗是确保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分别从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针灸与推拿结合疗法对本病治疗的方法进行概括,以指导临床应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神经根型颈椎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应用甘露醇、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脑出血至脑水肿的患者9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5.83%(46/48),较比对照组81.25%(39/48)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甘露醇、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致脑水肿治疗效果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对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甘露醇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脑水肿 疗效 神经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不断发展,机器或挤压伤致拇指远端皮肤缺损在手外伤中比较常见,常伴有骨质外露,需皮瓣修复,满意的修复重建,应注重恢复拇指灵活的功能和完美的外观。我院自2008年12月~2016年12月应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4例,其中桡侧缺损15例,尺侧缺损25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MEA能有效地预防神经内科可避免性压疮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法针对压疮组成团队,分析诊疗流程并制作出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结果制定与实施预防压疮改进措施,实施前后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对比,压疮风险下降;形成压疮防治指南。结论FME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可避免性压疮,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1。

  • 标签: FMEA 压疮 事先风险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以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存在行为、吞咽、视觉和语言等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常规组、预见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预见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见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术后出血、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去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好、可行性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与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神经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可促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出血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72.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使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对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入院治疗的轻度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地佐辛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行疼痛评分(VAS)、焦虑(S-Anxiety)/特质状态(T-Anxiety)问卷调查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伤后实施镇痛前VAS和S-Anxiet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入院后第7天和第14天VAS和S-Anxiety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地佐辛治疗后视空间和执行功能及延迟记忆评分明显增高,注意力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别。结论地佐辛因具有很好的镇痛镇静,无呼吸抑制等优点,可用于轻度脑创伤患者急性期治疗。

  • 标签: 地佐辛 疼痛 焦虑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阐述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78例作为样本,分为常规组与细节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化护理管理。结果细节组心理护理评分(19.0±0.1)、环境护理(19.1±0.2)分、健康教育(18.7±1.1)分、生活护理(18.5±0.5)分、专科护理(19.2±0.3)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56%,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细节性护理管理应用到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细节化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金刚烷胺、胞二磷胆碱、多巴胺替代剂、神经节苷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分为(51.3±3.6)分,对照组为(50.8±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DL指数评分为(40.5±4.3)分,对照组为(47.3±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丁苯酞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实践对策。方法将在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33%,与对照组23.26%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神经外科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细节化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神经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本院纳入的面神经麻痹患者64例,根据掷骰子大小点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32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和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1.25%,两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面神经麻痹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疗法 针灸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取地佐辛联合格拉司琼进行镇痛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前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的镇痛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阵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48小时镇痛评分与对照组镇痛评分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7.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采取开胸手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镇痛,具有极高的镇痛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病率,提高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背景微意识状态是具有微小但非常明确的行为证据来证明能感知自我和环境的严重意识改变的一种状态,是处于昏迷和意识清醒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目的本研究将研究微意识唤醒的方法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月在秀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114例为对照组,给予脑性昏迷常规护理。在同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123例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音乐联合抚触刺激法进行护理。分别评价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2、3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监测(EEG)、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监测(ABEP)和苏醒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DRS和EE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1、2、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GCS、EE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BEP各个潜伏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各个潜伏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共苏醒108例,占87.80%,对照组苏醒51例,占44.74%,干预组总苏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时间段的苏醒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苏醒时间为(54.3±6.7)d,明显短于对照组[(72.5±8.5)d,P<0.05]。

  • 标签: 音乐疗法 高血压脑出血 脑性昏迷 抚触唤醒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法与单纯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4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法治疗组20例和单纯针灸治疗组20例,分别采用温针灸法和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温针灸法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单纯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80.0%,温针灸法治疗组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法治疗面神经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针灸法 单纯针灸治疗 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治疗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且排除治疗禁忌症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疗法,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并作出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近两年收治的神经内科病房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人性化护理方法实施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恢复效果等方面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较高。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14%和93.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语言和行为的双重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防范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也使护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效果显著。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患者82例作为样本,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优质组患者护患沟通评分(98.6±1.0)、生活护理(99.0±0.3)分、饮食护理(98.7±0.9)分、康复锻炼(97.5±1.6)分、心理护理(99.3±0.1)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44%、投诉率2.44%,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中,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的主要途径,在提高护理安全性方面,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外科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疏肝止痛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疏肝止痛汤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疏肝止痛汤内服联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疏肝止痛汤 刺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