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知母提取物中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方法选用大鼠模型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小鼠为研究对象,以两种小鼠的耐糖量、空腹血糖值为评价指标,研究知母康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分离知母的活性部位知母总酚后,分表别分离出皂甙、新芒果甙、芒果苷、生物碱类及其他多种知母多糖(AnemarnA,B,C,D)、金属维生素,同时,观察知母中各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情况。结果知母中提取分离出总酚能有效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空腹血糖,且从知母中分离出芒果甙,能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知母具有良好的降血糖能力,且其中的芒果苷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说明知母在康糖尿病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知母 糖尿病 防抗作用 有效成分 研究分析
  • 简介:砷剂及其化合物是一种剧毒物,有致癌及致畸作用,但砷剂也有其有益的生物学作用,与其他微量元素一样,低浓度时对人体有益,且有抗癌作用。砷可经消化道吸收入血,绝大部分局限在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由于其与含巯基的结构蛋白有高度亲和力,因此易蓄积在脾、肾、骨骼、肠壁、皮肤、毛发、指甲等器官组织中,它主要经肾和肝脏排泄。其

  • 标签: AS2O3 抗肝癌作用 致畸作用 细胞凋亡 肝癌细胞
  • 简介: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生物力学上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脆性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在各个年龄均可发生,常见于老年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两者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本文将对临床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矿化促进物 骨形成促进剂 骨吸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检测 -HIV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站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的 124例献血者检测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间接法试剂盒原价心法试剂两种模式进行检测,并将两种模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套检测模式的统计分析, X27.53, X20.01=6.63, P<0.01,差异有显著性。模式 1中“间接法”与“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X2=4.27, X20.05=3.84, P<0.05。结论 “双抗原夹心法”在血站检测 -HIV病毒中效果较高,且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在防止血液浪费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HIV 初检试剂 间接法 双抗原夹心法
  • 简介:摘要长期紫外线照射会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引起皮肤光老化改变。水母雪莲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寒冷地区,是藏药中常用的药材。目前的医学研究证实水母雪莲具有炎、辐射、清除自由基及防止染色体畸变的生物学功能。

  • 标签: 水母雪莲 光老化 紫外线
  • 简介:目的观察流感病毒药物阿比多尔(arbidole)体外抗SARS-CoV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和细胞病变(CPE)法,观察阿比多尔对SARS-CoV的抑制作用.结果MTT法测得阿比多尔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0μg*ml-1,对SARS-CoV的IC50为7.14μg*ml-1,治疗指数TI为1.77.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的IC50为66.1μg*ml-1,治疗指数TI>6.1.结论阿比多尔在体外对SARS-CoV有抑制作用.

  • 标签: 阿比多尔 SARS病毒 体外实验 抗流感病毒药 利巴韦林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实验室中,用抗凝剂快速处理血液标本已普遍应用,其凝成分对检测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也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肝素是临床试验室常用的抗凝剂之一,其对胆红素测定的影响已有报道。随着方法的改进,本文就肝素凝对几种常用胆红素测定看法的影响作了实验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素钠 抗凝 胆红素
  • 简介: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性疾病,凡胃酸、胃蛋白酶及幽门螺杆菌(HP)接触的部位均可发生溃疡,包括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目前在PU的治疗中,由于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阻滞剂的广泛应用,对于溃疡在短期内治愈已经不成问题,但治愈后的复发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我科于1990年1月~2001年1月对638例PU治愈质量和复发情况进行了跟踪随访,并针对其复发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结果明显降低了溃疡复发率。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抗复发治疗 幽门螺杆菌 慢性消化性疾病 H2受体拮抗剂 抗菌
  • 简介:【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引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卒中的风险,但目前我国基层医院房颤患者接受凝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其原因包括基层医院医患双方的房颤凝意识不强、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凝新特药在基层推广使用受限等。通过提高基层医生和患者的房颤凝意识,普及基层医院对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的检测等,可改善我国目前基层医院房颤患者凝不足的现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引起用药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医嘱方面的因素、用药过程中的因素、药物保管方面的因素、药物配置方面的因素、药物自身安全因素等等。在用药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因素中,有的是药物本身的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临床上,由于精神药物的药物特殊性和使用人群的特殊性,精神药物用药安全管理更加严格。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碱能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合理选择用药,充分发挥药效,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抗胆碱能药物中常用药的作用机制及药物选择原则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胆碱能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选择原则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症。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炎性反应相关通路成了冠心病治疗新靶点。本文主要对临床关于冠心病各种靶向炎疗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冠心病 靶向抗炎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驻地医院2017年4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栓治疗,对照组给予栓治疗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脂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栓治疗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抗栓 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细菌的抑制与杀灭长期以来是医疗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项目,目前在细菌感染等方面的研究多以西药抗生素为主,中药在此方面的发展并未达到质的飞跃程度。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临床上已经发现细菌的耐药性逐渐提升,对人体健康产生着较严重威胁。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我国中药细菌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细菌中药的研究意义,研究了目前该项目实施困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研究方案优化策略。旨在完善细菌中药材研究方式,提升中药材在临床细菌方面的效用。

  • 标签: 中药材 抗细菌 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