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枪式套扎器治疗内痔和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8例内痔、直肠息肉患者(其中内痔102例,直肠息肉66例),采用枪式套扎器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02例内痔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30.1±4.5)分钟,平均愈合时间为(8.2±1.0)天,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0%。术后半年随访,复发例数为0例,复发率为0.0%。66例直肠息肉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40.6±4.2)分钟,平均愈合时间为(9.3±1.4)天,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0%,术后半年随访,复发例数为0例,复发率为0.0%。结论治疗内痔、直肠息肉,采用枪式套扎器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将术后愈合时间减少,而且手术中无出血现象,无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枪式套扎器 内痔 直肠息肉 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方法1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后,根据本病的病理类型、病变节段位置、突出物的大小等采用后正中入路和肌间隙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中所见与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一致,随访6月到两年,平均15个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按照评定效果其中优6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以CT、X线、MRI为主,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好。

  • 标签: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治疗
  • 简介:扁桃体切除术是常见手术,有剥离术和挤切术两种,但易产生术后大出血、感染、扁桃体残体等并发症。随着全麻技术的成熟,扁桃体切除术出现了低温等离子、激光、冰冻、射频等手术方式,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机率已很少,但设备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疗效分析 单极电刀 扁桃体剥离术 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并观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将1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弗莱莫星+雷尼替丁+维敏胶囊,维敏胶囊+雷尼替丁,单纯雷尼替丁治疗。结果A组5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效,其中2例好转,48例痊愈。B组50例患者中,3例无效,12例好转,35例痊愈,C组50例患者中,3例无效,10例好转,37例痊愈。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受到幽门螺旋菌的影响,HP阳性患者病情易于加重,同时复发率更高。在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如联合用药,其中,弗莱莫星+雷尼替丁+维敏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拟诊为流行性感冒的患儿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口服奥斯他韦进行治疗,另一组口服金刚烷胺进行治疗。观察患儿的病毒检查结果,记录两组患儿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服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奥斯他韦治疗组患儿退热、鼻塞及咳嗽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金刚烷胺治疗组,经5天治疗后的显效比例也高于金刚烷胺治疗组。结论病毒分离检查是确诊小儿是否感染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方式。奥斯他韦可有效治疗患儿的流行性感冒,迅速缓解患儿症状,缩短病程,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 标签: 小儿流行性感冒 临床诊断 药物治疗 奥斯他韦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产后阴道血肿的发生诱因,加强预防和护理减少产妇的痛苦,产后阴道血肿指得是产时与产后数小时内软产道一些部位发生血肿如子宫下段、阴道、宫颈、会阴。此病的发生比较难发现,初期症状也表现不明显,只有到血肿范围大时才明显感觉到局部肿胀和疼痛。由于疼痛常常容易被忽略,也容易和切口的疼痛弄混淆而耽误和延迟诊断。如果处理不及时的话严重可引起产后出血、继发出血、导致休克等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产后阴道血肿的预防和护理液也是产后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护理工作。

  • 标签: 阴道血肿 软产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重复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127例作为重复剖宫产组,选取同期初次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150例作为初次剖宫产组,观察两组手术指征以及母婴结局。结果重复剖宫产术的主要手术指征为高危妊娠,初次剖宫产为社会因素;重复剖宫产组前置胎盘率、子宫破裂率、盆腹腔粘连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初次剖宫产组(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术手术指征主要为高危妊娠,且容易出现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盆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因而在临床上应谨慎使用。

  • 标签: 重复剖宫产术 手术指征 母婴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年轻乳腺癌的诊治率及远期生存率。方法对病理明确诊断的年轻(≤35岁)乳腺癌患者54例及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期、侵犯脉管、ER、PR阳性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分析,年轻组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而从HER-2阳性表达率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不良,临床上应提高对年轻乳腺癌的警惕性并加强宣教。

  • 标签: 乳腺癌 年轻女性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方法查询以往文献得知,卡托普利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常常和硝苯地平联用,本次研究选取高血压患者2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卡托普利进行高血压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再应用硝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7周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对照组显效53例(44.17%),有效24例(20%),总有效率64.17%;治疗组显效71例(59.17%),有效37例(30.83%),总有效率90%;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卡托普利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不错,但是和硝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好。

  • 标签: 卡托普利 高血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51例甲状腺瘤病患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甲状腺瘤病患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诊断其的病情,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共随访7至30个月,其中2例患者在17至13个月时旧病复发,1例在29个月时复发,均是多发性的结节症状。术后,2例手麻木,2例呛咳,4例声嘶。术后病理分析20例呈现乳头状的囊性瘤,26例呈现滤泡状的腺瘤,5例呈现乳头状癌。结论在甲状腺瘤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能有效缩短其的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临床分析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异位妊娠患者68例,对全部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寻其和异位妊娠的关系。

  • 标签: 异位妊娠 临床研究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后小脑挫裂伤的艋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对小脑挫裂伤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小脑挫裂伤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7例,恢复良好7例,中残3例,死亡9例。结论小脑挫裂伤多为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年龄偏大,损伤机制以枕部减速伤为主,常合并幕上对冲部位挫裂伤,小脑挫裂伤合并的血肿及时手术清除及枕下减压、脑室外引流,可挽救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颅脑外伤 小脑血肿 手术 脑室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对其尿液标本分别使用显微镜检验(A组)和分析仪检验(B组),对两组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检验方法在检验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尿液潜血检验的方法,尿常规检验和显微镜检验都具有良好的检验的效果,为了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 标签: 尿液潜血 显微镜 尿常规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孕期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5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孕期保健指导。此次孕期保健开展半年,并对孕产妇的早产、难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情况及新生儿感染或窒息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孕产妇的早产、难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情况及新生儿感染或窒息等情况的例数分别为7、5、2、1、3(2例感染+1例窒息)。结论在孕产期对孕产妇加强孕期保健,能有效降低孕产妇的早产、难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情况及新生儿感染或窒息,可见在孕产期加强孕产妇孕期保健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孕产期 孕产妇 孕期保健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探讨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2009年小儿疝修补术192例患儿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观察患儿的麻醉效果及术后的恢复状态。结果患儿在术中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及肌震颤。麻醉五分钟后都引起脉博-氧饱和度下降。持续5-15分钟,SPO2下降后均值仍在正常范围。但有十例患儿低于正常,出现轻度的呼吸暂停及呼吸抑制,发生低氧血症。有五十七例患儿发生轻重不等的术后呕吐,这五十七例患儿术中及术前未给予氟哌利多,苯二氮卓类或吩噻嗪类药物。关键词凡经静脉途径给药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统称为静脉全麻药。氯胺酮为其中的一种。氯胺酮为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虽然有精神副作用,但较轻。因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故仍有使用的价值。单次注射后药代参数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路易体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收集疑似路易体痴呆症患者3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首发症状为记忆障碍,13例首发症状为帕金森样症状,3例两种症状同时发生。结论路易体痴呆症患者在发病前期即可发生神经功能异常,早期幻觉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轴性肌张力提高以及PET发现枕叶低代谢,应用神经学、影像学以及临床诊断有利于早期诊断路易体痴呆。

  • 标签: 路易体痴呆 神经心理学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