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为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7例病死,占18.42%,死亡原因为3例失血性休克,2例因胸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术后合并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结论是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具有安全、疗效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骨科临床治疗严重多发伤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阐述重症中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归纳出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积极抢救及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等,预防并发症,同时应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中暑 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灌肠法治疗AECOPD患者胃肠胀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ECOPD合并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ventilation,BiPAP)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中医灌肠法。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腹围、胃肠功能、腹胀主观评分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肠鸣音、减少腹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改善胃肠功能评分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安全性监测结果显示血、尿及大便常规、肝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大致相同,未发现恶化者,说明中药灌肠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未见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法有助于改善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的胃肠胀气症状,提高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依从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中药灌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酸碱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溶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选择一种快速简便测定盐酸丁卡因溶液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用上述四种方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结果四种测定方法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盐酸丁卡因溶液的最终含量测定。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酸碱滴定法 永停滴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丁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普外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方法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其半年的跟踪观察,将投诉记录进行抽调,统计。结果能够将医患矛盾以一种柔和方式处理,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结论本文通过对近半年来事例的研究,找到一条适合普护外盒发展的道路。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呋麻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1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H3.0)-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HPLC法检测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在156.25~1250.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5),RSD为0.9%。呋喃西林在3.12~25.0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n=5),RSD为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 标签: 呋麻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呋喃新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中西医治疗肝硬化的不同临床效果,更好的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方法本研究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5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为西医治疗组。A组患者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24例,只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式。两组患者均同步治疗半年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3%,B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7%,总之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通过A组和B组的结果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肝硬化,具有西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 标签: 肝硬化 临床效果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PD基因XPD751Lys/Gln基因型多态性及外暴露因素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取12个肝癌高发家族成员(124例)及与之相对应的12个非肿瘤对照家族成员(129例)为研究对象,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肝癌相关外暴露因素,检测HBsAg及XPD751基因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广西肝癌高发家族组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高发家族组HBsAg阳性率为37.1%,对照家族组为11.6%,两组HBs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4,P<0.001),OR(95%CL)为4.482(2.340~8.586)。XPD751Lys/Gln基因型频率在高发家族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21%及7.8%,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8,P=0.003),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发家族组HBsAg阳性率为37.1%,对照家族组为11.6%,两组HBs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4,P<0.001),OR(95%CI)为4.482(2.340~8.586)。XPD751Lys/Gln基因型频率在高发家族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21%及7.8%,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8,P=0.003),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8,P=0.002)。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XPD751基因型、HBV感染、主食玉米量(易霉变食物)、饮水类型、吸烟史及饮酒史等分析发现以玉米为主食、HBV感染及携带XPD751Lys/Gln基因型是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XPD75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可能相关。HBV感染及主食玉米是广西肝癌高发家族的主要外暴露因素。

  • 标签: 肝癌 XPD 基因多态性 家族聚集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不断增大,对于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妇产科中,护士长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特别重要,可以避免或者由于护理低级差错而导致出现医疗事故以及纠纷,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增强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妇产科护士长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孕妇的营养状况与膳食搭配不仅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健康情况,而且直接关系到其成年后对于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孕妇临床护理经验,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前孕妇营养知识水平与行为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孕妇健康状况的提升以及相关护理活动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水平 行为状况 观点和建议
  • 简介:摘要细胞自噬(Autophagy)"是近十年来继"细胞凋亡(Apoptosis)之后,当前研究之热门1,本文将对近年来细胞巨自噬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自噬 检测 自噬体 lc3 becline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对100例CKD患者按症候分布划为五组进行临床调查,统计各项基本证候出现频率;将患者按不同证型进行分组,并对各组间年龄、病程、病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KD患者以肾气阴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为基本中医证候。结论通过中医临床证型研究为建立相关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奠定较好的临床基础。

  • 标签: 中医症型 肾内科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当归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加水量和浸提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当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药材经乙醇热处理后,加药材10倍量水,80℃浸提1次,浸提时间2h,提取液经除蛋白,浓缩,乙醇沉淀。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为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当归 正交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本文对清火片的质量控制研究进行综述,按所用方法分为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方面研究几个部分,希望对今后此项研究有借鉴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中涉及遗传、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由此所致的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通路激活、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简述了D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473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综合预防护理;并对全部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感染部位、感染例及感染率,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感染例次1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1%,护理疗效较为满意;本组患者医院感染中,手术部位感染例次最多,计7例次,占比36.8%,其次为下呼吸道,共计5例次,再次分别为胃肠道、皮肤、泌尿科等;对19例感染病原菌检测中,共检出病原菌24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其次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结论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手术部位居多,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病毒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采用综合护理预防措施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预防后,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肝胆外科 临床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发生产后出血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全组产后出血的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其他研究结果(P<0.05),经过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后,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无后遗症,治愈率高达100%。结论产后出血的早期预防以及正确、及时的护理对策能够极大的降低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