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脂血症与飞行员不良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某航空公司2017年现役飞行员体检结果,汇总统计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并对现役飞行员进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分析疾病危险因素。结果某航空公司飞行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为39.77%,其中以“40~49岁”、“3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59.15%、51.64%;以TC升高、HDL-C减低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9.39%、38.32%;患高脂血症飞行员与血脂正常飞行员的生活方式对比,荤食为主、缺乏锻炼、吸烟较多、饮酒较多人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生活方式是引起飞行员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应以30~49岁飞行员为重点干预对象,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重降低血脂与提高HDL-C在血液中的含量,积极防控血脂异常。

  • 标签: 飞行员 高脂血症 生活方式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大量本临床手术经验总结,分析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6月接受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0例患者临床病历及手术记录等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12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8.33%(118/120),有2例因结石嵌顿中转开腹取石。平均手术时间(89.4±11.4)min、术中出血量(26.5±5.2)ml、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4.7±2.6)h、住院时间(6.5±1.3)d;术后并发症率为15%(18/120),3例出现切口轻度感染,16例出现胆漏,且其中1例患者合并上述2种并发症,其中13例胆漏患者经常规对症处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后5-7天恢复;3例胆漏患者经以上处理后14天恢复,随访6个月显示无复发、结石残余等。结论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好,根据患者适应证选择性的给予此术式可起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腹腔镜 电子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择101例测试者先后交替采用传统汞柱血压计(台式)、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传统汞柱血压计和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值显著直线相关(P<0.01);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脉搏的比较,两者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结果准确可控,检测快捷、便于操作、绿色环保,值得家庭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台式汞柱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脉搏 差异性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镇痛泵配合中心静脉置管化疗中的护理。方法对140例癌症患者采用电子镇痛泵配合中心静脉置管持续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圴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与实施措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镇痛泵配合深静脉置管持续化疗不仅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无痛性治疗途径,而且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得到患者的欢迎。

  • 标签: 电子镇痛泵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不同取材方法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钳检、刷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诊断中央型肺癌的阳性率。结果50例中央型肺癌经支气管镜确诊48例,钳检、刷检、TBNA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62.50%、80%,钳检阳性率明显高于另2种单一方法取材(P<0.05)。结论根据镜下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材方法,重视钳检,积极开展TBNA及刷检,可提高中央型肺癌的病理学诊断率。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中央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2月对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TCT检查的300例患者资料。结果细胞学检查示不典型鳞状细胞21例,占总例数的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0例,占3.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例,占1.6%,鳞状细胞癌1例,占0.3%。结论电子阴道镜及宫颈TCT检查对宫颈疾病、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与病理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TCT检查 病理诊断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肝胆管结石治疗过程中,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的治疗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医院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的50名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名肝胆管结石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48名患者结石得以取净,治疗痊愈率为96.00%;2名患者未取净的残余结石,残余率为4.00%。治疗后进行10个月的跟踪回访,48例结石取净病例共两例患者出现肝胆管结石复发现象,复发率为4.17%。结论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联合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具有很高的痊愈率,同时复发率较低,应用价值较为优良。

  • 标签: 电子胆道镜 肝切除 肝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科床边宣教系统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2例住院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床边电子宣教系统,按照孕产妇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宣教,对照组坚持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宣教效果的差异。结果在产妇保健知识掌握及自我护理技能、健康教育满意度、护理专科水平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床边电子健康教育系统进行产妇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的身心需要,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电子健康教育系统 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医院急诊科的就医环境和就诊秩序;提高急诊护士分诊的准确率,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方法由在急诊工作5年取得护理师资格以上的高年资护士承担急诊分诊工作,并应用电子分诊叫号系统维持病人候诊秩序。结果急诊的就医环境和候诊秩序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病人候诊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减轻了急诊分诊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 标签: 高年资护士 叫号系统 急诊分诊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规范化与专业性,在提高病历质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结合医院实际,对医院的180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探讨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较,电子病历的优势及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中的优势及不足,并调查研究使用电子病历疾病模板对提高工作效率、医学科研水平及改善病历质量等方面的作用。结果调查研究表明,31.2%的医生对电子病历疾病模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满意度为61%,大多数临床医生对疾病模板使用的感觉一般或是较为满意。大部分临床人员普遍认为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使用,可有效地减少书写病历的时间,对于科研工作效率、科研水平及改善病历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结论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专业性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科研水平,改善病历质量,在提高病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加强质量监控、完善病历模板,可以显著电子病历的应用质量以及信息的利用率。但因其应用的局限性以及时间较短,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解决。

  • 标签: 电子病历 疾病模板控制 病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电子喉镜是继第一代硬管镜和第二代光导纤维喉镜之后的第三代产品。它高清晰度的图像、高分辨率、高逼真度是其它内镜不可比拟的。我们利用它的这些特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及治疗。本文就电子喉镜应用于耳鼻咽喉科健康体检进行探讨,以为耳鼻咽喉科健康体检提供帮助。

  • 标签: 电子喉镜 耳鼻咽喉科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EC)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归纳总结共我院近3年来400例TCT结果异常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00例,分别行3、6、9、12点常规活检和阴道镜下活检,并根据已确诊的CIN的程度及患者的选择和病变部位、范围,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行常规活检的200例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82例,CINI34例,CINⅡ23例,CINⅢ27例,宫颈癌34例,200例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的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18例,CINI57例,CINⅡ48例,CINⅢ51例,宫颈癌26例。结论阴道镜下活检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电子阴道镜下活检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随机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氧疗,抗感染,祛痰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血液中PH值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试验组PaO2、PaCO2、PaO2/FiO2的水平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10.7±3.5)d,抗生素使用时间(14.1±4.3)d,住院时间(15.5±3.9)d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重症肺炎 电子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诊断的准确性以及18F-FDGPET/CT显像与胃癌各病理类型、Borrmann分型和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18F-FDGPET/CT扫描提示胃部病变,要求胃镜检查的59例病人,进行胃镜+病理活检,并对诊断胃癌的51例病人进行剖腹探查,获得肿瘤分型、分期、转移等情况,并与18F-FDGPET/CT、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F-FDGPET/CT、胃镜及手术共确诊共52例胃癌,其中PET/CT正确诊断48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48/52)。胃镜正确诊断51例,诊断符合率为98.1%(51/52);PET/CT与胃镜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经u检验(u=0.0252,P>0.05),差异无显著性。对Borrmann分型PET/CT诊断符合率96.1%(49/51),胃镜诊断符合率80.3%(41/51),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PET/CT、胃镜对BorrmannⅠ、Ⅱ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BorrmannⅢ、Ⅳ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SU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两者的SUV差异非常显著(P<0.01)。胃癌的病灶大小与SUV无关(P>0.05),但将病灶按大小分组(≤3.0cm、3.0—5.0cm和>5.0cm组),各组间的SUV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3.0cm的两组(3.0—5.0cm组及>5.Ocm组)间SUV差异无显著性(P=0.44);>3.0cm的两组和≤3.0cm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18F-FDGPET/CT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72.6%;对N分期准确率为88.2%;对M1分期符合率为89.47%。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的检出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对胃癌的术前分型和分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胃癌 Borrmann分型 胃镜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对儿童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世界最主要电子拆卸区之一的贵屿镇224名3~7岁儿童(暴露组)和比邻濠江区204名同年龄段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检测血铅、血清铁、铁蛋白指标。结果暴露组血铅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血清铁、铁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存在除铅外其他多种有害金属,其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当地儿童铁代谢有异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电子垃圾 血铅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方法现场急救联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3年1月—2018年12月救治的400例多发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PTC方法现场急救与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指标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0%)高于对照组(73.00%),体温恢复时间、剩余碱(BE)恢复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多发伤救治中应用PTC方法现场急救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联合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外科 PTC 损伤控制 多发伤
  • 简介:摘要生血宁片源自蚕砂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铁叶绿酸钠,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1.43%。上市10年来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能在分子与基因水平改善铁代谢,提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降低铁代谢相关基因DMT-1、IREG1、Hephaestin表达,使之恢复正常;无生殖毒性、对孕妇、低体重儿、早产儿、老年患者等各年龄组的缺铁性贫血有效;对肾性贫血、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手术后贫血、失血性贫血有治疗作用。服用安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蚕砂提取物 铁叶绿酸钠 生血宁片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社会学视角,梳理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职能、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文化意义,提出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对策,旨在通过卫生监测、监督实现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卫生监督 体系建设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