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后眼肌麻痹应用耳穴豆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例中风后眼肌麻痹患者参与研究,两组各10例均是随机划分,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复视像距离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检查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耳穴豆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眼肌麻痹,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复视像距离,优化各项检查指标。

  • 标签: 耳穴压豆 针灸 中风 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结合穴位按摩和耳穴丸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名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等组,每组100人(各涉及145只眼睛)。治疗组组接受穴位按摩与耳穴丸相结合的治疗,而对照组未接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改善也更为显著。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耳穴丸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穴位按摩 耳穴压丸 青少年近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希望为腕管综合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方法。方法:选取我科门诊及住院病区2021年12月-2023年6月符合条件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均为单手患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取肌内效联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接受其他治疗,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健康教育。两组治疗后1周、3周、6周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以及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后3周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以及治疗后6周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内高于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后3周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以及治疗后6周的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体外冲击波 腕管综合征
  • 简介:摘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以胆石症为病因所导致的胰腺炎,其病情进展迅速,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笔者从中医通腹法出发,分析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机、早期应用穴位敷并联合中药内腹的干预方法,对胆源性胰腺炎的通腹法治疗进行总结与概括。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通腹法 穴位贴敷 中药内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应用金维谊牌通络祛痛对疼痛缓解情况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120例病患依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病患人数均为60例,其中研究组使用通络祛痛(郑州维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使用天和追风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VAS、SF-36评分数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VAS、SF-36评分差异性不显著,经临床治疗后,两组病患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差异性不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与对照组病患相比较,两组病患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金维谊牌通络祛痛治疗颈椎病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病患治疗后疼痛感,提高病患日常生活质量,缩短病患康复时间,保护病患机体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通络祛痛贴 颈椎病 VAS 临床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以胆石症为病因所导致的胰腺炎,其病情进展迅速,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笔者从中医通腹法出发,分析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机、早期应用穴位敷并联合中药内腹的干预方法,对胆源性胰腺炎的通腹法治疗进行总结与概括。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通腹法 穴位贴敷 中药内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敷联合抗阻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23年1~12月收治的70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LVEDd、LVESd、LVEF、SV、6-MWT、MLHFQ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MLHFQ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LVEF、SV、6-M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穴位敷联合抗阻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重塑指标、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缓慢性心律失常 穴位贴敷 抗阻训练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针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妥洛特罗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一的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妥洛特罗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咳嗽缓解与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PEF比较无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有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妥洛特罗贴剂 孟鲁司特钠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穴位敷治疗患者中实施中医辨证施应用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入院就诊的穴位敷治疗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152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采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设置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方式,临床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优良率以及护理前后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方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穴位贴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穴位敷、独活寄生汤联合应用于KOA(肝肾亏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摘选62例KOA(肝肾亏虚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治疗情况。结果:B组临床效果较A组高(P<0.05)。治疗后,B组VAS评分较A组低,Lysholm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将针灸、穴位敷、独活寄生汤联合应用于KOA(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中,可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能力,发挥出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穴位贴敷 独活寄生汤 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敷加参桂温阳止痛方口服联合西药治疗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我院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脘疼痛(65±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29)分(P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负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 方法: 以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10 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负引流技术,观察组采用负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管更滑次数、创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及引流管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负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疾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豆治疗痰浊内阻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诊断为痰浊内阻型高血压病的30名患者,用王不留行籽做耳穴豆治疗,记录其血压的前后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和舒张都显著降低(P<0.05)。

  • 标签: 耳穴压豆 痰浊内阻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骨科创伤感染症状所产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9年5月作为研究的起始阶段,2020年5月作为研究的结束阶段,通过随机方式完成我院骨科创伤感染病患的临床资料收录工作,共收录病患136例,根据病患所接受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对其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病患的人数为68例,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为常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为封闭式负引流创伤感染诊疗措施。收录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对病患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病患的住院天数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创伤感染诊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创伤感染临床诊疗数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数据学范畴内具有对比分析意义。结果:封闭式负引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骨科创伤感染的诊疗效果,对于骨科创伤病患预后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骨科疾病临床诊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创伤感染 应用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耳穴籽在非器质性失眠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20例非器质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耳穴籽进行干预,持续干预4周。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评分[(40.15±5.87)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2.66±6.84)分]低于对照组[(48.23±6.22)分、(48.95±5.62)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的睡眠时间评分[(0.51±0.11)分]、入睡时间评分[(0.53±0.16)分]、睡眠质量评分[(0.41±0.13)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0.44±0.14)分]、睡眠障碍评分[(0.58±0.13)分]、催眠药物评分[(0.51±0.18)分]、睡眠频率评分[(0.49±0.11)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评分[(85.16±5.77)分]、心理评分[(84.10±6.23)分]、社会评分[(89.20±5.64)分]、环境评分[(84.42±6.19)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护理耳穴籽在非器质性失眠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确切,能减少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非器质性失眠 中医护理 耳穴压籽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癌性疼痛护理中应用耳穴豆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观察其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92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患者口服美菲康(盐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豆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癌性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对照组71.74%,观察组89.13明显高于对照,P

  • 标签: 癌性疼痛 耳穴压豆 中药穴位敷贴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负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兵力进行护理观察,探究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一月之内收录的四肢骨折的病人当中抽取5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根据病况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封闭引流术治疗。统计病人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例愈合率高达92%,远高于传统治疗方案的愈合率。结论:负封闭引流术治疗方案是目前在四肢骨折创伤方面较为成熟且临床实验较为成功的一项医疗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监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2年03月-2023年03月纳入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观察组为4.88%(P<0.05)。结论 颅内监护期间,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可延缓病情进展,使患者预后获得进一步改善。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七氟醚和芬太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应用于阑尾炎手术切除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分析对患者麻醉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纳入实验标准的阑尾炎手术切除患者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内均包含25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七氟醚和芬太尼,观察组患者在过程中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生理指标、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进行记录,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而且观察组患者不同时刻皮质醇、血糖水平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阑尾炎手术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减少麻醉的影响性保证患者生理指标平稳。

  • 标签: 阑尾炎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醚 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