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制约中药药理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中药药理文献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建立中药药理文献评价体系的方法。

  • 标签: 中药药理学 文献评价体系
  • 简介:目的:建立党参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党参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党参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MgCl2、dNTPs、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模板DNA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PCRBuffer缓冲液2.5μL,MgCl22.0mmol·L-1,dNTPs0.5mmol·L-1,引物0.4μmol·L-1,TaqDNA聚合酶1.0U,模板DNA为30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51.7℃退火1min,72℃延伸1.5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7min,4℃保存.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党参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ISSR技术鉴定党参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党参 ISSR-PCR 反应体系 优化
  • 简介:目的:以湖南主栽卷丹百合的鳞茎为起始外植体,建立卷丹百合鳞茎高效离体再生体系。方法:比较消毒方法、不同6-BA浓度、培养基组合和环境条件等对鳞茎污染率、不定芽的诱导、伸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用8%NaCIO消毒15min配合0.1%HgCl2消毒15~20min后,消毒效果较好,鳞片成活率高;温度为26±2℃,光照强度为2000Lx条件下,6一BA浓度为2.5~3.5mg·L^-1,鳞片萌芽最快,不定芽生长最健壮;0.5mg·L^-16-BA+0.2mg·L^-1NAA+1.0mg·L^-12,4-D培养基组合有利于不定芽的生长;0.5mg·L^-1NAA培养基组合最有利于不定芽的生根,移栽成活率高达100%。结论:建立此体系为卷丹的脱毒苗培育和品种改良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 标签: 湖南 卷丹 鳞片 高效 离体再生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在工程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有人提出系统生物学的概念。系统科学的先驱,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就提出从整体上研究系统问题,被称为整体方法论。半个世纪后,随着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长足进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各类组学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重新引起重视。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复杂体系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药 系统科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生物毒素的研究与利用已有久远历史,近40年来,生物毒素更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生物毒素常被用作研究生命现象的有力工具,在各相关领域的开发利用也取得重要进展,特别在新药研发中的开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因此也是生物毒素的资源大国,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学者对生物毒素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建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生物毒素研究力量不断扩大发展,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在蛇毒毒素、蝎毒毒素、蜘蛛毒素、昆虫毒素、植物毒素、

  • 标签: 生物毒素 创新药物 生物资源 生命科学 生命现象 新药研发
  • 简介: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已经获得了中药研究者的认可。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作者在近年来部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及蛋白质组学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中药 生物信息学 系统生物学
  • 简介:对怀菊花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其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开展怀菊花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设计。大量查阅《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古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怀菊花""历史沿革""标准体系"等为关键词搜索其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得出怀菊花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情况,初步建立怀菊花从田间生产到炮制应用等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对怀菊花的产地、栽培和炮制进行历史溯源,得出怀菊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代,于明代闻名并蓬勃发展至今。结合当今中药发展的需求初步建立怀菊花种植、生产及炮制技术标准体系。溯本求源,建立怀菊花技术标准体系,有利于促进怀菊花国际化、标准化建设。

  • 标签: 怀菊花 历史源流 技术标准 体系建设
  • 简介:创新药物研究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药物分子设计和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而研发创新药物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特有的化学结构复杂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奠定了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先导物进而研发创新药物的成功几率.据统计,1982~2002年间全球上市1000多种小分子药品中,55%系来自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其中6%直接为天然产物.另有报告世界畅销的25种药品中,12种为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我国50年来研究成功的新药90%以上系与天然产物有关.由此可见创新药物与天然产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显示从天然产物研发创新药物的潜能十分巨大.

  • 标签: 创新药物研究 天然产物 研究开发 药物分子设计 生物活性 先导化合物
  • 简介: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遵循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尝试提出包括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研究在内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并结合中药复方的具体研究实例,对该研究体系指导下的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提出的复方研究体系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 标签: 中药复方 中药现代化 系统生物学 网络生物学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基地运营模式的分析比较,寻找出适宜不同情况的基地模式。方法:对常用的几种基地模式的优点、缺点、适用的环境,以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管理成本等为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及结论:从质量角度看,农场化管理、大户承包这两种模式有利于药材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管理成本方面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产业合作社(协会)+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比较节省成本。

  • 标签: 药材基地 模式 创新 特点
  • 简介:近三十年研究结果表明,丰富的海洋生物存在大量具有结构多样性和新颖性的代谢产物,并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这是陆地生物无可比拟的,也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潜在巨大的新药来源的宝库已成为一种共识。多年来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艾滋病和神经疾病等的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急待研发一批高效低毒的特效药物。从天然资源中寻找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仍然是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故加强从天然药用资源中发现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创新药物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 结构多样性 生物活性 重大疾病 人类健康
  • 简介: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代谢产物极为复杂多样,是发现与研制新药的丰富来源。在20世纪,青霉素以及随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是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在控制与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肿瘤抗生素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环孢菌素作为免疫抑制药以及洛伐他汀类作为血脂调节药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微生物药物研制的领域。近年来从微生物产物中仍持续发现为数众多的新活性物质,包括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以及作用于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和其他药理活性物质,其中有的可能成为先导化合物,有的可能成为新药。

  • 标签: 创新药物 微生物 研究与开发 抗肿瘤抗生素 新活性物质 代谢产物
  • 简介:对甘肃岷县当归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优良种源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推行无公害栽培集成技术、建立贮藏包装及深加工技术体系及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等创新策略。

  • 标签: 当归 岷县 创新发展 发展策略
  • 简介:发根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菌株可用于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毛状根性状。毛状根组织能够稳定高效地生产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发根农杆菌及毛状根的特性、遗传机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对毛状根在博落回资源创新与新药源途径开发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毛状根 次生代谢产物 发根农杆菌 博落回 资源创新
  • 简介: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以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科学的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世界经合组织指出,

  • 标签: 生物转化 生物催化 源头创新 社会可持续发展 药物 环境危机
  • 简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对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生从专业认识、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就业倾向和人才培养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 标签: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