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评估PAH对MHD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开始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PAH(+)和PAH(-)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心脏超声指标。使用二进制物流回归方程分析PAH风险因素,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果:180名病人符合筛选标准,其中23人属于PAH(+)组(12.78%),157人属于PAH(-)组(87.22%)。PAH(+)组的收缩压力明显高于PAH(-163.13±26.20)mmhg:(150.01±28.65)mmhg,P=0.04)组,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低于PAH(-89.83±21.37(g)组。(30.15±3.44)g/l:(32.74±4.45)g/l,P=0.008),左室的血液评分明显低于PAH组(-48.74±9.44%):(58.63±7.5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压升高、血浆白蛋白下降和左心室血分数下降是MH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AH是MHD患者死亡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结论: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并早期干预容量超负荷状态,调节钙磷代谢紊乱,改善营养状况及微炎症状态,有助于减少PAH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用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病人(n=68)。试验组采取责任制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94%,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7.65%。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用责任制护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价值 责任制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象: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不良反应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间,入我院进行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责任制护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遂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对,观察组各项指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管护期间,为其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将探究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临床实验数据。结果:关于护理质量方面,实验组的各项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时应用强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通量透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清除率和甲状旁腺素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病患接受脚踏车运动护理对低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列入2019年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MHD治疗并护理的病患56例,通过全盲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常例干预、运动协同两组,组均28例。常例干预组病患接受常规方案护理;运动协同组增加脚踏车运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低血压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干预认可度。结果:运动协同组病患的低血压风险事件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常例干预组(28.57%);运动协同组病患对干预的认可度(96.42%)显著高于常例干预组(78.57%),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P<0.05)。结论:MHD治疗的病患在常规透析护理中接受脚踏车运动干预,病患的低血压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病患对干预的认可度更高,推荐使用。

  • 标签: 脚踏车运动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10名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资料问卷,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结果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下,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心理弹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提高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人医嘱依从的措施。方法采用建立护患沟通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强化健康教育,协同患者家属评估和监督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人的医嘱依从。结果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人医嘱依从提高,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率提高,服用药物的情况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强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人医嘱依从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医嘱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42例维持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分为了甲组、乙组,每组均为21例。甲组进行针对护理干预,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甲组、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乙组的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护理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方面加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针对性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因肾脏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而需要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在其帮助下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需要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完成,当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均为永久中心静脉置管,大大提高了血透效率,更是患者的“生命线”,对此要对患者的永久中心静脉置管实施针对的护理对策。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对策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探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血液透析维持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建立内瘘手术的围手术护理,特别是掌握内瘘成功后的使用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此组液透析患者中,36例患者血管通路的长久保持,平均使用寿命2.3年;其余4例患者透析后出现并发症,保留失败,其中术后局部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通路加强护理及维护、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内瘘 护理 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80例MHD患者,均在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订1.0g,每周3次,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运动能力,食欲及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88.8%、90.6%、89.2%、85.0%;血红蛋白(Hb)、红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ALB)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充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MHD的营养不良状况,帮助纠正贫血,改善MHD患者的食欲、运动能力,可降低肌肉痉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 标签: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肉痉挛 低血压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同伴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6-2018.7的7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用护理常规方法,同伴教育组用同伴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满意率;维持血液透析作用认知、治疗疾病的信心水平;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血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伴教育组满意率、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维持血液透析作用认知、治疗疾病的信心水平、血透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较常规护理干预组更好,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同伴教育模式效果理想。

  • 标签: 同伴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RRT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我院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干预组(45例,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瘙痒程度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瘙痒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通过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血透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40例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超滤脱水量与透析低血压之间明显相关,贫血越严重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发生低血压较多。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