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将230例病人分为三组,治疗组用抗病毒中药加激光;对照①组使用激光和肌肉注射干扰素。对照②组用中药口服和外洗。三组治疗前后均进行PASI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加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药 激光 复发性尖锐湿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物理疗法诊治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医学效果。方法选取60例2013年3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诊治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以及对比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物理疗法进行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试验组中有15例痊愈,12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0%,对比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对于诊治膝关节骨质增生具有显著的医学疗效,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康复率,加强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物理疗法 膝关节骨质增生 护理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针灸推拿联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7月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参照组(n=45)采用物理疗法,实验组(n=45)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较比在不同疗法下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22%,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物理疗法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缓解疾病症状、促进颈肩功能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针灸 推拿 物理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实验组关节功能和日常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使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都得到良好的调节。

  • 标签: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髌骨骨折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物理学参数预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70例食管癌患者,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发生放射性肺炎,对照组为未发生放射性肺炎。对物理学参数预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价值进行分分析。结果:在分割剂量、处方剂量、D10、D20、D30 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D40等其余参数检测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物理学参数会影响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低剂量区域和放射性肺炎发生之间存在很大关联。

  • 标签: 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物理学参数 放射性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接受物理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两组,行单一物理疗法的患者50例均纳入参照组,行物理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50例均纳入研究组,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患者腰椎功能评分。结果 统计治疗有效率,研究组49(98.00%)对比参照组41(82.00%)显高(P<0.05);疼痛评分以腰椎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研究组(4.04±1.03)对比参照组(6.05±0.57)偏低(P<0.05);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研究组(23.83±3.06)对比参照组(17.59±3.58)偏高(P<0.05)。结论 物理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应用,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提升,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应用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物理疗法 康复训练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不同物理治疗方式对慢性失眠症状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睡眠症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三组。A组患者接受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B组患者接受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C组患者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3组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的变化,苯二氮卓类药物减量和停用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C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苯二氮卓类药物减量和停用率均明显高于A、B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物理治疗方式对慢性失眠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更加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并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应用。

  • 标签: 苯二氮卓类药物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经颅微电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 0例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 3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运动训练 + 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 + 物理因子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继而探讨 早期康复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 物理因子治疗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其术后恢复效果, 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常规运动训练 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兴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下称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对照组B组直接应用AT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物理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加ATP治疗室上速快速、有效、安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ATP药物治疗。

  • 标签: 机械刺激 ATP 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丸联合物理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起始时间2023年3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9月份,将其分成了两组,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盆底康复治疗仪,实验组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肌电电压、液尿次数和盆底肌肌力。结果: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使用补中益气丸联合物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恢复,值得提倡。

  • 标签: 补中益气丸 物理治疗 盆底功能障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物理疗法配合中药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6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膝关节骨质增生病症,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单一治疗方式的对照组以及联合治疗手段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对较低(P

  • 标签:   中药 物理疗法 膝关节 骨质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家专利技术中草药复方三圣草生发灵联合物理疗法在应对脱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收治应用三圣草生发灵联合常规物理疗法治疗脱发的80例病患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在应用本治疗方法前后主要脱发症状的改变并记录作统计学分析,统计并对比本方在不同性别间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病患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结果对比发现,治疗后瘙痒、油腻鳞屑、脱发及头发生长情况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按照性别对比观察药物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男性总有效率为92.31%,女性总有效率为89.28%。两组总有效率P>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家专利技术中草药复方三圣草生发灵联合常规物理疗法在应对脱发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具有颇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三圣草生发灵 脱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与物理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效应比较。方法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第Ⅱ组(34例)行针灸治疗,第Ⅰ组(34例)行物理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个月优良率、3个月优良率、6个月复发率、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1个月优良率相似,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组3个月优良率明显高于第Ⅰ组,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第Ⅰ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评分相似,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第Ⅱ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评分明显优于第Ⅰ组,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效果优于物理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下腰背疼痛功能障碍,且可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物理疗法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 效应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43例和对照组 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训练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 74.42%,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低, P< 0.05;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 P< 0.05;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 P< 0.05。结论: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水平。

  • 标签: 早期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 急性脑血管病 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训练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低,P<0.05;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P<0.05;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P<0.05。结论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水平。

  • 标签: 早期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 急性脑血管病 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是观察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是将 48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4 例。观察组采用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 2 个疗程后的综合疗效。观察组治疗 2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 31.97%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为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患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 膝关节术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聚多卡醇联合平阳霉素自制泡沫硬化剂的物理特性及其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多卡醇与平阳霉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和泡沫持续时间,同时有效减少泡沫溶解时间。治疗效果方面,使用聚多卡醇联合平阳霉素泡沫硬化剂能够有效缩小、改善静脉畸形,且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为治疗静脉畸形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静脉畸形 治疗方案 聚多卡醇 平阳霉素 泡沫硬化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中西药物与物理疗法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老年压疮患者。方法中药九一丹;西药正规胰岛素、硫酸庆大霉素或伤口分泌物培养敏感剂,0.9%生理盐水或10%Nacl溶液(以1块4层无菌纱布浸湿程度为基准);物理微波治疗仪。将15例Ⅱ型糖尿病老年压疮患者经过一般外科常规换药无明显效果者改为中西药物与物理结合疗法。经中西药物与物理疗法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老年压疮患者疗效明显。结论中西药物与物理疗法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老年压疮患者的可靠方法之一。

  • 标签: Ⅱ型糖尿病老年压疮患者 中西药物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病患接受调强放疗物理计划和三维适形放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8月-2023年8月,通过计算机抽样分组,参照组奉行三维适形放疗方案,纳入25例,实验组奉行调强放疗物理计划,纳入25例,对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食管癌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对比参照组与实验组,二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80.00%VS84.00%)均衡(P>0.05);在不良反应统计方面,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后者的不良反应发病概率92.00%优势明显,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食管癌治疗中,尽管调强放疗物理计划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大体相同,但是前者的治疗安全性更高,建议推广调强放疗物理计划。

  • 标签: 食管癌 调强放疗物理计划 三维适形放疗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