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自从去年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通告》发布后,我省群众性的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气象。广大工农兵群众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保护文物的方针、政策、法令,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1977年冬,南昌筷子巷公社都司前群众在基建中发现一座砖室墓,出土一批文物,他们立即妥加保护,并及时上报我馆。出土器物中,有独木棺、黄褐釉六系罐、淡青釉四系罐、灰陶罐、托盘柱足青瓷灯、赤胎褐釉双系罐、灰陶井(附吸水罐)、陶春钵、铜熨斗、嵌铜漆盒、弧盖盘式漆盒、五铢铜钱、棺底垫尸板等。

  • 标签: 砖室墓 灰陶井 双系罐 四系罐 漆盒 青釉
  • 简介:由中共赤峰市委、赤峰人民政府主办,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赤峰学院承办的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于2011年8月25日至26日在赤峰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论坛由赤峰学院党委副书记、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副会长于建设主持,赤峰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春林与赤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荣旭,内

  • 标签: 红山文化高峰论坛 赤峰市红山文化 高峰论坛纪要
  • 简介:本文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敦煌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卷式写经.本馆藏藏文卷式写经244件,全部为,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经人,19卷还有收藏者的印章.刊出其目,有助于了解敦煌写经在河西一带散佚流传及其内容.

  • 标签: 藏文 写经 目录
  • 简介:2013年6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江津区烟墩岗砖室墓实施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规模较大、形制独特,出土的画像石棺在渝西长江沿岸属首次发现,为川渝地区的汉代墓葬及画像石棺研究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

  • 标签: 重庆市江津区 烟墩岗 砖室墓 画像石棺 东汉晚期
  • 简介:福建泉州中山路整治和保护项目,日前荣获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泉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在城市发展1300多年的历程中,沉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古城中心的中山路,就是外来建筑文化与泉州

  • 标签: 泉州市 亚太地区 项目 城市发展 福建 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正>1989年10月,赤峰红山区西水地村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坍塌辽墓,将墓中大部遗物盗取。红山区文化局得到报告后,及时进行了处理,并将追回的文物送交文物部门。该墓虽被破坏,但残存的随葬品较多,依用途可分为如下几类.(1)生活用品瓜棱罐1件.泥质黑陶,圆唇,敞

  • 标签: 赤峰市 辽墓 随葬品 生活用品 红山 文物
  • 简介:199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淇县境内和鹤壁市直接管辖区域内的一批晚商遗址进行了调查,以期从考古材料出发,寻找殷都朝歌遗存的线索,为今后围绕朝歌这一期望的目标所进行的考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但没有找到商代朝歌遗址及其切实存在的证据。

  • 标签: 鹤壁市 淇县 晚商遗址 考古调查
  • 简介:位于河南省新密境内的古城寨古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原地区目前面积最大、墙体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一带为传说中的祝融之墟,亦黄帝所居轩辕之丘。传说中的黄帝集团中的大隗氏极有可能曾在此地筑城,故当地有一夜“鬼”修城的传说。该传说正反映了黄帝集团与祝融集团在相互通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融合的历史事实。

  • 标签: 古城寨城址 祝融之墟 大隗氏 黄帝
  • 简介:小荆山遗址是山东后李文化时期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本文着重介绍了小荆山遗址环壕的形状与结构、环壕内地层堆积.通过分析发现,小荆山后李文化时期环壕的西半部利用了自然冲沟,东部为人工开挖而成.文章对环壕聚落内居址、墓葬的布局进行了探讨,进而认为,在山东地区,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存在着环壕聚落,其后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代的一些遗址中也有环壕存在的迹象.小荆山后李文化的环壕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结构最清楚的环壕,它的发现,将带动山东址区史前聚落形态及环壕聚落的研究.

  • 标签: 山东 章丘市 后李文化 环壕聚落遗址 小荆山遗址 出土器物
  • 简介:本报告包括以下几次考古调查材料:1990年5月,曲沃县境内白水(又称晋水)流域的考古调查;1991年4月,曲沃县曲村周围诸遗址的考古调查;1991年5月,晋南塔儿山周围地区环境考古调查。先后参加工作的有:山西省侯马市博物馆|周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田建文、杜水生等同志。一、遗址分布及发现情况

  • 标签: 考古调查 灰陶 襄汾 闻喜 绳纹 弦纹
  • 简介:作者对淄博非国有博物馆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非国有博物馆的特点,提出非国有博物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博物馆的发展对策进行思考.

  • 标签: 淄博市 非国有博物馆 现状思考
  • 简介: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我们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调研基地,分别在博物馆现场针对北京青少年(以小学生为主)及其家长、学校教师三种角色进行了博物馆教育期望的问卷调查,同时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以图了解青少年的博物馆参观等需求调查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21份,文章从基本信息、基本认识、选择意愿等方面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青少年 博物馆教育 调查报告
  • 简介:蘑菇山古墓群通过两年的发掘,共发掘墓葬12座。墓地的葬制、葬俗、随葬品等基本相同,有木质葬具、殉牲,随葬品有陶罐、铜器、金器、铁器、骨器、漆器及毛织品等存,根据遗物特征推断,该墓地应晚于拉布达林和扎贵诺尔墓地,大约是拓跋鲜卑南迁大泽后期的遗为了解鲜卑文化面貌和深人探讨拓跋鲜卑南迁的问题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资料。

  • 标签: 满洲里市 蘑菇 拓跋鲜卑 墓葬 内蒙古 呼伦贝尔
  • 简介:1985~1995年间,原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和三门峡文物工作队,先后在三门峡市区西北部发掘了北朝和隋代墓葬13座,其中7座墓出有墓志和砖铭,其他器物有少量陶器和铜、铁器。这批材料有助于对该地区北朝和隋代历史的研究:

  • 标签: 三门峡市 北朝和隋代 墓葬 清理简报
  • 简介:2008年,在洛阳洛南新区发掘1座西晋时期墓葬、此墓为单室砖券基,出土有陶器、石器等、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具有西晋中晚期特征,为研究西晋时期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洛阳市 洛南新区 砖室墓 C7M3742 西晋中晚期墓
  • 简介:2007年7月至8月,北京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汉代窑址8座,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等构成;汉代墓葬5座,皆为砖室墓,可分为多室和单室两类;明代墓葬7座,其中6座为小型火葬墓。

  • 标签: 北京市 大兴新城北区 陶窑 汉墓 火葬墓 发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