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一部借旅行叙事来表达成长主题的小说。由于小说上下两部分分别聚焦于意大利旅行和英国本土生活,其叙事连贯性和主题统一性一直备受争议。这主要是由于对旅行叙事的狭义界定和对旅行隐喻的不完全理解造成的。这种局限性导致以往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凝视活动在主人公露西的身份建构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延续旅行叙事和实现旅行隐喻的一个关键手段,凝视活动在小说上下两部分贯穿始终。围绕凝视客体和凝视主体的"意义"和"真实性"问题,小说描述了露西在凝视对象、凝视方式和凝视关系上的转变,展现了她在凝视活动中对他人身份进行识别和分化、对自我身份加以认识和定位的成长过程。

  • 标签: 游客凝视 旅行叙事 旅行隐喻 身份建构
  • 简介:<正>引言日本文学传统崇尚对自然美的描绘,追求人与自然、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强调通过自然来抒发真实的感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美得以临摹、还原、再现和升华。日本文学的这种审美理念与日本人所处的环境有关、与其纤细入微、毫发具究的民族个性有关、同样与其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密切相关。于是自然以及自然之"物"在日本文学中不仅是一种素材,而且是一种美感的来源;在四季更迭孕育出的美感中,春之幽艳,夏之壮硕,秋之静寂,冬之枯寥,形成日本文学美意识的特型。

  • 标签: 日本文学 物感 我一 美意识 川端康成 情与景
  • 简介:文章通过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这一壮族文化经典中的敬畏自然的生态审美意识在壮族文化形态中的流传与影响分析,特别是在壮族民间文化的流传与影响的具体考察,提出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大胆借鉴壮族经典中的敬畏自然的生态审美意识、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各有其存在的生命价值意义、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这个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母体、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中的所有成员。只有走坚定的自然之子的道路才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 标签: 敬畏自然 流传 影响 自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