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威廉斯题元约束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问题.根据威廉斯,(1)题元理论具有自主性,短语在语境中具有述谓功能或指称功能不影响短语的内题元结构与外题元功能;(2)题元指派具有局部性,即题元指派必须在题元统制所规定的作用域内进行,被指派成份的词首外题元是谓词题元指派的界限节点.就介补结构而言,题元可以指派给整个介补结构,也可以单独指派给介词后的补语.介补结构中介词词首的性质决定题元指派的不同对象.若介词为语法性介词/非题元介词,题元则被单独指派给介补结构中的补语;若介词为实义性介词/题元介词,则题元被谓词指派给整个介补结构,结构中补语的题元由介词词首内题元指派.

  • 标签: 介补结构 题元约束 题元指派 自主性 局部性
  • 简介:英语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以有声语言英语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一篇好的演讲语篇是演讲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演讲语篇的写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演讲语篇?本文尝试用话题结构分析的方法指导演讲语篇的写作,希望能对语篇写作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英语演讲 语篇写作 话题结构分析
  • 简介:从对物的沉醉最终走向精神的超越,是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创作的基本模式。超越的实现可以经由象征、想象的介入,形成一种"断层式"超越;也可以经由某种渐浓情绪的堆积至最终释放,形成"胀裂式"超越。通过对诗歌中的物质性和精神特质分析,可以看出生成这一模式的深层机制,即:超越是诗人亲近自然、打破主、客体机械二分、在和外物作交互性对话中获得的灵感补偿,更是诗人主体道德感、人文感和现实正义感的彰显。在灵动的大自然中探索、为自己所处的混沌时代找一种秩序、为绝望焦虑的现代人打造一个希望的世界,是毕肖普这种诗歌创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 标签: 断层式超越 胀裂式超越 物质性 精神特质 伊丽莎白 毕肖普
  • 简介:为了培养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系列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消极等问题。为了提高英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及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笔者以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教学的设想。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了大连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及授课教师对课程融合教学的态度及对两类课程融合的方法。研究发现:(1)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两类课程融合教学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听力、写作和翻译课程是学生优先选择与思想政治课程进行融合教学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2)多数教师认为可以通过英语语言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改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本国思想政治内容的理解及其英语表达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结合课程、开设时间、教师合作以及教材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两类课程融合教学的建议。希望本研究结果对解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中国政治思想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内容与语言融合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 融合
  • 简介:该文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在梳理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基础上,提出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则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同时,指出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的新任务,新思路。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教学原则
  • 简介:流派众多的现代语言理论正以新的视角、新的模式丰富着外语教学实践,催动着新的外语教学法的诞生。现代外语教学已从往日的某种单向、划一、乃至封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了一个多理论、多种教法并用的全新时代。众多语言理论中,对外语教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的社

  • 标签: 语言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实践 社会语言学家 文化学习
  • 简介:2015年完成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降低了英语技能课的比例,规定英语专业必修课(含外语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占总学分的30%-40%。这一要求意味着英语专业需处理好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探索“语言与内容融合式教学”模式,从而使英语技能在专业课学习中得以保持和提升。本文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一项教学改革实践,即讨论型课程的建设背景和设计理念,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该课程类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由“教师引发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或展开)-教师跟进提问-学生进一步阐述”等步骤构成的课堂讨论模式,为兄弟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和教训。

  • 标签: 讨论型课程 融合式教学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简介:翻译能力研究已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翻译的重要方面。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想要培养一定的翻译能力,起到中英双语之间交际桥梁的作用,就离不开文化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圣经》文化不仅深深地渗透于英语语言及文学作品中,也植根于英美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中。本文以《圣经》文化为例,探讨翻译能力之文化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对《圣经》文化的了解和内化,将进一步帮助其理解英语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提高其翻译能力的目的。

  • 标签: 翻译能力 文化能力 《圣经》文化
  • 简介:本研究基于对辽东学院116名非英语专业差生在2007年4月进行的元认知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分析的结果是:非英语专业差生的元认知策略应用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元认知策略应用和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对英语成绩的预测没有显著性;高分组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

  • 标签: 非英语专业差生 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 简介: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法的角度探讨成语语义的非组构特征和组构性特征,并结合成语的语义组构特征和使用语境,从认知语法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成语意义的识解方式及其对成语句法转换的制约。

  • 标签: 成语 非组构性 组构性 成语意义的识解 成语的句法结构
  • 简介:电子语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构建人际意义的方式,也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电子语篇和电子会话的性质和定义,然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会话结构理论为框架,讨论电子会话语篇的话步确定原则,以及部分话步在实现方式和使用频率方面的特征。本文是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阐释电子语篇的初步尝试,希望能为电子会话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标签: 功能语言学 电子会话语篇 会话结构 话步
  • 简介:本文展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程RICH教改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通过对RICH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进行回顾和探讨,本文提出了构建RICH(X)教学模型,以实现RICH模式与课程X的优化结合。结合医英专业精读教学改革第一阶段案例,阐释了适合该专业特点的RICH(X)模型——RICH(医英精读)模型的构成和内涵,揭示了RICH(X)教学模型的构建过程,为其他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构建思路。

  • 标签: RICH 研究型学习 融合型课程 合作式学习 人文素质的提高
  • 简介:10月29—30日,第六届江苏省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论坛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举行。东南大学常务副书记左惟教授亲临会议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霄翔教授主持开幕式。

  • 标签: 专业研究生 外语专业 江苏省高校
  • 简介:笔者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果连接词的使用特点。通过搜集中国某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文本,自建小型语料库FSU,并与美国大学生写作语料库LOCNESS及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CLE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因果连接词在各库的使用频率和多样性上,中国大学生与母语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为提高英语专业大学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对今后的专业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议论文写作 因果连接词 语料库
  • 简介:口译课是我国英语专业为高年级同学开设的技能型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非语言方面的口译技巧。本文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对门泽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师的角色等进行了探讨,并以新闻发布会这一具体课堂任务为例对任务型口译课堂教学的完整设计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 标签: 任务 口译 技能
  • 简介:<正>2012年11月1日至3日,由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承办的2012年学术年会隆重召开。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辛斌教授,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向阳,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校长蒋庆锁等领导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学英语报》的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全省的外语专家以及13个大市的教研员、教学骨干近15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教育学会 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 外国语学校 教育局副局长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简介: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图式理论和van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为外语教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探讨把图式理论和宏观规则即删略规则、概括规则、组构规则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的互补性,试图提供一种新的听力教学的研究视角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途径。

  • 标签: 图式理论 宏观结构 英语听力教学 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