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论述了欧洲的班级授课制度传到中国之前,红河州的哈尼如何教育青少年,有了“洋学堂”后,家庭教育如何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哈尼的非正式教育今天有哪些好的传统应该弘扬,这种教育还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分别论述了“土司”等民族上层的子女、一般村民、居民子女、干部(官员)子女接受非正式教育的情况;宗教职业者——贝玛在今天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哈尼青少年掌握汉文化与家庭教育、辅导的关系。

  • 标签: 哈尼族 中国云南省 传统教育 教育制度 红河州 尊长敬老
  • 简介: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紫云县5所中学体育课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较少,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单一,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够.紫云县民族传统项目“脚斗士”在当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对场地设施、器材等的要求不高.将脚斗士引入体育课的可行性,从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态度两方面进行分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学与民族项目有机结合提供参考.

  • 标签: “脚斗士”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中学体育课 可行性
  • 简介:在肃南裕固自治县召开的裕固教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七世顾嘉堪布教育思想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裕固教育、宗教、历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总结了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经验与问题。裕固教育研究所的成立是裕固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会议的召开为研究所进一步展开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 标签: 裕固族 教育研究 学术评论
  • 简介:韩国各地有很多中国延边朝鲜务工人员,通过对他们的个案访谈,剖析其身体、语言、居住空间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因素是如何限制其适应韩国社会的,并指出在韩国社会的接纳和排斥之间,朝鲜务工群体只是“选择性”地适应韩国的社会生活,在深层融入韩国社会方面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 标签: 韩国 朝鲜族 务工群体 社会适应 障碍因素
  • 简介:对西双版纳布朗村寨的田野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场域正在现代化社会变迁中发生重构。传统宗教教育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佛寺教育日渐式微,境遇尴尬,学校教育的教育文化传承功能凸现,同时也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消除和化解传统文化对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吸收和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和合理的内容,同时观照现代化中得到普遍共识与社会认可的价值,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承场。

  • 标签: 协调与重构 宗教教育 学校教育 布朗族
  • 简介:红河学院建校四十周年校庆之际,“中国哈尼文化研究暨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0月18日至20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哈尼学会的142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对哈尼文化进行了学术交流.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哈尼族 学院 红河 文化 国际
  • 简介:魏晋时期后,复仇文学主题展示的复仇逻辑对法的僭越,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此种与扩大化复仇相联系的是复仇失当与错位.也说明在复仇作品的整体流向上,更多地吸收了六朝时代社会事件中的有关雪怨伸冤正义动机、激愤情绪导致的报复扩大化影响.刑连坐,既反映了古代血复仇的残余观念和野蛮习性,又延续扩展了这种观念习俗,其于复仇文学母题构成了一种'正反馈'关系.古人对此曾有反思和批评.

  • 标签: 酷刑制度 族诛制度 文学创作 复仇主题 伦理 法制史
  • 简介:我国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庞大,完成教学科研的共同进步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而如何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开拓创新,挖掘资源,是科研工作定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高校地方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蒙古源”文献中外文互译为例,论证高校外语教师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等资源,实现地方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

  • 标签: 民族文献翻译 外语教师 教师发展 高校转型发展
  • 简介:前郭蒙古中学坐落在松嫩平原南端、美丽的松花江畔一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尊师重教之乡的美誉。学校始建于1956年,与自治县同龄,是县域内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吉林省教育学院教研基地校。校园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近年来,校领导集体谋事一盘棋、共事一条心,学校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力争把前郭蒙中打造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省内-流名校。

  • 标签: 蒙古族自治县 完全中学 桃李 心育 道路 改革
  • 简介:以朝鲜歌曲对延边地区形象的影响为例,结合文化认知等心理学相关知识,就民族音乐感知对民族地区形象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音乐感知对受众满意具有显著的影响;文化认知在民族音乐感知与受众满意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受众满意对民族地区形象具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民族音乐感知 地区形象 文化认知
  • 简介:对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语境变迁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视角。在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其语境变迁也是很重要的。就裕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其内部显然存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语境变迁直接影响着非遗的保护。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非遗保护 语境变迁 裕固族
  • 简介:贫困问题,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贫困现象已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肃南裕固自治县这样一个相对特殊的民族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力图找出少数民族贫困的共性,这有利于丰富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内容。

  • 标签: 反贫困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现状
  • 简介: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蒙古和汉族大学生进行友谊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和汉族两个民族在各自民族文化上各具特点,并且蒙古和汉族大学生的友谊现存在差异.汉族和蒙古大学生友谊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紧密相关.希望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提供启示.

  • 标签: 友谊观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 大学生 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