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科研训练对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参加临床科研创新项目的2014级~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参与科研训练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组织座谈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科研训练前,仅有19.0%(19/100)的学生认可自己的科研能力;通过1年的科研训练,63.0%(63/10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效果感到满意;82.0%(82/100)的学生认为科研训练经历将在自己日后的学业生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50.0%(50/100)的学生进行了课题组内的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答辩工作;51. 0%(51/100)的学生主笔撰写了学术论著或综述,18.0%(18/100)的学生发表了学术论文。经过座谈会分析,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主要与学生对科研训练意义的认知、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教学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有关。结论系统的科研训练有助于高年级本科生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本科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应当进一步完善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 标签: 本科生 科研训练 科研能力 培养效果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的临床科研知识、态度及行为,为有针对性提高其临床科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7月在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的态度及行为问卷,以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为考查知识点,个人访谈提高住院医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其进行知-信-行现况调查。应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使用分类归纳法分析定性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①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总成绩为(54.14±23.06)分,以31~60分的人数为最多。②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的态度是积极接纳的;100%的规培医师认为临床科研在医师成长过程中是重要的,规范化培训阶段开展临床科研培训是必要的。③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目前对临床科研有行为但并无产出。④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希望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临床科研能力。结论规范化培训儿科医师接纳临床科研,但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水平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其临床科研能力。

  • 标签: 儿科 规范化培训医师 知-信-行 临床科研 能力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及科研综合考评方案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08、2013级本科生为对象,在2008级学生中实施传统实习考核方案,在2013级学生中实施综合考评方案。实习结束后对带教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两种方案的应用效果。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8级和2013级学生对各自考核方案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52 ± 1.41)和(6.91 ± 2.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74,P = 0.051)。两组学生临床能力相关的7项自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学生科研能力相关的4项自我评分均高于2008级学生(P<0.05)。另外,超过85%的带教老师对综合考评方案感到满意,认为其更有利于学生临床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结论综合考评方案维持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并提高了其科研能力。

  • 标签: 口腔医学生 教育,医学,本科 临床实习 考核
  • 作者: 陈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贵定县人民医院,贵州贵定551300
  • 简介:目的:研究压疮护理小组在老年压疮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5)和研究组(n=35),常规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压疮护理小组干预。对两组患者Braden评分、VAS疼痛评分、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raden评分、VAS疼痛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Braden评分为(10.40±1.65)、VAS疼痛评分为(2.30±0.12),常规组患者Braden评分为(15.65±2.95)、VAS疼痛评分为(4.10±0.94),研究组患者压疮、疼痛评分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2.86%,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老年压疮护理干预中应用压疮护理小组模式具有确切效果,患者压疮、疼痛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具有较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压疮护理小组;老年患者;压疮护理;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护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78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CRRT护理小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RRT护理小组为基础的优质护理能降低ICU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日常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CRRT护理小组 并发症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实现高等数学的信息化教学,本文主要从主体学习主动性、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数学知识与专业理念,以小组教学为基本单位,构建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模式,研究实施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及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该院89例肿瘤内科在职注册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症状自评表SCL-90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同期另选91例普通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记录结果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采用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观察并进行干预前后护士专业生活质量、共情和一般健康状况测评。结果观察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模;其中肿瘤护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明显高于常模。干预后观察组同情心满意度、护士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及换位思考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护士健康状况均有所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巴林特小组能够提高内科护士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及自我反思能力,提高同情心满意程度,同时帮助内科护士释放情绪、缓解和应对压力,但对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压力方面不显著。

  • 标签: 内科护士 心理健康 巴林特小组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实现高等数学的信息化教学,本文主要从主体学习主动性、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数学知识与专业理念,以小组教学为基本单位,构建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模式,研究实施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种在眼内如晶状体上皮细胞、小梁网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广泛存在的多功能信号分子,在基础研究中主要发挥保护细胞、促进细胞增生,维持干细胞特性的作用,目前在眼科临床上常用于角膜炎、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溃疡、角膜手术术后以及干眼的治疗。bFGF能促进角膜缘微环境细胞的增生,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干细胞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09-414)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医院医务工作者对科研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管理及服务水平,增强医务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方法本文通过量表调查法,分析影响上海市某三甲医院职工科研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运用SPSS 26.0进行量表信效度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LSD法,探讨影响不同岗位职工科研积极性的因素。结果医院科研激励制度主要囊括了:物质/精神激励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制度共3个方面,评分均值分别为:≈3.97、≈4.09和≈3.84,其中科研管理制度满意度最高,不同性别、岗位和学位的职工对科研激励制度的满意度具有差异性。结论医院科研激励制度尚有上升空间,可根据不同职工的特点,调整激励形式与内容,调动医院职工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院科研实力。

  • 标签: 三甲专科医院 科研激励制度 科研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疆某三甲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界值法建立医院临床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建立具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49项的新疆某三甲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对三甲医院在科室科研绩效评估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科室科研绩效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界值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的指标和结果,分析医院科研现状,制定科研发展对策。方法以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为例,通过科技量值结果和态势分析法,深入探讨医院科研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结果医院外部机遇是国家和市政府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导向明确;挑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科研工作提出交叉融合的要求,高层次人才流动加速,与对标医院差距明显。内部优势是专科优势较明显,实施医院科室科研分级管理后科研成果产出逐年增多,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劣势是缺乏基础研究科研平台,缺少高端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不足,缺乏高水平基础与临床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足和成果转化率低等。结论医院需完善绩效考核,搭建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水平成果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的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

  • 标签: 科技量值 SWOT分析 医院 对策
  • 简介:摘要《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改革创新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具有侧重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专业课教学模式局限性,而未能激发学生改革创新意识,难以铸就具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队伍。本研究通过地方病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专家榜样示范、科研进展、科研实践等途径反哺该门课程的课堂和实践教学,旨在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同时为相关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科研 反哺 教学 课程思政 教书育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院所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将研究所人员与医院充分融合并进行分类管理,促进院所融合发展。方法通过关键知情人访谈、科研实力和技术力量调查等研究方法确定人员分类管理思路、院所融合研究团队的设立、技术团队分组和服务方向。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建立研究团队绩效评价方案。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建立平台团队考核方案。结果本研究形成了研究所岗位分类设置框架,围绕医院临床优势学科组建了院所融合研究团队,基于现有设备和技术人员特长搭建了平台团队;建立了基于科技量值的研究团队绩效评价方案;确定了以服务量为基础的全维度技术平台考核方案。结论本研究制定了一套基于院所融合的岗位设置和绩效评价方案,具有资源共享、团队共建、技术共享的特色,为其他医学科研院所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院所融合 岗位设置 研究团队 技术服务团队 科技量值 绩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科研训练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贯穿全程的科研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增加自主科研的时间。本文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科研训练为例,阐述了训练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通过科研训练考核、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92.9%(39/42)的学生第一学年科研训练考核成绩优秀,17名参加第二学年科研训练考核的学生中,15名学生成绩优秀。80.0%(24/30)的学生认为全程科研训练可以提高科研能力;10名导师中有6名导师认为全程科研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尽早明确科研方向。95.5%(64/67)的学生至少参加过一个科研课题,其中90.6%(58/64)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及之前就已经参加科研课题,且71.9%(46/64)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96.7%(62/64)的学生希望得到临床研究设计方面的培训,92.2%(59/64)的学生希望得到课题设计方面的培训。试点班贯穿全程的科研训练有助于学生尽早明确科研方向,培养科研能力,在今后的训练安排中可以进一步提供科研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 标签: 临床医学 试点班 科研训练 医学生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八年制医学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对此开展了积极探索,科研训练安排差异较大。北京大学医学部重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师生访谈结果,通过激发学生科研内动力、提高科研培养的连续性、早期开放临床科研平台和延长科研培养时间等措施优化医学生科研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医学人才。本文通过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施与优化的过程,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 标签: 医学生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科研能力 培养 实施与优化
  • 简介:摘要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 标签: 医学教育 课程 低年级本科生 科研文献 阅读与交流
  • 作者: 蒲丹 吴立玲 沈惠麒 张燕 王嘉东 王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选取北京大学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2014~2016级1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量表评估学生科研能力,以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和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分析学生科研能力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课程后学生科研能力自评评分高于课程前[(107.9±11.3)分比(102.0±12.5)分],科研活动活跃组学生无论课程前[(107.2±12.2)分比(96.6±12.1)分]还是课程后[(111.6±11.1)分比(104.2±12.2)分]的科研能力自评评分均高于非活跃组学生。相关性分析显示,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经历(ρ=0.243)、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评分(ρ=0.299)和评教分数(ρ=0.264)均与课程后科研能力自评评分呈正相关。对自身科研能力提高发挥促进作用的因素中,带教教师指导(加权比例61.7%)高于课程其他环节。结论科研思维训练课程对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带教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均有助于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 标签: 本科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专业 科研思维训练课程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医务人员对科研诚信的认知情况,为指导科研诚信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21年3月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医务人员的科研诚信知识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别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在职医务人员对科研诚信认知的总体知晓率均低于60%。单因素分析显示:在职医务人员参与不同的科研活动在科研诚信认知得分上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职医务人员的文化程度、是否参与科研培训、是否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文化程度与参与科研培训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诚信认知量表得分的文化程度和参与科研培训的LSD检验表明:参与科研培训的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医务人员科研诚信认知水平不高,科研诚信认知情况不容乐观。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研诚信教育培训的力度,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诚信认知水平、改善医务人员的科研诚信认知态度。

  • 标签: 科研诚信 学术不端 认知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