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库,并提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复方专利,经数据筛选、数据录入、数据规范等步骤后,建立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中药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87条中药复方专利,包含213味中药,其中核心用药为大黄、柴胡、枳实、甘草、厚朴、延胡索、黄芩、木香、芒硝、黄连等,药性以温、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居多,归经以脾、肝、胃为主;聚类分析结果包含5类;关联性较强的对药包括柴胡-大黄、枳实-大黄、厚朴-大黄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成为大黄、柴胡、甘草、芒硝、枳实、延胡索、黄芩、厚朴。结论攻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大黄为主;通顺腑气法以枳实、柴胡等为主;攻下与通顺腑气兼治则可酌情合用厚朴、芒硝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国家专利数据库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古今医案云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再评价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有关中药治疗AECOPD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文献,分别采用AMSTAR2量表、GRADE工具、PRISMA声明进行方法学质量、证据质量及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5篇系统评价文献,包含85个结局指标。AMSTAR2量表评价结果显示,9篇为低质量文献,6篇为极低质量文献。GRADE分级结果显示,23个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中等,30个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低,32个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为极低。PRISMA声明结果显示,报告质量均相对完整。结论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ECOPD的临床疗效,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普遍偏低。今后研究者应规范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真实可靠的循证依据。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中药 系统评价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活血消肿方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活血消肿方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实施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以及腕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功能状态、握力、伤肢背伸分别为(14.58±2.98)分、(17.19±2.33)分、(19.36±2.47)分、(12.87±3.41)分,均高于对照组(11.25±3.21)分、(14.21±2.14)分、(15.68±2.87)分、(8.65±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旋前度、旋后度、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分别为(89.36±5.47)°、(89.57±5.61)°、(51.34±5.19)°、(53.87±6.42)°、(14.71±2.07)°,均高于对照组(82.54±5.32)°、(83.98±5.78)°、(44.32±5.46)°、(45.67±5.41)°、(12.45±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后患者实施活血消肿方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筋通络的功效,从而助于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腕关节活动度。

  • 标签: 活血消肿方 中药熏洗 手法按摩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腕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热熨和单纯中药热熨对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膝关节炎诊断标准选取60例膝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热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护理。采取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和加拿大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量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和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经2周的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较护理前NRS、WOMA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两组均有效果;护理后NRS、WOMAC评分比较,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热熨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热熨 穴位敷贴 膝关节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足浴配合足部按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就诊的DPN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与单用组,各38例。两组予饮食和运动控制、药物降血糖、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单用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足浴,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再加足部按摩,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CSS)、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足部单项检查及综合评分(CFS)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联用组和单用组患者TCSS评分[(5.82±0.57)分、(7.62±0.89)分]、MDNS评分[(14.92±2.16)分、(18.01±2.87)分]、CFS评分[(3.17±0.49)分、(4.41±0.52)分]均较干预前[(9.84±1.27)分、(9.65±1.21)分,(23.09±4.03)分、(22.81±3.92)分,(5.62±0.85)分、(5.76±0.73)分]明显下降(t=3.137、2.361、2.952、2.392、3.341、2.427,均P<0.05),且联用组下降幅度均较单用组更显著(均P<0.05);同时,联用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4%)较单用组(78.95%)更佳(χ²=4.150,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足部按摩用于DPN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足浴 足部按摩 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 足部单项检查及综合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和循环艾灸法+中药神阙穴位贴敷应用于肝硬化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肝硬化代偿期患者89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内44例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内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和循环艾灸法+中药神阙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个循环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再入院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CL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个循环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6.87±1.05)分,低于对照组(9.36±1.26)分,CLDQ评分为(187.26±13.69)分,高于对照组(142.37±15.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再入院率4.65%(2/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循环艾灸法+中药神阙穴位贴敷应用于肝硬化代偿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温和循环艾灸法 中药神阙穴位贴敷 肝硬化代偿期 再入院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简便快捷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用于鉴别不同胶类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方法采用DSC法,样品粒度100目,以铝坩埚为参照物,氮气为气氛,流速100 ml/min,考察最佳升温范围和升温速率。以优化后的DSC试验条件,鉴别42批次的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饮片及配方颗粒。结果DSC试验最佳升温范围30~500 ℃,升温速率30 ℃/min。DSC谱图显示,阿胶饮片、鹿角胶饮片、龟甲胶饮片分别有4、3、2个特征峰,且三者特征峰峰形、位置均有明显不同;鹿角胶配方颗粒与龟甲胶配方颗粒均有2个放热峰数,但两者特征峰位置不同,阿胶配方颗粒只有1个放热峰。鹿角胶的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在325 ℃左右共同出现一放热峰,可作为鹿角胶的特征峰。结论DSC法具有操作简便、用量少、无需试剂、测量快速、重现性好、谱图易解析等优点,可通过DSC谱图中特征峰数量、位置、峰形和焓值大小等快速鉴别区分各种胶类饮片及配方颗粒。

  • 标签: 量热法,差式扫描 阿胶 鹿角胶 龟甲胶 配方颗粒 中药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频率使用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结肠水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4~12月对佛山市中医院12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中药(紫苏子、净山楂、芥子)进行结肠水疗。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每日组、隔日组、每周组,各41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肝功能评分、彩超结果、相关生化指标含量和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每周组患者肝功能Child评分及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结果(CAPTM)值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隔日组肝功能Child评分及CAPTM值显著高于每日组,每周组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每周组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γ-GT、AST、ALT显著高于每日组,每周组患者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每周组血清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患者TG显著高于每日组;每日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隔日组、每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日组使用中药配方对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结肠水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状态。

  • 标签: 中药 结肠水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TDP灯照射患者关元穴的干预下,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1月1日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科住院需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灌肠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TDP灯照射关元穴,连续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总有效率、灌肠前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药灌肠总有效率为81.82%(27/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5%(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灯照射关元穴后中药灌肠患者保留时间延长,促进了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灌肠治疗的疗效,延缓疾病的进程。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灌肠 TDP灯 关元穴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中药汤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阳南石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67例。西医治疗组术后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术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激素(TSH)]、肿瘤标志物[降钙素原(PCT)、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FT3、FT4水平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PCT、Tg水平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西医治疗组治疗有效率(77.61%,52/67)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5.52%,64/67)P<0.05;西医治疗组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为17.91%(12/67),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2.98%(2/67),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中药汤剂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应用中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且能够抑制肿瘤复发。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功能 肿瘤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散结消瘿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散结消瘿方内服,观察组行散结消瘿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甲状腺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水平、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痊愈患者短期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较高[91.04%(61/67)比73.13%(49/67)],复发率较低[5.26%(2/67)比30.00%(9/67)],P<0.05;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ESR、TRAb、TPOAb、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散结消瘿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可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效果理想。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散结消瘿方 中药外敷
  • 简介:摘要孙树椿教授为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传人,擅长诊治筋骨劳损与跌打损伤,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诊断上重视体格检查,并充分运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治疗上重视对"筋"的调理,认为"骨正筋柔"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标准,以辨位施治为理念进行诊治,将清宫正骨手法与中药相结合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正骨手法 清宫正骨 手法 中药 椎动脉型颈椎病 孙树椿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贴敷配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Wanfang)、维普(VIP)、Medline、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应用推拿配合贴敷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文献,时间范围自建库起至2022年8月。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以获得能够纳入分析的研究,在评估偏倚风险、撷取所需数据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7个临床研究,总计1 527例受试患儿。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RR=1.26,95%CI(1.17,1.36)]、证候量化评分[MD=-4.19,95%CI(-4.58,-3.81)]及随访期的疗效维持率[RR=1.31,95%CI(1.16,1.48)]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贴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一般,且存在样本量偏少、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缺乏足够数据的问题,后期需要更大样本、更全面的临床研究以加强证据支撑。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小儿便秘 推拿 中药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密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穴位敷贴大椎、神阙、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观察组使用中药膏剂敷贴,对照组不加用中药。两组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肺活量呼气容积(FEV1)、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吸困难指数(mMRC)与圣乔治呼吸问卷量表(SGRQ)评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FEV1、FEV1%、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mMRC评分、SGRQ总评分分别为(1.91±0.27)分、(38.54±8.1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3±0.33)分、(43.12±7.86)分(t=4.93、4.47,均P < 0.05)。观察组病情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分别为(0.42±0.09)次/6个月、(0.27±0.05)次/6个月,对照组分别为(0.69±0.17)次/6个月、(0.47±0.13)次/6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0、3.85,均P < 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COPD稳定期有良好的效果,可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中草药 针刺穴位 敷贴 噻托溴铵 投药,吸入 呼吸功能试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的中药膏摩技术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眩晕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的中药膏摩技术进行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为结点,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眩晕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眩晕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改良的中药膏摩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药膏摩 眩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新型护理模式对妇科肿瘤放疗患者肛周水肿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治疗的128例妇科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段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配合以肛周全程观察、健康宣教处方、心理护理干预、功能康复锻炼、肛周护理随访等新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肛周水肿范围评分、肛周水肿程度评分、肛门坠胀感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各有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自动出院而终止研究,两组各62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肛周水肿范围、肛周水肿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肛门坠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3.89±4.21)分,高于对照组的(21.18±5.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新型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肛周水肿的程度和范围,减轻患者肛门坠胀感及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妇科 中药熏洗 放射性直肠炎 肛周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护理联合中药湿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16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护理联合中药湿热敷;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为(1.61±0.83)分,显著低于常规组(4.1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FMA评分为(27.34±4.19)分,显著高于常规组(18.97±3.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GQOLI-74总评分为(86.49±4.93)分,高于常规组(60.15±5.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护理联合中药湿热敷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护理 中药湿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搜索关于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釆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RCT研究,共1 0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或化疗联合西药组相比,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组在改善外周血白细胞[标准化均数差(SMD)=1.32,95%置信区间(CI)为0.76~1.89,P<0.000 01]、血小板[加权均数差(MD)=25.05,95%CI(8.00,42.10),P=0.004]、血红蛋白[MD=24.14,95%CI(16.34,31.94),P<0.000 01]和临床症状[相对危险度为1.38,95%CI(1.25,1.52),P<0.00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能够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外周血细胞水平,减轻骨髓抑制,同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且部分结果存在较大异质性,因此尚需更多严格设计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黄芪 当归 骨髓抑制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泥灸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眩晕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泥灸进行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 w,干预后2 w为结点,采用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眩晕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w后观察组患者眩晕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法评分比对照组与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中药泥灸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药泥灸 眩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并发腹胀及疼痛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广东省台山中医院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11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胀、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腹胀及疼痛程度均有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腹胀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行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腹胀及疼痛程度,同时能够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穴位按摩 腹部手术 腹胀 疼痛 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