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大学章程素有“大学宪章”之美称,是大学治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制度化的重要载体。早在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就提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三年后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更是对于高等学校章程应当包含的事项作了具体的规定。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制定学校章程。然而,直至2005年,

  • 标签: 公立大学 大学章程 治理模式 法人化 《高等教育法》 导向
  • 简介:自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以来,我国的三轮司法改革一直在侧重解决问题或是侧重按司法规律办事之间徘徊,其中又尤以肖、王两任最高法院院长主政期间所推行的改革为代表。某种程度上,两种改革思路的失衡导致了先前司法改革的顾此失彼和进退失据。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司法体制改革,以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办案责任、开展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强化职业保障、人财物由省统管有效排除地方干扰等为试点和主要突破口,较好地统筹兼顾了坚持问题导向与尊重司法规律两种改革思路的关系。但考虑到复杂的现实国情和各种"潜规则",设计相对良好的改革试点方案在落地过程中,仍然可能会带来基层司法机关经费保障不力、司法系统内部"行政化"加剧、法官检察官选任产生"逆淘汰"现象以及独立行使的司法权力异化成司法专横甚至司法腐败等问题。鉴此,必须对正在开展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保持清醒认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纠正试点中的问题,防止改革变形走样,确保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效果,为全面铺开改革创造有益经验。

  • 标签: 司法改革 试点方案 问题导向 司法规律 对立与统一
  • 简介:与强调“依法裁判”的严格适法模式不同的是,英美法学理论推崇一种强调“后果考量”的实用主义审判哲学,即法官以判决可能导致的结果为依据而非绝时按照制定法规则决定裁判的内容。这种司法哲学由于违背了立法和司法的分权关系等理论而引起了很多严厉的理论批判。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实用主义审判哲学在各国司法实践中都实际地存在着,对于过于压制法官裁量权限的大陆法系国家而言,如果控制得当,实用主义司法甚至能起到诸多有益的功能,并可以借其消解严格适法模式带来的某些僵化之处。

  • 标签: 麦考密克 实用主义审判 判决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中国证券市场上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制度。IPO是股票市场上最重要的行为。也是我国企业在股市融资的最主要的方式,以及投资者参与中国股市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与之相应,IPO制度是证券市场上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居于证券监管的核心。关于IPO制度,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注册制(Registrationsystem)和审批制(Approvalsystem)两种方式。在以强制披露为基础的注册制下,发行人只需要按照强制披露的要求向证券监管机关提供注册文件并向公众披露法定信息即可,

  • 标签: 中国证券市场 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市场 发行制度 市场化 法治化
  • 简介:实践教学对于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从课程实训项目、专业实习项目、社会服务项目三个方面入手,对学校、政府、行业深度合作的“社团+项目+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高职 社会工作专业 实践教学
  • 简介:中国影响出版物案中,中国作为应诉方提出了DSB专家组职权范围的异议。专家组程序中,设立专家组申请的具体要求是正当程序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适用。考察专家组报告对中国异议的具体审查确立了正当程序应用的具体规则。DSU第6.2条是设立专家组正当程序的法律基础;"陈述"与"充分通知"逻辑关系的判断是专家组职权范围确定正当程序的保障。中国要提高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运用能力必须适应普通法的程序规则。

  • 标签: DSB 专家组职权范围 正当程序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