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论述了调水对保证我省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关中和陕北地区的调水方案,并设想了初步的配置方案。

  • 标签: 陕北地区 调水 关中地区 水资源 需水量
  • 简介:以最新发布的营改增文件办水总[2016]132号文和水总[2014]429号文为依据,结合湖北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各费率的取值,梳理设计概算的编制程序,供实际工程参考。

  • 标签: 湖北地区 水利工程 设计概算
  • 简介:依照本文构建的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气象干旱标准,借助Arclnfo、Envi等分析工具,采用TRMM卫星3842和3843降雨数据集对我国2010年年初气象干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3月,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旱情十分严重,甘肃、湖南等地旱情也比较严重;截止2010年3月底,西南5省除重庆外,均未出现旱情缓解趋势,旱情可能继续发展。同时说明TRMM降雨数据的气象干旱监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我国大尺度气象干旱监测分析。

  • 标签: TRMM数据 气象干旱标准 干旱监测 西南干旱
  • 简介:利用天山西部地区9个县市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气温和水面蒸发观测资料,确定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干旱指数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两种方法统计,研究区的气候类型为半湿润一半干旱区,其年干旱指数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性和年际变化。近50年来,各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各分级年干旱指数发生的频次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半湿润区湿润化程度较高,而半干旱区的年度和夏季的干旱化程度高,春、秋两季干湿化程度则基本相近。研究区50年以来的平均年干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夏季干旱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可以初步认为,水面蒸发量的显著减少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干旱 干旱指数 演变特征 趋势分析 天山西部地区
  • 简介:利用维平台GeoStation,结合新盖房枢纽引河闸工程,对建模流程及工程应用进行简述。提出了在地质维建模过程中用点、线建模的问题,得出了在小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用点建模可以较为精确和快速地完成建模工作的结论。

  • 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 点建模 GeoStation
  • 简介:峡工程导流设计关系到枢纽布置和施工总进度,经过近40年的比较论证,最终采用明渠通航、期导流方案,即一期束窄原河床导流,二期明渠导流兼通航,期底孔导流,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导流明渠宽350m;长3400m.配合临时船闸满足施工

  • 标签: 明渠导流 三峡工程 枢纽布置 碾压混凝土围堰 施工总进度 导流明渠
  • 简介:根据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在县域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区域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面积较多,但土地利用的整体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整个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中线工程施工以来,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

  • 标签: 土地利用 南水北调中线地区 生态环境指数 河南省
  • 简介:依托天津工程场地类别判别经验,选取天津某工程场地,通过EXCEL编制计算单,准确、快速、高效地完成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进而对工程场地类别进行判别、分析及评价。

  • 标签: 场地类别 EXCEL 等效剪切波速 判别 评价
  • 简介:本文以东北某大型输水隧洞洞室冬李寒冷季节,在进行钻爆法施工过程中,遇到洞口支护的方案确定、拌和保温系统、供排水系统保温以及洞室开挖过程中,洞口保温措施实施过程加以总结,对寒冷季节北方地区洞室开挖过程中遇到的因气温条件下降,使施工难度加大、从处理过程进行分析解决,为我国冬季寒冷季节北方寒冷地区洞室开挖提供了保责的经验。

  • 标签: 北方 寒冷季节 钻爆法施工 技术
  • 简介:指出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冻害可以分为冻胀破坏、冻融破坏和冰冻破坏3种类型,论述了不同冻害的破坏形式,认为冻胀破坏在我国北方季节性冻土地区比较广泛,对工程的危害程度较大,是刚性材料衬砌渠道的主要冻害形式,阐述了渠基土的冻胀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回避冻胀、削减冻胀、衬砌结构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防治冻胀的措施。

  • 标签: 衬砌渠道 冻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我国大型水电资源开发的重心已向云南、四川、青海和西藏等高海拔、高寒地区转移.此类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对混凝土大坝的筑坝技术、温控设计和施工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介绍了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征、筑坝材料特点、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特点以及混凝土温控防裂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并结合目前在建的西藏地区藏木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工程,介绍了高海拔、高寒地区混凝土温控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标签: 高海拔 混凝土坝 温度控制 关键技术
  • 简介:峡工程蓄水运用后下泄水流含沙量大为减小,下游荆江与口分流河道将长期处于冲刷状态,对江湖关系演变和防洪影响重大。本文利用可视化一维河网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峡工程蓄水运用后荆江口河道冲淤变化进行了模拟,对口河道分水分沙量及冲淤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典型水文系列及运用条件下,峡水库运用后前6年藕池河及松滋河均发生冲刷。之后藕池河有所回淤,松滋河继续冲刷,至峡水库运用40年左右冲刷达至最大。研究成果对荆江与洞庭湖区防洪决策和水资源研究等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三峡水库 荆江三口分流河道 河网泥沙数学模型
  • 简介:前言。峡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同世界上任何大工程一样,兴建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有利影响在中游,主要不利影响在库区。但是由于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仅1.1km。较天然江面宽度增加仅一倍。总库容与坝址年水量的比值仅为0.09,对河流天然迳流的调节程度不高,且坝址距河口较远,水库调度又考虑了多方面的要求,其对水文、水力情势的改变远比一些调节程度高、湖泊型、距河口近的大型水库为小,其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也相对地要小一些。

  • 标签: 三峡工程 坝址 河口 水库调度 防洪 库容
  • 简介:洞宫山下的生态大县,瓯江源头的千年畲乡。蓝天、白云、永远的青山绿水,滋养着这里的勤劳人民。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境内星罗棋布的小水电和景宁人在中西部地区大量投资水电站的胆略,成就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水电之乡”。

  • 标签: 水电站 景宁畲族自治县 大跨越 中西部地区 华东地区 农村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