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防止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现已明确,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同样运动对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修复作用,同时改善糖、脂代谢,从而使糖尿病个体达到良好的代谢水平。作为简便、经济的干预方式,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运动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成骨细胞是主要发挥骨形成功能细胞,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骨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及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中至关重要,还可参与机械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迁移和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功能,可为口腔领域中如引导骨再生技术、正畸牙移动、牵张成骨及术后骨愈合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成骨细胞 细胞骨架 骨重建
  • 简介:摘要肾小球系膜细胞作为肾脏内最为活跃的细胞,参与并维持肾脏的多种功能。因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系膜细胞息息相关,这也使其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以下将从系膜细胞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形成中的作用,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的关系,系膜细胞与肾小球基底膜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描述系膜细胞的相关功能,同时还会介绍部分系膜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进一步阐述系膜细胞在肾小球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系膜基质 基底膜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与再生、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广泛分布的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组织内稳定、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伤口愈合、炎症、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巨噬细胞表型、吞噬、迁移、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炎症及生物能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抑制 功能
  • 作者: 徐红瑞 王鑫 王亚东 申川 赵彩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7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开封 475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8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
  • 简介:摘要肝功能衰竭是肝脏组织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预后差,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肝功能衰竭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入研究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对肝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探索肝功能衰竭中细胞自噬与坏死、凋亡的关系,并就自噬在肝功能衰竭各阶段的作用机制及表达水平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肝功能衰竭的深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胞自噬 肝衰竭 细胞凋亡 坏死 SIRT1
  • 简介:摘要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具体机制不明。已知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损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而脑周细胞作为BBB的组成部分,参与BBB的形成与维持以及神经血管系统的调节。近来研究显示,脑周细胞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文章总结脑周细胞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途径,脑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及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以期为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脑周细胞 血脑屏障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肝细胞肝癌的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免疫治疗的特点在于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能力,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能力。前期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在原发性肝癌的各个治疗阶段,免疫治疗均存在单药疗法或联合疗法的潜在优势。正如我们所知,无论是短期内杀伤肿瘤细胞,还是长期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免疫药物起效的必要条件都是健康的免疫环境。本文对肝癌患者体内免疫微环境及各类手术或治疗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进行综述,为探索互相增效的肝癌联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望有助于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肿瘤 免疫疗法 肝细胞肝癌 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大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自噬功能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4周龄SD幼鼠20只,分为假手术组(暴露左侧输尿管,10只)和CRI组(结扎左侧输尿管,10只)。术后6周处死大鼠前收集24 h尿液并检测总蛋白,处死大鼠后心腔取血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浓度;取双侧胫骨近端固定脱钙制作组织学切片,番红固绿染色观测胫骨生长板增殖区软骨细胞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自噬指标轻链蛋白3(LC-3)的细胞表达率,Tunel技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细胞糖原指标糖原蛋白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RI组24 h尿蛋白[(163.5±11.3)mg比(38.6±9.8)mg,t=25.620,P<0.001],血肌酐[(67.3±16.2)μmol/L比(28.4±11.5)μmol/L,t=5.974,P<0.001],血尿素氮[(16.4±6.4)mmol/L比(4.8±2.0)mmol/L,t=5.198,P<0.001]均增高;CRI组胫骨生长板增殖区软骨细胞细胞数量减少[(4.2±2.1)个比(9.1±3.8)个,t=3.109,P=0.006],软骨细胞LC-3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27.2±12.6)%比(51.4±18.2)%,t=3.457,P=0.003],糖原蛋白1累积增多[(6.1±2.5)分比(3.5±1.8)分,t=2.669,P=0.016],凋亡率增高[(17.2±4.8)%比(5.1±3.4)%,t=6.505,P<0.001]。结论肾功能不全大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自噬功能下降,糖原累积增多,凋亡率增高,软骨细胞数量减少。

  • 标签: 肾机能不全 生长板 自噬 糖原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与其表面的受体结合。受体是影响宿主范围和种间传播的重要因素。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暴发流行的不明原因肺炎,其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为2019-nCoV的受体。本文对已知人类冠状病毒受体及其应用作简要综述,以期为2019-nCoV的溯源、跨物种传播、流行病学分析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肽基二肽酶A 受体,细胞表面 受体,病毒
  • 简介:摘要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是维持角膜上皮透明与完整的前提。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和/或角膜缘干细胞龛受损均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LSCD)。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恢复干细胞功能、治疗LSCD的主要方法之一。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移植角膜缘组织、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以及在体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每类手术按照供体来源不同可进一步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技术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术后植片存活率逐步提高,明显改善了LSCD患者的预后。(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32-237)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与肿瘤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TME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具有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的作用,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不仅是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所致,还与突变细胞对TME的适应过程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开发出能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TME的新治疗策略,将会为肿瘤的治疗指明新的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发病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频数及功能相关性。方法入组HBeAg阳性CHB患者,包括免疫耐受期(immune tolerance, IT)患者49例和免疫清除期(immune clearance, IC)患者100例。检测其病毒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等,并采集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DC频数及表面共刺激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6CD86定量表达,分析CHB发病与pDC频数及功能相关性。结果IC组与IT组比较,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s水平、HBeAg水平和HBV DNA载量有显著差异;IC组谷丙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水平显著高于IT组;IC组pDC百分率(%)显著低于IT组;IC组和IT组的CD86+ pDC%和CD86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intensity, MFI)无显著差异。IC患者基线pDC%与ALT水平负相关,而ALT水平与CD86+ pDC%、CD86MFI和CD86抗体结合量(antibody binding capacity, ABC)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C频数与CHB发病相关。CHB患者pDC频数越低越容易发生肝炎。因此,提高pDC频数可能抑制肝炎的发生。

  • 标签: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与泌汗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8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UDOSCAN仪测得的手和足电化学传导率[双手平均电化学传导率(HESC)、双足平均电化学传导率(FESC)]将患者分为泌汗功能正常组(262例)和泌汗功能异常组(123例)。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采用糖负荷30 min净增C肽与葡萄糖比值(ΔC-P30/ΔG30)和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ΔI30/ΔG30)评估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采用120 min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校正后的C肽和胰岛素AUC(C-PAUC/GAUC、IAUC/GAUC)评估总的β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泌汗功能正常组相比,泌汗功能异常组患者ΔC-P30/ΔG30和ΔI30/ΔG30均更低[分别为0.19(0.08,0.30)比0.30(0.19,0.53)和1.47(0.67,3.28)比2.26(1.28,4.65),Z=-5.495、-3.897;P均<0.05],C-PAUC/GAUC和IAUC/GAUC也更低[分别为0.07(0.04,0.16)比0.12(0.06,0.25)和2.79(0.76,6.35)比3.30(1.35, 8.32),Z=-3.894、-2.092;P均<0.05]。(2)ΔC-P30/ΔG30、ΔI30/ΔG30与HESC(分别为r=0.306、0.272,P均<0.05)、FESC(分别为r=0.304、0.233,P均<0.05)均呈正相关。(3)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ΔC-P30/ΔG30、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尿酸是泌汗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与泌汗功能障碍独立正相关;对于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尽早评估泌汗功能,以便早期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标签: 糖尿病,2型 β细胞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泌汗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脓毒症状态下白细胞介素(IL)-37对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分离纯化C57BL/6J小鼠脾脏Treg,进行体外培养,并将细胞分为健康对照组,脂多糖(LPS)组、IL-37组、LPS+IL-37组、LPS+3-Methyladenine (3-MA)组、LPS+3-MA+IL-37组、LPS+雷帕霉素(rapamycin)组、LPS+雷帕霉素+IL-37组。细胞培养24 h、48 h及72 h后,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Treg中IL-10和TGF-β分泌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叉头翼状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的表达;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及数目,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Ⅱ以及Beclin1表达。此外,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记录并比较各组小鼠生存率差异。结果在LPS刺激Treg 24 h、48 h及72 h后分别给予IL-37处理,观察到LPS与IL-37协同刺激72 h后Treg功能明显增强;分别予以LPS和IL-37刺激Treg细胞后,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明显增多。分别用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改变细胞自噬活性,发现3-MA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Treg功能显著下降,雷帕霉素处理组Treg功能则出现增强。3-MA处理组上清液中TGF-β分泌水平明显下降,雷帕霉素处理组TGF-β分泌量则明显增加,而各组上清液中IL-10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37干预能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其中以IL-37预处理组效果最明显。结论IL-37能以自噬依赖途径增强Treg免疫功能,进而维持脓毒症时机体免疫反应平衡,改善脓毒症小鼠预后。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7 脓毒症 调节性T细胞 细胞自噬
  • 作者: 叶倩男 平键 徐列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06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203;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 201203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小囊泡,广泛分布于多种体液中,内含蛋白质、核酸等成分,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病理活动。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细胞均能够以外泌体为介质与肝星状细胞进行信息传递,调控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现就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外泌体 肝星状细胞 活化 迁移 凋亡 自噬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一种吞噬细胞,其准确识别需要被吞噬的凋亡神经元或组织碎片,发挥出正常的吞噬功能,是维持大脑稳态的基础。一旦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出现异常,如吞噬不足或吞噬过度,可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精神性疾病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不同活化表型的转化调节可改变其吞噬活性,同时小胶质细胞表达的能识别"吃我"、"别吃我"信号的多种受体,与相关信号分子结合后可发挥促进或抑制吞噬功能的作用。笔者现围绕近年来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新方向。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吞噬功能 活化表型 "吃我"信号 "别吃我"信号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则常导致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既往许多研究关注脓毒症状态下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炎症反应等异常改变。近年来的资料提示,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系统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脓毒症免疫紊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树突状细胞主要分类、免疫功能、监测方法、调控途径及其在脓毒症免疫障碍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旨在为脓毒症免疫调节寻求新的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树突细胞 免疫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功能性RNA,但不编码蛋白质,其广泛参与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各个方面,并可在多个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参与调节胰岛β细胞分化、成熟、增殖、凋亡、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等,为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β细胞功能 胰岛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支持接触共培养模式,小鼠前庭支持细胞体外诱导人羊水干细胞功能性神经元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人来源的羊水干细胞。从新生C57BL/6J小鼠获取内耳前庭组织,经酶解消化、细胞培养,选取其空心球体,制备单细胞饲养层。将标记慢病毒载体介导产生绿色荧光蛋白nGFP的羊水干细胞种植在饲养层表面,形成支持接触共培养,期间不添加任何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元信号诱导因子。检测分化后的羊水干细胞中神经元标记物β微管蛋白(β-Tubulin,Tuj1)、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的表达;标记功能性突触小泡技术(FM1-43穿透)检测分化后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离子通道。同时观察羊水干细胞单独分化、小鼠前庭支持细胞单独分化、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羊水干细胞和饲养层细胞神经元的分化情况。结果单细胞饲养层表达内耳支持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nGFP标记过的羊水干细胞接种于饲养层后,nGFP表达阳性的部位有(52.0±3.0)%的细胞表达Tuj1,并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突起长度平均(110.7±6.2) μm。饲养层细胞单独分化,仅有(1.1±0.6)%的细胞表达Tuj1阳性且形态典型的神经元;羊水干细胞单独分化,(92.0±1.0)%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标记物Tuj1,但无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突起长度平均(16.0±4.1) μm。将羊水干细胞与饲养层在Transwell中共培养,虽然(92.0±1.0)%的羊水干细胞表达Tuj1,但仍无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突起长度平均(17.0±4.5)μm,饲养层仅有(1.2±0.9)%的细胞Tuj1表达阳性且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结论通过支持接触共培养模式,由小鼠前庭来源的内耳支持细胞制备的饲养层,可成功将人羊水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

  • 标签: 干细胞 羊水 迷路支持细胞 共培养技术 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髁突软骨细胞自噬功能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2个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所有大鼠均造单侧前牙反模型模拟TMJOA。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取颞下颌关节,分别提取两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细胞自噬水平标志物轻链蛋白-3(light chain-3,LC-3)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糖原累积指标糖原蛋白-1和细胞凋亡指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应用Tunel技术检测两组细胞72 h凋亡率。裂解细胞提取全蛋白,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Ⅱ型胶原、MMP-13、LC-3、糖原蛋白-1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并做灰度分析。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髁突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和LC-3表达减少,MMP-13、糖原蛋白-1及胱天蛋白酶-3表达均增多。实验组软骨细胞的72 h凋亡率[(17.3±4.4)%]显著高于对照组[(5.6±2.1)%](t=10.732,P<0.001);蛋白质印迹法条带灰度统计结果显示,在实验组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量(0.43±0.21)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26)(t=2.409,P=0.043);LC-3表达量(0.09±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39±0.18)(t=3.638,P=0.007);MMP-13的表达量(0.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10)(t=3.364,P=0.010);糖原蛋白-1表达量(0.68±0.30)显著高于对照组(0.29±0.17)(t=2.529,P=0.035);胱天蛋白酶-3表达量(0.19±0.08)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2)(t=3.796,P=0.005)。结论大鼠发生TMJOA时,髁突软骨细胞自噬水平下降、糖原累积增多,软骨细胞凋亡率增高、数量减少,最终髁突软骨组织出现退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自噬 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