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ST-T改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心电图分析报告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老年人群的增多,心电图检查常常遇到不易明确诊断的ST-T改变病例。本文试图从ST-T改变电生理基础以及常见类型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描述,旨在提升对ST-T改变的认识~([1])。1ST-T改变的电生理基础1.1ST改变的电生理基础ST段代表左、右心室全部除极完毕到快速复极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动作电位"2"时相是形成ST段的电生理基础。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诊断
  • 简介:患者女,25岁.因与邻居发生争吵,自服强痛定20片,约30min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困倦、腹胀、心前区不适,被同事发现后,随即送院诊治.

  • 标签: 强痛定中毒 QT间期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STT改变的鉴别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对210例患者除作心电图(ECG)外井做血生化(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测定系列等)、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等检查,随机抽取54例行试验性治疗,即给予50%G.S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生脉注射液100ml均1/d,10d。再规律休息1w后对比治疗前后ECG。结果54例治疗前后ECG比较无明显变化,并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随机抽取32例ECG并做多帧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结论本组病倒经临床检查排除药物影响、器质性心脏病及继发性心脏病。试验性治疗STT改变,提示此组人群中STT改变为非特异性的。

  • 标签: ST—T改变 心电图 试验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心理应激的关系,探讨心理应激是否引起心电图ST-T动态变化及是否为诱发SA、AC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96例心电图有ST-T动态变化的患者临床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6例稳定性心绞痛(SA)36例和冠状动脉未见异常组(14例),进行社会心理应激调查,并测定C-反应蛋白(GRP)的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1)心理应激36例,引起ST-T改变,但冠脉造影正常5例,SA有13例另有12列经冠脉造影确诊为ACS和C-反应蛋白(GRP)明显身高(8例,P=0.009);ACS组有心理应激者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61.2%比33.3%(11/33),P=0.009〕。结论心理应激可使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心电图ST-T动态变化,心理应激通过炎症反应触发ACS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心电图ST-T改变 应激 心理学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评价ST-T改变与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方法对180例患者常规12导联记录ST-T改变进行统计分析,并与UCG检查对比.结果ST-T改变者中89例(49.4%)UCG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节段性运动减低,有的丧失运动或收缩期增厚;15例(8.3%)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内径增宽,运动僵硬,重搏波消失;9例(5%)示主动脉瓣钙化,回声增强,5例(2.78%)示左室腔假腱索;余72例未显示主动脉及心内结构异常.结论UCG比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更敏感,室壁运动异常是心肌缺血的唯一指标.

  • 标签: ST-T改变 超声心动图 检查 心肌缺血 UC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妊娠心电图,让临床医生了解早期妊娠ST-T改变的真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9130K十二导同步心电图分析仪,对850例早期妊娠妇女进行静态心电图检查,通过阅图,对出现ST-T改变的病例统计分析。结果孕早期即有轻度改变,异常心电图占8.76%,孕早期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P-R间期缩短、低电压、期前收缩为多见结论早期妊娠心电图ST-T改变为生理改变,完全可以安全渡过妊娠期。

  • 标签: 早期妊娠 ST-T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按照是否发生ST-T改变分为两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ST-T段存在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69.59%,ST-T段无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3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ST-T检查无动态改变的患者,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压低的83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33~82(56.0±5.2)岁,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无STT动态改变分为A、B两组,并且对SR—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A组44例STT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30例,符合率68.18%,而B组39例STT无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仅l3例,符合率33.33%。结论STT无动态改变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较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价值相对较大;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捷、记录时间长、重复性好且无创性等优点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 标签: ST&mdash T改变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的100例间歇性夜间显著ST-T改变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100例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选取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开展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中夜间ST-T显著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夜间ST-T改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126例有ST-T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并对ST-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26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91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患者有3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35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冠状造影阳性患者40例单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6例,51例多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结论ST-T改变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大,对临床诊断有知道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对其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ST-T动态改变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ST-T动态改变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临床冠心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冠心病确诊率。临床心电图ST-T诊断没有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应该联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的类别、临床意义。方法用心电图仪配合体检分析STT改变。结论根据ST段偏移的幅度、形态,T波低平、倒置的程度、部位,结合临床资料,以判定其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电图ST&mdash T改变 非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80例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为阳性的有73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的有39例;冠状动脉造影为阴性的有7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的有3例。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患者的病变情况来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34例单支病变者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的有11例,39例多支病变者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的有13例,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的孕妇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本院接受的21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10例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两组ST-T改变检出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检出率为17.62%,对照组检出率为4.76%,在检出率上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检出后经过休息与吸氧治疗,观察组部分ST-T改变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对照组休息与吸氧治疗后均回复正常,同时观察组患者中ST-T改变者在产后2个月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常常会出现心电图ST-T改变,这主要是生理性的改变,妊娠后一段时间患者心电图基本可以恢复正常。

  • 标签: 妊娠晚期 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正>随着介入心脏技术的不断进展,对以ST-T改变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ORS变化的AMI如下。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摘要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开始为ST段,反映心室去极化终末至复极化开始之间的无电位变化时段。心电图学ST段偏移机制是心动学上的一个难题,理论上正常ST段不应发生偏移,因为在心室复极的2相平台期,无明显的电位差,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人在复极的早期即存在一定的电位差。T波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的复极电位。在心室复极时,大多数的心脏复极电位均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上反映未被抵消部分的心室复极电位差。心室去极化顺序是从心内膜到心外膜,正常的心室复极化电位则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去极化与复极化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所以,T波极性和QRS波群的极性,正常时应是一致的,心室复极化过程为何不是从最早的去极化区(心内膜)开始,而是从最后去极化(心外膜)开始,原因有很多种,就目前而言主要与心肌电张力梯度有关。

  • 标签: T波 心内膜 心外膜 损伤 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1年无症状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存在ST-T改变的167例,同时段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无异常的100例,为267例人员行双源CT检查,对比两组人员冠心病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心电图ST-T改变的人员冠心病患者103例,占61.7%,心电图正常的人员冠心病患者7例,占7%,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可做为隐匿型冠心病的筛查诊断指标。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ST-T改变 无症状 隐匿型冠心病 筛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