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观察及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置管的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置管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做好PICC置管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PICC穿刺 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与对症处理,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的穿刺点渗液均痊愈并带管出院。结论在PICC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术前宣教;在PICC置管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减少反复穿刺和破皮过大;PICC置管后,进行规范的导管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关心、包容患者,倾听患者的诉说,解释渗液的原因及治愈的案例,鼓励主动配合治疗;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以增加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快破损组织的修补;积极对症处理,如换药、抬高置管侧肢体、调整导管的位置、药物治疗等措施不仅降低了穿刺点渗液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后穿刺点顽固性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减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方法。方法按患者接受PICC置管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采取病人置管后在穿刺点上方用小方纱覆盖,透明敷贴覆盖后,用弹力绷带包扎等措施。观察两组出血量。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出血量明显减少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的出血。

  • 标签: PICC置管 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以后选用一块小纱布将患者以PICC穿刺点为中心的上方覆盖好,然后利用3M透明敷贴对穿刺点进行10min的覆盖按压;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以后,选择一块明胶海绵,将明胶海绵对折以后,对患者以PICC穿刺点为中心的上方进行覆盖,然后利用3M透明敷贴对穿刺点进行10min的覆盖按压。对穿刺以后12h、24h内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出血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以后其出血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明胶海绵与自粘性绑带相结合可以有效预防PICC置管以后穿刺点出血问题的发生,预防出血效果非常好,是一种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明胶海绵 预防 PICC置管 穿刺点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穿刺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接收的行PICC置管治疗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给予传统盲穿PICC置管;改良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对比2组穿刺效果。结果改良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导引下塞丁格穿刺术行上臂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塞丁格穿刺技术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PICC置管术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PICC即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这种导管从外周静脉进入,经锁骨下静脉,其尖端位于病人上腔静脉。在人体内所留置时间可达1年之久,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限制了它的应用和发展,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PICC 置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PICC置管术是目前用于临床最为安全的输液工具,具有方便、有效、安全等优势其特点有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对外周留置感染率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PICC的应用和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的观察和日常的维护,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导管留置安全。

  • 标签: PICC 穿刺点 导管保护 导管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为长期大量输液病人提供良好的静脉通路。方法经病人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到上腔静脉,输入高渗、刺激性药物。结果27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无药液外渗发生。结论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外周血管,减少痛苦。

  • 标签: PICC 神经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方法根据个人临床经验以及文献记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0例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488例,成功率高达97.6%。结论穿刺前精心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技巧;穿刺成功后妥善的固定,可以提高穿刺率。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麻醉穿刺方法对剖宫产麻醉穿刺点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麻醉穿刺处理I组行常规针内针穿刺技术(50例)、II组行腰穿针直接穿刺(50例),评定术后的穿刺点痛发生情况和麻醉效果。结果II组患者术后72小时、1个月、2个月、6个月的穿刺点痛发生率低于I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于剖宫产手术中实施腰穿针直接穿刺处理作用突出,可预防穿刺点痛,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穿刺 剖宫产 穿刺点痛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患者需要长期的化疗,因反复长期的化疗和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给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不便。PICC的应用,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极大降低了临床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 标签: PICC化疗 操作方法 适应症
  • 简介:目的分析PICC护理门诊的建设及规范化管理措施,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70例和实验组4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在PICC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按时复诊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PICC护理门诊实现了PICC置管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ICC 护理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我的孙子因感冒引起肾炎,转诊几家医院均不见效,有医院说要做肾穿刺诊断,有的医生说最好不要穿刺。请问我孙子要穿刺吗?

  • 标签: 肾穿刺 穿刺诊断 孙子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