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3例ICU患者机械通气发生MRSA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10月期我院发生MRSA感染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全部患者病情均有效控制,没有造成流行爆发,药敏治疗1~2周后痰培养未见MRSA生长。MRSA感染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密切相关,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MRSA感染风险越高。结论MRSA定值者与感染者往往是感染源,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发性疾病严重、高龄患者发病率最高,ICU病房内以此类患者为主,因此感染风险很高,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避免出现大规模感染。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MRSA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ICU病房接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危重患者35例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检查中表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5例患者总共接受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72次,顺利完成68次,4次因为患者术中SaO2水平下降到88%以下而终止。全部患者没有出现严重低氧血、心率失常等并并发症,部分患者有SaO2水平下降、心率上升等反应,未经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CU机械通气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保证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镜检结果准确度。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患者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ICU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镇静镇痛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治愈率。方法收集应用不同方式的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对并发症和痊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护理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肺不张,为安全使用镇静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障,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呼吸机的正确使用,管路无漏气,根据病情需要正确调节通气模式,报警系统完好,根据血气指标调整机械通气参数,结论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早脱机恢复自主呼吸。

  • 标签: 机械通气报警处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为探索ICU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模式,以Kolcaba的舒适护理理念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为核心,优化常规护理内容,针对主要不良体验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重症监护体验量表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进行分析,该措施在改善患者“人际需要支持”、“治疗与病情信息”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为挽救患者生命,维持有效通气,常常需要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手段。做好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使气道内分泌物及时有效排出,有利于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活动方案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循序渐进的分阶段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坐床旁椅子上、床边站立、协助行走的早期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通过巴氏指数评分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1周后和4周后对ICU获得性衰弱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1周后的巴氏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4周后两组巴氏指数评分较1周后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对ICU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早期活动能够有效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早期活动 预防 ICU获得性衰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临床效果以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就诊的7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所有患者给予镇痛镇静,常规组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评价镇痛镇静前后患者疼痛评分、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对比两组镇痛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相似,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明显升高,跟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干预后常规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大于综合组,P<0.05。(3)综合组镇痛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临床效果确切,有良好镇痛镇静效果,辅以综合护理,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镇痛镇静 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于7月开始启动,按时间顺序1月~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的患者为参照组,7月~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的患者为干预组,参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参照组未实施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死亡率、谵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同参照组患者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死亡率和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共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给对照组患者ICU常规护理,并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ICU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的护理干预,通过建立专门研究小组,制定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进度表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数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能够缩短患者ICU机械通气时间,加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ICU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