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韶关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感染HPV的状况和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136例标本,进行HPV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6种HPV亚型,其中包括11种高危HPV,4种低危以及1种中国人常见亚型。高危HPV-16是最常见的,其次是HPV-52HPV-58居第三位,而且10例宫颈癌中有2例都有HPV-59感染,HPV-11居第四位,且宫颈病变HPV感染主要集中在21~68岁之间,其中21~50岁系高发年龄,占92.65%(126/136)。结论韶关地区HPV流行亚型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组织中,低危HPV的分布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宫颈病变HPV基因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梧州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检测结果,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合理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梧州市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妇女总计142例,该142例都是先进行荧光定量PCR法HPV DNA检测,后予以反向杂交法对HPV进行基因确诊,对比分析结果。结果:142例就诊妇女中,总计检出HPV基因高危阳性人数为97例,占比68.30%,疑似高危阳性人数为11例,占比7.75%,HPV DNA检出人数为115例,占比80.98%。结论: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关系密切,通过HPV基因检测,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0例妇女体检中HPV感染状况及基因状况。方法2016年2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我院自愿接受健康体检的妇女2000例,都进行HPV筛查与基因分析,同时进行病理分析。结果2000例妇女经过病理确诊为宫颈疾病130例,宫颈疾病发生率为6.5%,其中CINⅠ级50例,CINⅡ级30例,CINⅢ级16例,宫颈癌14例。HPV筛查阳性84例,其中基因HPV1640例,HPV1810例,HPV516例,HPV584例,HPV593例,HPV661例。其中随着宫颈病变的恶化,HPV阳性率逐渐增加,分别为66.7%、83.3%、93.8%、100.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女体检中HPV感染状况比较常见,多为基因HPV16和HPV18,随着病情的增加,HPV感染率也在增加,为此HPV感染筛查的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妇女体检 HPV感染状况 基因分型 病理状况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性观念的转变,妇科许多疾病的发生几率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宫颈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也尚且如此。根据临床的相关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导致HPV感染以及宫颈癌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宫颈病变发展速度较慢,从早期宫颈异常改变发展至宫颈癌需数十年,因此早期进行宫颈病变的检查及治疗对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相当关键。

  • 标签: HPV基因分型 宫颈病变 关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在HPV基因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开始至2021年1月期间应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检测HPV基因亚型选取945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检测出HPV感染346例,检出率为36.6%,其中低危检出率为9.9%,高危检出率为26.7%,且21岁到50岁人群的感染率较高。结论: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在HPV感染基因中的应用价值高,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HPV基因分型 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德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特点。方法采用PCR和导流杂交技术对2463例女性HPV的21种亚型进行检测。结果该地区妇女HPV感染率为45.5%,21种HPV亚型均有检出,其中检出率较高的高危HPV16(12.2%)、HPV58(10.2%)、HPV52(9.3%);检出率较高的低危HPVCP8304(4.6%)、HPV6(2.2%)。结论宁德地区女性HPV感染率45.5%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感染的优势型别为HPV16。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0名住院女性中HPV即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感染亚型、年龄的分布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9月~2021年12月在晋江市某三甲医院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的500名女子对HPV 25种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及结论:HPV感染的基因类型多少与子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但与 HPV类型的致癌力有关,多重感染不会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升高。

  • 标签: HPV检测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所感染HPV基因,来探讨不同基因HP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2例经活检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根据病变级别分为CINⅠ、Ⅱ、Ⅲ3组。232例CIN患者均有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测采用亚能HPV基因检测系统进行23种HPV-DNA亚型分析。结果HPV-16和58亚型感染位居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前两位,说明这些亚型致病力强,更易导致宫颈的高级别病变。结论本组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8、33、18、56、31,易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亚型是16、58、18、31、35、56,HPV-DNA的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基因型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 简介:摘要在过去10年中,对30岁及以上妇女进行细胞学和HPV联合的子宫颈癌筛查的数量逐年增加,所以,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胞学阴性、HPV阳性的妇女。世界范围内子宫颈细胞学阴性妇女的高危HPV(HR-HPV)感染率为4%~14%,且与年龄相关。细胞学阴性、HR-HPV阳性妇女应行HPV检测,对HPV 16HPV 18和(或)45HPV18/45)阳性者应转诊阴道镜检查。细胞学阴性、HR-HPV阳性妇女的随访间隔,依HPV型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检测运用在宫颈细胞学阴性HPV阳性妇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0例宫颈细胞学阴性HP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HPV检测,并且根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与HPV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的190例患者中,35例为CIN Ⅱ+,占18.42%,其中3例为HPV31、4例为HPV33、5例为HPV52、7例为HPV58、16例为HPV16;同时,82例为HPV16感染,其中55例为宫颈炎症,占67.07%,16例为CIN Ⅱ+,占19.51%,11例为CIN I,占13.41%;经相关性分析,与非同型感染患者相比,同型感染者出现病理高级别进展的风险是14.89倍(OR值为2.589,P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成年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802例妇女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感染情况和基因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2例样本中检出阳性797例,阳性率44.23%,一共检出22种HPV亚型,各种HPV基因亚型感染检出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高危感染人数远高于低危HPV-52(高危)?101例,占12.67%,HPV-16(高危)84例,占10.54%为感染率较高的亚型。结论门诊人乳头瘤病毒以单一感染较为常见,感染率最高的基因HPV52,HPV16,HPV58,高危感染人数远高于低危感染人数。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基因型
  • 简介:自从1989年choo等首先建立了血清抗-HCV特异性检测方法以来,仅短短几年,H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展。经基因序列分析,根据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区分HCV的不同基因。为了解哈尔滨地区的HCV基因,我们对115份HCVRNA阳性血清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兹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哈尔滨地区 RNA基因 抗-HCV阳性 HCV基因型 基因序列分析 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至7月在河南省济源市招募的3 231名妇女作为宫颈癌筛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 DNA检测,细胞学检查结果≥ASCUS、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但HPV16/18阳性的受试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HR-HPV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其95%CI。结果符合入选标准且纳入研究的受试者共计3 231例,其年龄为(46.84±10.00)(21~64)岁。其中HR-HPV阳性者524例,HPV16阳性者91例,HPV 18阳性者15例。以病理检测结果CIN2+为金标准,HR-HPV检测对宫颈癌筛查人群的筛查效果的灵敏度为93.75(95%CI:79.85~98.27),特异度为84.56%(95%CI:83.26~85.77),HPV16/18型别的灵敏度(65.63%,95%CI:48.31~79.59)低于HR-HPV,特异度(97.44%,95%CI:96.83~97.93)高于HR-HPV。按照年龄30岁和45岁进行分层后,HPV16/18在<30岁年龄组的灵敏度与HR-HPV一致(100%,95%CI:34.24~100.00),特异度高于HR-HPV(98.71%,95%CI:96.27~99.56比84.48%,95%CI:79.27~88.58),在30~45岁和≥45岁年龄层,HR-HPV的灵敏度高于HPV16/18(85.71%,95%CI:48.69~97.43比71.43%,95%CI:35.89~91.78、95.65%,95%CI:79.01~99.23比60.87%,95%CI:40.79~77.84),特异度低于HPV16/18(86.89%,95%CI:84.58~88.90比98.51%,95%CI:97.51~99.11、83.49%,95%CI:81.81~85.04比96.80%,95%CI:95.94~97.48)。结论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对于年龄>30岁女性,在宫颈癌筛查是更建议进行HR-HPV检测。因此,HR-HPV检测是人群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危型HPV HPV16/18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病例1374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进行13种高危HPV检测,对阳性病例及检测阴性但宫颈症状明显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有异常者行多点活检。分析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1374例病例中检出高危HPV感染288例(20.96%),单一感染245例(17.84%),多重感染43例(3.12%);13种高危HPV亚型排序为:52、58、16、56、51、39、18、33、68、31、59、45、35,其中52是主要感染型别,占24.16%(79/288);随着宫颈病变升级,高危HPV阳性率升高;宫颈病变级别升高与多重感染率增高、病毒载量升高有关(P〈0.05)。结论高危HPV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检测 宫颈疾病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273例HCV感染患者基因亚型构成,为临床HCV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为HCV流行病学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273例HCV患者标本一代测序的HCVNS58基因测序结果,并将所测的HCVNS5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线比对.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经在线比对后发现273例HCV患者共有4种基因,分别是1,2,3和6:6种基因亚型分别是la亚型3例(1.10%)、lb亚型208例(76.19%)、2a亚型41例(15.02%)、3a亚型3例(1.10%)、3b亚型12例(4.40%)和6a亚型6例(2.20%)。结论所收集的273例HCV分布情况和我国整体流行情况较一致,以lb亚型为主,其次为2a亚型,其他亚型少见。该分析为本地区HCV患者选择有效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为HCV的流行病学提供相关资料。

  • 标签: HCVNS5B 基因亚型 耐药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筛查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92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比较TCT检查、HPV基因检测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 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TCT结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HPV感染率升高(P

  • 标签: 宫颈癌筛查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MRSA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05年1—6月65株社区感染MRSA及60株医院感染MRSA,应用多重PCR对MRSA染色体Dlec基因盒(staphylococcalcassettechromosomeSCCmec)及杀白细胞毒素(PVI。)基因检测,应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25株MRSA的mecA基因阳性,其中SCCmecII1株,SCCmecⅢ120株,SCCmecⅣ3株,未分1株;未发现携带PVL基因的MRSA。携带SCCmecII、SCCmecⅢ的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而携带SCCmecⅣ的菌株除对8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外,对其他类别的抗菌药敏感。结论本院分离的MRSA以SCCmecⅢ为主,发现SCCmecIVCA-MRSA,但不携带PVL基因;携带SCCmecⅡ、SCCmecⅢ的临床分离株耐药严重。

  • 标签: 社区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毒素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
  • 简介:目的:研究ABO血型基因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定型方法对已知ABO血型进行验证和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对20例已知ABO基因的DNA标本进行基因定型,证实文中的ABO基因定型方法可靠;对3例ABO正反定型不符血型基因定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完全符合。结论:ABO血型基因技术可以应用于ABO血型疑难样本。

  • 标签: ABO血型 吸收放散试验 PCR-S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