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C2、C3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远端Müller分C2、C3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切口锁定钢板组(A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为(50.6±12.9)岁。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组(B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为(53.5±13.0)岁。单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组(C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为(48.1±12.2)岁。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等。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术中C臂透视次数、随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6.7±16.4)、(101.9±16.5)min]和术中出血量[(237.8±47.5)、(253.6±46.6)mL]显著少于B组患者[(114.9±20.1)min、(290.1±60.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6.9±1.6)、(6.6±1.7)个月]显著短于A组患者[(8.4±1.9)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91.7°±16.7°、90.9°±14.4°)显著大于A组患者(78.8°±14.4°),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7.8%(14/18)、73.7%(14/19)]显著高于A组患者[57.1%(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远端前外侧切口外侧应用锁定钢板、前侧附加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C2、C3骨折,固定坚强、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相对较小,兼具单切口锁定钢板和双切口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基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飞机先进复合材料的运用更加广泛,国家高度重视飞机结构研发,当前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协调技术具有多项功能,包括结构的整体性、可设计性等。基于此,阐述了关于飞机装配协调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简析了当前飞机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协调技术现状,最后提出飞机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协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装配协调的理论和技术提供借鉴。

  • 标签: 飞机 复合材料 C型框研究
  • 简介:摘要:GDX2包专机的“C推杆”磨损后,更换较为困难。常规方法需要5人同时完成,耗时360min。通过设计新的更换方法,通过6个步骤,使得工作量降低到2人,耗时120min,有效降低了工作劳动轻度,提升了设备维修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 HXD3C机车停放制动装置的组成及各主要部件作用,详细介绍 HXD3C机车停放制动缓解和施加的作用原理。阐述了 HXD3C机车停放制动装置的正确操作及故障的应急处理,对机车乘务员在正确操作和故障处理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HXD3C 停放制动 停放缓解
  • 简介:摘要:分厂零多为复杂腔类壳体,此类零加工难度较大。其中以调节器零为例,该壳体由于铣削深度层次不一,加工过程中需通过十几个小范围腔区域铣削工步来完成整体加工;同时受腔内部各区域转接R大小不一的限制,只能使用小直径加长铣刀进行加工。为保证零的加工质量,切削参数设置较低,不能完全发挥数控机床应有的效率,导致加工时间过长。本文通过对腔类壳体零的材料性能、切削刀具、切削参数及特征编程的摸索和试验,找出制约该零加工的因素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该方案有效的提高了此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同类零的加工中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型腔 材料 刀具 切削参数 特征编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主髂动脉泛大西洋多学科专家共识(TASC)分类中C/D级病变腔支架治疗的中远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主髂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支架治疗的临床数据。本研究共纳入172例患者,按照术中应用支架类型分为覆膜支架组(61例)、裸支架组(88例)和复合支架组(2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免于再次手术干预、卢瑟福分级、截肢事件和全因死亡。结果覆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和复合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总体死亡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分析靶血管5年一期通畅率在覆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和复合支架组分别为82.1%、78.3%和71.9%,免于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88.5%、82.6%和7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7、2.93,均P>0.05);10年随访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8.7%、52.6%和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P<0.05);免于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74.1%、70.6%和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TASC分类D级病变和应用裸支架是影响中远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髂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支架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中远期疗效,应用覆膜支架可能提高远期通畅率。

  • 标签: 外周血管疾病 支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 考虑到钛合金薄壁腔盖板零加工的特殊性,必须要严格控制零加工精度和变形问题,这就需要结合钛合金薄壁腔盖板零加工特点和要求,采用更加科学的数控加工工艺,确保盖板零质量能够达到标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钛合金薄壁腔盖板零特点,进而提出相应的数控加工方案。

  • 标签: 钛合金 薄壁 型腔 盖板零件 数控加工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开放性骨折成功保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太原长城骨伤手外科医院收治的2例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2、27岁;清创术后分别短缩8.0、10.0 cm再植。骨折端-端相对钢板加压固定,股动脉直接吻合,肌肉端-端吻合。再植成活4个月后,行二期截骨术,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周开始进行肢体延长。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例患者小腿肌群均出现散在不规则坏死,经4次清创,40 d后减张切口经植皮愈合。2例成功保肢并延长至与对侧肢体等长,分别延长8.0、10.0 cm,延长时间为3.0、3.5个月,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为29、24个月。足底部感觉均于术后1年恢复至S4。拆除外固定支架6个月随访时,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骨性结果均为优,功能结果均为良。结论综合掌握保肢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一期彻底清创骨折钢板固定短缩再植、二期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进行肢体延长用于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开放性骨折的保肢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 再植术 骨延长 外固定器 热缺血时间
  • 简介:摘要尼曼-皮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鞘磷脂酶缺乏所致的溶酶体贮积病。本文报告1例携带尼曼-皮克病C基因杂合致病突变新生儿,随访至3月龄死亡。对有腹水、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等常见病因不能解释的患儿应尽早行基因检测确诊。

  • 标签: 尼曼-皮克病 婴儿,新生 基因 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衬套类零珩磨技术的不断推行及锐边毛刺去除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去除衬套孔珩磨后锐边毛刺一直是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毛刺去除难度大、加工效率低和多次返工等方面。为了提高去除锐边毛刺质量和效率,需进行加工方法、工具等方面的改进,达到可靠、高效去除衬套孔锐边毛刺,提高航空产品衬套类零清洁度及质量。

  • 标签: 衬套 珩磨 毛刺 光洁锐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不同分C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共收治71例C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不同分分为A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B组(合并Hauck Ⅰ尺骨茎突骨折)和C组(合并Hauck Ⅱ尺骨茎突骨折)。所有桡骨远端骨折均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尺骨茎突骨折均未行内固定。记录各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测量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及握力;采用DASH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25个月,平均(15.6±4.1)个月。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三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8,P>0.05);末次随访时各影像学参数、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患侧健侧握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三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5,P>0.05)。B组患者尺骨茎突骨折畸形愈合9例,不愈合3例;C组尺骨茎突骨折畸形愈合11例,不愈合2例;B组和C组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2,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时,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未行固定存在较高的畸形愈合及不愈合风险;但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不同骨折类型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效果 尺骨茎突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对累及关节面并出现台阶的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原因多为关节合并损伤评估不足而被忽视所致。已有学者开始使用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只停留在内固定完成后关节腔探查的阶段,并未真正使用镜技术精确复位关节面,未处理关节并存的软组织损伤及腕骨骨折。笔者对我科近四年来采用钢板预置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治疗的167例B、C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骨折 关节镜 腕关节 关节面台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糖尿病(T2DM)患者中文版低血糖忧虑量表(C-WS)评分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30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W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00例T2DM患者的C-WS评分1~34分,中位数为11分;其中26~30分占8.67%,31~40分占6.00%,1~10分占46.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职业状态、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医疗付费方式、病程、治疗方式、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频率均为T2DM患者C-WS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居、病程、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频率>6次均为T2DM患者C-W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2DM患者对低血糖存在明显的担忧、恐惧心理,且居住方式、病程以及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频率均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可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从而达到缓解患者低血糖忧虑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低血糖恐惧感
  • 简介:摘要巩膜无缝线后房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固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矫正无囊膜支持无晶状体眼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缝合IOL与缝线相关的并发症。巩膜无缝线后房IOL固定有多种方法,包括制备巩膜隧道类的采用针或玻璃体视网膜刀进行的无缝线巩膜固定IOL植入、Yamane法带凸缘巩膜IOL双针固定技术、经结膜入路法、自闭式巩膜切口固定法;以及制备巩膜瓣类的纤维蛋白胶辅助的巩膜无缝线IOL固定术、无纤维蛋白胶辅助需缝合的IOL固定术。结果显示巩膜无缝线后房IOL固定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术后短期随访效果令人满意。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病例数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尚需对更多病例进行长期随访以明确其远期效果及安全性、稳定性。(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91-99)

  • 标签: 无缝合巩膜固定 人工晶状体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的13例小胰癌(≤2 cm)患者,EUS分中肿瘤狭窄(A3)占大多数,而单纯扩张(B)及间质肿瘤(C)较少。EUS对小胰癌的分可为未来胰腺癌的处理提供一定诊治思路。

  • 标签: 小胰癌 超声内镜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ow-through嵌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急诊一期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Flow-through嵌合ALTP急诊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损伤患者17例。其中男16例,女1例;年龄19~55岁,平均32.4岁。创面范围16 cm×8 cm~45 cm×30 cm。旋股外侧动脉降支Flow-through吻合受区动脉以重建肢体血供,股外侧肌瓣填塞深部死腔,皮瓣和筋膜瓣覆盖浅表创面。供区皮肤直接闭合6例,腹部取皮植皮11例。结果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电话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1.8个月。皮瓣成活15例,2例失败并截肢。6例采用皮瓣和筋膜瓣修复,11例采用皮瓣、筋膜瓣和肌瓣修复。术后4例皮瓣一期愈合;11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坏死,其中1例换药后瘢痕愈合,其余10例患者二期植皮愈合。所有患者供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急诊Flow-through嵌合ALTP在重建肢体血供的同时实现创面三维立体修复,是修复四肢Gustillo III C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血流桥接 嵌合皮瓣 重建 Gustillo分型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 翻车机是用来翻卸铁路敞车散料的大型机械设备 , 是依靠铁路运煤火力发电厂 的 主要卸煤方式 。 选择正确合理的 翻车机系统 对于一个电厂来说不仅能够保障燃煤的正常供应,而且还能够节约大笔资金, 对电厂持续、 长久发展意义重大。结合工程项目,介绍了 “ C 通用单车 翻车机在 电厂厂外输煤系统 中的应用。

  • 标签: 电厂 “ C” 型 通用单车 翻车机 厂外输煤 系统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