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体为三维的立体结构,而传统的X线检查只能将其显示为二维的平面图像,致使各层面结构的影象相互重叠,如果相邻的器官或组织间对X线的吸收差别小,则不能形成对比而构成图像。断层摄影可以解决影象的重叠问题,造影检查可使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影的结构成影,

  • 标签: CT影像 人体 三维立体结构 扫描装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并选择最优化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1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67岁),其中,61例用螺旋CT检查,82例用常规CT检查。结果: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08%(58/61)和92.68%(76/82),P<0.05;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80%(56/61)和75.60%(62/82)。螺旋CT显示梗阻部位的正确率随扫描期的不同而异,平扫为62.30%,动脉期为63.33%,而静脉期则高达93.55%,P<0.05。结论: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CT。当使用螺旋CT检查该病时,选择静脉期5mm薄扫可获得最佳效果。

  • 标签: 螺旋CT 常规CT 胆道梗阻 黄疸
  • 简介:CT仪李小明CT(computerizedtomography)是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断层扫描仪器的总称.CT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诊疗工具的新葩.目前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扫描时问由5分钟缩短到2秒钟.据说国外又研制出1/100秒即可完成一幅...

  • 标签: 探测器 电子计算 模数转换器 线性衰减系数 计算机 诊断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30例膀胱肿瘤的CT表现。方法: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男29例,女1例。年龄29-74岁,平均57.4岁,其中移行细胞癌26例,腺癌1例,转移癌3例。结果:肿瘤CT表现:①膀胱肿瘤多表现为向腔内突出肿块,呈乳头状、分叶状、扁平状;②肿瘤易向盆腔内及其它脏器或组织扩散、转移。结论:肿瘤越大,密度多为不均匀,并易钙化。扁平状肿瘤需与慢性膀胱炎鉴别。手术、电切、化疗、放疗、血管介入、生物免疫剂、中药等综合疗法可提高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膀胱肿瘤 CT 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胆囊癌的CT表现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组42例胆囊癌均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CT扫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结果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胆囊壁的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乳头状癌结节、胆囊呈等密度实质性肿块、直接侵犯肝脏、肝门及胰头部位淋巴结转移,增强后,囊壁和囊内的癌结节均被增强.结论胆囊癌的CT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胆囊癌 CT 影像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肝破裂伤的超声结果与CT表现,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肝破裂伤的超声结果与CT扫描图像资料.结果:2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后随访、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相符.结论:CT对急性肝破裂伤的评价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对病变检出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肝破裂伤 CT检查 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 简介:本组收集我院1996年11月~2001年3月以病理证实的和同期作CT、钡餐造影、食道镜检的食管癌患者120例,就其三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CT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原因.

  • 标签: 食管癌 体层摄影术 CT
  • 简介: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脑电图(EEG)与临床及CT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2例病脑患者进行EEG与CT检查,对其EEG异常的阳性率、异常程度与病程、临床表现、CT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病10天以内EEG中、重度异常39例(78.0%),与10天以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EG可表现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51.5%);弥漫性异常伴局灶慢波(32.3%);局灶性异常(16.2%)。EEG与C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EG检查对病脑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不能取代EEG。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EEG CT
  • 简介:目的探讨SARS病毒浸润肺部后引起的X线胸片、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诊断病例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8~58岁,平均31岁,其中医院工作人员9例)。总结其胸片、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两肺多发斑片状、结节状致密阴影、肺周边居多;或两肺弥漫性多叶多段肺实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结论早期胸片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小点片状阴影,直径小于1cm;2~3天复查,病灶迅速增多、增大,则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SARS X线胸片 CT检查 影像学特征 诊断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支气管扩张的X线平片及CT做一对比分析。方法:取病理证实支扩40例,分别摄胸部平片,常规CT扫描。结果:显示X线平片漏诊率高(16/40),诊断率低(6/40)。结论:常规CT较X线平片显示率高。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胸部平片 肺纹理 扫描 漏诊率 支扩
  • 简介:我公司杨村220kV站122CT在投运三个月后,发生二次绕组电流三相严重不平衡的情况,立即退出运行并进行检查试验。现将分析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一、设备型式产品型号:LB-110W_2;电流比2×600/5A;级次组合:10P15/0.5/0.2;出厂日期:2001年3月;投运日期:2001年5月23日。该CT绝缘为电容式结构,一次主绝缘采用电容均压结构,用高压电缆纸包绕在一次绕组的线芯上,其间设若干个电容屏,形成电容屏式油纸绝缘结构。在串联电容的作用下,使一次绕组

  • 标签: 110kV电容型CT 故障分析 电流互感器 绝缘 电容式结构
  • 简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特殊外力作用机制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病理生理变化。收集1998-10/2003-11因交通事故等所致DAI病人22例,分析CT及临床表现,讨论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CT检查 诊断 临床分型
  • 简介: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早诊断恶性结节。方法搜集经临床治疗后观察证实或病理证实的65例孤立性肺结节,其中恶性结节35例(周围型肺癌);良性结节30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10例,错构瘤2例)。所有病例行常规CT扫描,并对部分结节病灶进行HRCT检查。结果典型结节并具有深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对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结论CT,特别是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孤立结节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