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上皮样血管肉瘤(EA)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笔者报道了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发生于股骨的EA病例,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及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全身骨显像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了EA的影像学特征。99Tcm-MDP SPECT/CT显像能发现转移灶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量99Tcm-联肼尼克酰胺(HYNIC)-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 SPEC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间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疑诊前列腺癌的56例患者[年龄(69.8±8.0)岁]资料,所有患者的99Tcm-HYNIC-PSMA SPECT/CT显像均示前列腺放射性摄取增高。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n=45)和非前列腺癌组(n=11)。应用xSPECT-QUANT软件对前列腺高摄取区进行定量分析,测SUVmax。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ROC曲线及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前列腺癌组的SUVmax高于非前列腺癌组(10.79±5.96和3.60±1.27;t=7.43,P<0.001);当SUVmax≥6.46时,AUC为0.887,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3.3%(33/45),特异性为11/11,阳性预测值为100%(33/33),阴性预测值为47.8%(11/23),准确性为78.6%(44/56)。前列腺癌SUVmax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632,P<0.001)。Gleason评分≥8分的患者(n=29)较Gleason评分≤7分者(n=16)的SUVmax高(z=-3.89,P<0.001);Gleason评分≤7分者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3,P=0.110),但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P=0.026)。有转移者(n=23)SUVmax高于无转移者(n=22;12.99±5.85和8.50±5.28;t=2.69,P=0.010);当SUVmax≥13.02时,ROC AUC为0.709,诊断前列腺癌转移的灵敏度为56.5%(13/23),特异性为86.4%(19/22),准确性为71.1%(32/45)。结论定量99Tcm-HYNIC-PSMA SPECT/CT显像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可行,SUVmax在诊断前列腺癌、评估恶性程度及预测转移方面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与直接淋巴管造影(DLG)的比较,探讨99Tcm-DX淋巴显像在胸导管出口(TDE)梗阻患者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经胸导管末端手术探查证实的304例TDE梗阻患者(男140例,女164例,中位年龄32岁);根据TDE的不同显影特点将99Tcm-DX淋巴显像结果分为Ⅰ~Ⅴ型(Ⅰ型:未显影;Ⅱ型:一过性显影;Ⅲ型:持续或增宽显影;Ⅳ型:显像剂异常反流;Ⅴ型:双侧静脉角显影),其中Ⅰ、Ⅱ型视为TDE异常显影阴性,Ⅲ~Ⅴ型视为TDE异常显影阳性,并分析99Tcm-DX淋巴显像不同阳性类型与DLG检查的一致性。对数据行McNemar检验和Kappa检验分析。结果在TDE异常检测方面,99Tcm-DX淋巴显像阳性率为70.1%(213/304),DLG阳性率为97.4%(296/304),99Tcm-DX淋巴显像不及DLG(χ2=4.16,P<0.001)。99Tcm-DX淋巴显像阳性患者中,Ⅲ型占比最高,达54.9%(167/304),与DLG一致性低(Kappa=0.08,P=0.005);而在Ⅳ型及Ⅴ型患者中,99Tcm-DX淋巴显像与DLG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8和0.86(均P<0.001)。在TDE梗阻所引起临床表现方面,99Tcm-DX淋巴显像对下肢淋巴水肿及乳糜性积液的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高达96.1%(98/102)、83.6%(127/152)。结论TDE梗阻的99Tcm-DX淋巴显像表现以Ⅲ型居多,在Ⅳ型及Ⅴ型患者中显像与DLG一致性较好。99Tcm-DX淋巴显像可作为TDE梗阻的筛查手段,在诊断由TDE梗阻引起的下肢淋巴水肿、乳糜性积液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导管阻塞 胸导管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右旋糖酐类 淋巴造影术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腹膜透析的钙化防御伴左心室转移性钙化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显像的病例,显像结果示左心室转移性钙化及双下肢钙化防御骨外软组织异常放射性浓聚。笔者分别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钙化防御伴转移性钙化发病机制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硫胶体淋巴显像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99Tcm硫胶体淋巴显像,分析淋巴管显像、淋巴结显像以及二者联合诊断下肢淋巴水肿的结果,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淋巴管显像和淋巴结显像单独及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计算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50例患者的100个下肢中发生淋巴水肿56个,无明显水肿44个。单独以淋巴管显像异常进行诊断,56个淋巴水肿下肢中,下肢淋巴管显像阳性38个(67.9%),阴性18个(32.1%);44个无明显水肿下肢中,下肢淋巴管显像阳性6个(13.6%),阴性38个(86.4%);灵敏度67.9%,特异度86.4%,约登指数0.543。单独以淋巴结显像异常进行诊断,56个淋巴水肿下肢中,下肢淋巴结显像阳性42个(75.0%),阴性14个(25.0%);44个无明显水肿下肢中,下肢淋巴结显像阳性13个(29.5%),阴性31个(70.5%);灵敏度75.0%,特异度70.5%,约登指数0.455。以淋巴管显像与淋巴结显像联合诊断,56个淋巴水肿下肢中,淋巴管与淋巴结显像阳性48个(85.7%),阴性8个(14.3%);44个无明显水肿下肢中,淋巴管与淋巴结显像阳性14个(31.8%),阴性30个(68.2%);灵敏度85.7%,特异度68.2%,约登指数0.539。淋巴管显像与淋巴结显像联合诊断的AUC为0.781,淋巴管显像异常诊断AUC为0.771,淋巴结显像异常诊断AUC为0.739(均P<0.01)。结论99Tcm硫胶体淋巴显像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诊断有较大帮助。淋巴结显像与淋巴管显像联合对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诊断效能较高。

  • 标签: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99m锝硫胶 淋巴水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靶向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多肽分子探针99Tcm-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简称99Tcm-T7),并评估其在荷瘤裸鼠模型micro SPECT/CT显像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接标记法,在共配体N-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和乙二胺二乙酸的协同下,制备99Tcm-T7。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人胰腺癌PANC-1细胞和人乳腺癌MX-1细胞表面TfR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细胞结合及细胞竞争抑制实验评估99Tcm-T7体外结合TfR的亲合力及特异性。构建荷瘤裸鼠模型,注射99Tcm-T7后进行micro SPECT/CT显像及生物学分布实验。采用离体组织放射性磷屏自显影成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TfR的表达情况。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制备了分子探针99Tcm-T7,其标记率>95%,分别在与生理盐水、胎牛血清的混合液中孵育4 h后的放射化学纯度为(95.3±0.3)%和(90.6±0.4)%。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PANC-1细胞与TfR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率为(98.9±0.1)%,而MX-1细胞与TfR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率为(0.2±0.1)%。体外细胞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ANC-1细胞与99Tcm-T7共孵育60 min后结合率达到峰值[(16.12±0.01)%],高于MX-1细胞[(1.20±0.01)%],且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01);细胞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PANC-1阻断组与99Tcm-T7的结合率降低至(2.40±0.01)%,与PANC-1实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1,P<0.001)。荷瘤裸鼠体内micro SPECT/CT显像结果显示,99Tcm-T7可从血液中迅速清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PANC-1荷瘤裸鼠模型在注射99Tcm-T7后30 min时肿瘤轮廓显示清晰,肿瘤/肌肉比值达2.80±0.22。生物学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及各脏器对99Tcm-T7的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与显像结果一致,且99Tcm-T7在PANC-1细胞中的摄取[(0.55±0.18)%ID/g]高于MX-1细胞[(0.16±0.11)%I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01)。放射性磷屏自显影结果显示,在注射99Tcm-T7 30 min后,相较于MX-1细胞,PANC-1细胞显著摄取99Tcm-T7 ;在正常组织脏器中,以肾脏摄取最为显著,其次为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肿瘤实质内未见明显坏死,在PANC-1细胞中TfR呈高表达,而在MX-1细胞中TfR呈低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TfR的特异性多肽分子探针99Tcm-T7,其在荷瘤裸鼠模型中具有良好的显像效能,有望为在体监测肿瘤TfR的表达提供新的影像学手段。

  • 标签: 受体,转铁蛋白 肽类 分子探针 同位素标记 放射免疫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肿瘤细胞,培养的 小鼠,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标记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纳米抗体(NM-01)的SPECT/CT显像探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PD-L1表达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为NSCLC且未经治疗的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61.9±11.0)岁]。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NM-01,患者注射99Tcm-NM-01[剂量为(359.1±68.0) MBq]后2 h进行定量SPECT/CT显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D-L1阳性和PD-L1阴性患者的SUVmax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原发灶SUVmax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4例患者中,PD-L1阳性6例,PD-L1阴性8例。99Tcm-NM-01在肝、肾中有明显摄取,在脾和骨髓中也有轻微摄取。99Tcm-NM-01注射后2 h原发灶的SUVmax为4.69±1.88,转移灶的SUVmax为2.04±1.32。PD-L1阳性患者原发灶的SUVmax明显高于PD-L1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99±1.99和3.72±1.10;t=5.98,P=0.039);但2组间转移灶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1.03和2.35±1.46;t=-1.77,P=0.084)。原发灶的SUVmax与PD-L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48,P=0.042)。结论99Tcm-NM-01能够显示NSCLC原发灶和转移灶的PD-L1表达水平。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抗体 纳米技术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简介:摘要目的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适配体Apt-A10-3.2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特异性配体。鼠双微体(MDM2)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MDM2小干扰RNA(siRNA)可通过RNA干扰机制靶向沉默MDM2目的基因。设计合成PSMA Apt-MDM2 siRNA新型嵌合体,与多西他赛(DTX)联合以探讨PSMA阳性前列腺癌的靶向治疗及99Tcm标记嵌合体显像监测相结合的诊疗新模式。方法PSMA Apt-A10-3.2与MDM2 siRNA通过共价偶联合成嵌合体Apt-siRNA,在PSMA表达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及LNCaP)中,采用Apt-siRNA单独或联合DTX对细胞株进行处理,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DM2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其相关X蛋白(Bax)、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评价治疗效果。取22RV1荷瘤裸鼠15只,分别予PBS、DTX+Apt(200 pmol)和DTX+Apt(400 pmol)处理,观察肿瘤体积与MDM2水平;行99Tcm-Apt-siRNA SPECT显像,获得肿瘤/肌肉放射性计数(T/M)比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数据。结果在22RV1及LNCaP细胞株中,Apt-siRNA明显降低MDM2表达(0.25±0.02,F=183.40,P<0.001;0.56±0.03,F=37.15,P<0.001);Apt-siRNA联合DTX治疗前列腺癌后,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PARP、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22RV1荷瘤裸鼠中,Apt-siRNA联合DTX明显抑制肿瘤MDM2蛋白表达(400 pmol:0.59±0.12;F=49.99,P=0.023)及肿瘤体积[400 pmol:(0.22±0.07) cm3;F=71.30,P=0.039];SPECT显像示,治疗后T/M比值明显降低(400 pmol:2.07±0.22;F=34.99,P=0.022),与MDM2表达水平有线性回归关系(R2=0.875,P<0.001)。结论Apt-siRNA联合DTX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进展,并通过偶联99Tcm实现PSMA阳性前列腺癌可视化靶向诊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RNA,小分子干扰 紫杉烷类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小鼠,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焦膦酸盐(PYP)不同采集方法在心脏淀粉样变(CA)诊断与病理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31例临床怀疑C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1~81(57.2±13.4)岁。患者注射99Tcm-PYP后不同时间行平面显像[早期显像(注射后1 h)、延迟显像(注射后2~3 h)]和断层显像(注射后1 h)。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别采用视觉评分法(≥2分为阳性)和半定量法[心脏与对侧肺摄取比值(H/CL)≥1.5诊断为阳性]分析99Tcm-PYP不同采集方法获得的CA及非CA患者的影像学特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根据临床诊断,CA组15例[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CA(ATTR-CA)5例、轻链型CA(AL-CA)10例],非CA组16例。5例ATTR-CA患者双时相显像和SPECT/CT显像均为阳性;10例AL-CA患者中3例早期显像阳性,延迟显像和SPECT/CT显像阴性;16例非CA患者双时相显像和SPECT/CT显像均为阴性。延迟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灵敏度均为5/5,特异性均为10/10,阳性预测值均为5/5,阴性预测值均为10/10,准确性均为15/15。31例患者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TTR)突变基因患者16例,其中4例为家族性突变型(ATTRv),表现为99Tcm-PYP显像阳性;12例诊断为非CA,表现为显像阴性。ATTR-CA组与AL-CA组早期显像H/CL(2.11±0.24与1.31±0.07)与延迟显像H/CL(2.02±0.19与1.3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75.41和87.15,Bonferroni检验,均P<0.01)。结论早期平面显像对CA分型存在误诊现象,延迟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结果一致性好,可准确诊断ATTR-CA。99Tcm-PYP显像有助于发现TTR突变基因患者是否合并CA。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心肌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焦磷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8F-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在隐匿性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然后在间隔7~30天后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结果 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在隐匿性骨转移的检出率的P值>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中99Tcm-MDP 骨显像的灵敏度更高,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99Tcm-MDP骨显像和18F-FDG PET/CT 显像这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应该在临床中共同使用。

  • 标签: 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 99Tcm-MDP骨显像 隐匿性骨转移肿瘤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分析2例患者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SPECT/CT眼眶显像的不同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简述该影像学方法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活动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常用的TAO活动期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症状做出临床活动性评分(CAS),但轻、中度患者临床表现部分有重叠,单纯使用CAS评分不易鉴别,且该诊断具有一定主观性。通过病例分析,结果显示,99Tcm-DTPA SPECT/CT眼眶显像较CAS对非活动性TAO有着更高的阴性预测值,这说明该显像也能成为TAO评估的一种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细胞间隙沉积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随着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有效药物的问世,早期诊断并指导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99Tcm-焦膦酸盐(PYP)可用于ATTR-CA的无创诊断,其标准化图像采集和分析对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心脏学组及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基于国内外有关ATTR-CA 99Tcm-PYP SPECT(/CT)显像的经验和研究进展,制定了符合我国诊疗常规、适宜在我国临床推广的核医学显像操作规范,以期提高我国诊治ATTR-CA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心肌 前白蛋白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焦磷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显像在体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蒙药森登-4汤治疗前后放射性分布变化,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取200只雌性SD大鼠(6~7周龄),分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176只)和空白对照组(24只)。将CIA模型大鼠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森登-4汤治疗组(24只)、依那西普治疗组(24只)和阴性对照组(24只)。造模及治疗前后均行99Tcm-3PRGD2显像,分析各组病变关节与纵隔的靶/非靶(T/NT)放射性比值,分析相应血清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IA组成功造模95只,成模率为54%(95/176)。治疗后,阴性对照组、森登-4汤治疗组、依那西普治疗组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66±0.144、0.260±0.094和0.238±0.099;F=163.00,P<0.001),而2个药物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F值:49.43~92.36,均P<0.001);关节病理滑膜细胞增生指数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H=34.25,P<0.001);滑膜组织中VEGF、TNF-α、整合素αvβ3、CD31、CD34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H值:13.51~26.84,均P<0.001),而2组药物治疗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森登-4汤治疗组(r值:0.56~0.59,rs值:0.49~0.69)、依那西普治疗组(r值:0.50~0.55,rs值:0.46~0.70)和阴性对照组(r值:0.55~0.80,rs值:0.58~0.86)的T/NT比值与上述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0.001或P<0.05)。结论通过99Tcm-3PRGD2显像与分子病理验证,蒙药森登-4汤可通过下调VEGF等血管因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新生血管化,病理 放射性核素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大鼠
  • 简介:[摘要]SC施工升降机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吊笼往往存在着轻微或是严重震动情况,对搭乘人员总体安全感及舒适感造成不良影响,且震动情况出现后,整机运动当中各部件松动现象极易产生,运动部件实际磨损速度会加快,整机实际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均无法得到保证。对此,需进一步剖析并了解SC施工升降机的震动成因,提出机减震降噪有效处理措施,可为后期相关技术员更好地开展SC施工升降机有效性减震降噪各项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或依据。

  • 标签: []升降机 SC 施工 减震降噪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显像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并将其与18F-FDG显像比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确诊并拟行术前NAC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41例[年龄:(61.5±7.8)岁],在患者NAC治疗前、第1周期化疗后和第4周期化疗后分别同步进行99Tcm-3PRGD2和18F-FDG显像,计算肿瘤/本底比值(T/B;99Tcm-3PRGD2)和SUVmax(18F-FDG)。以化疗前显像为基线,分别计算化疗第1周期和第4周期后显像T/B和SUVmax的变化值(ΔT/B1、ΔT/B2和ΔSUVmax1、ΔSUVmax2)。NAC治疗结束后行常规手术治疗,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判断是否达pCR的"金标准"。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AUC,分析治疗前后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灶摄取值变化对pCR的预测价值;不同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41例患者中有13例(31.7%)达到pCR。乳腺癌原发灶ΔT/B1和ΔT/B2预测pCR的AUC分别为0.827(P=0.001)和0.687(P=0.057),ΔSUVmax1和ΔSUVmax2预测pCR的AUC分别为0.859(P<0.001)和0.713(P=0.030);2种显像在化疗早期摄取变化ΔT/B1和ΔSUVmax1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P=0.740)。ALN转移灶ΔT/B1和ΔT/B2预测pCR的AUC分别为0.859(P=0.002)和0.778(P=0.014),ΔSUVmax1和ΔSUVmax2预测pCR的AUC分别为0.572(P=0.523)和0.802(P=0.007);化疗早期99Tcm-3PRGD2摄取变化(ΔT/B1)的AUC高于18F-FDG摄取变化(ΔSUVmax1)的AUC (z=2.10,P=0.03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NAC后,乳腺癌原发灶和ALN转移灶对99Tcm-3PRGD2摄取的早期变化可用于预测pCR,其中ALN转移灶99Tcm-3PRGD2显像的早期变化对pCR的预测效能可能较18F-FDG显像更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治疗结果 预测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D99L2(CD99 antigen-like 2)基因位于染色体Xq28,编码高度保守、广泛表达的糖基化跨膜蛋白。自2003年首次报道以来,CD99L2蛋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白细胞渗出、淋巴瘤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近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该基因与孤独症谱系障碍、脑性瘫痪、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该基因功能至今未明确。该文就CD99L2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D99L2基因 炎症反应 淋巴瘤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传入我国,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危害。为验证6%甲维·杀铃脲SC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明确使用剂量对玉米的安全性,开展飞防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甲维·杀铃脲SC对草地贪夜蛾具有防治效果佳、持效期长、低毒安全等特点。

  • 标签: 草地贪夜蛾 飞防 6%甲维·杀铃脲SC 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推拿手法对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9例接受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以任意分组的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随机划分44例患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剩余55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14%,然而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2.75%,差异显而易见(P

  • 标签: 推拿 腰间盘推出 治疗满意度 应用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