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糖尿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cprcssionScal,HAMD-17)评分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76例2糖尿抑郁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测评。结果176例患者特别是干预组患者,经过心理理干预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2糖尿抑郁症状。

  • 标签: 心理干预 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2糖尿抑郁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情况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0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2糖尿抑郁的患者9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及抑郁情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包括(FPG、2hPG、HAMD、HbAIc)。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5.83%(46/48)的效果,较比对照组83.33%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糖尿患者抑郁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物及穴位治疗的情况较好,对患者的抑郁、血糖控制具有积极的表现,且安全,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 中医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2糖尿抑郁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糖尿抑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常规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下降情况及抑郁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对2糖尿抑郁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糖尿治疗。

  • 标签: 帕罗西汀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作者: 王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27
  • 机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6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应用2糖尿抑郁患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2糖尿抑郁患者52例,比对组26例为常规护理,探析组26例为综合护理,对比不同方案护理效果。结果:探析组在血糖指标及心理弹性方面对比均低于比对组(P<0.05)。结论:通过对2糖尿抑郁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控制血糖指标,还可改善抑郁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患糖尿抑郁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糖尿患者抑郁的发生机制。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60例2糖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糖尿抑郁患者(研究组)80例,2糖尿抑郁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FT3、FT4、TSH浓度分别为5.52±0.77pmol/L,15.32±2.76pmol/L、2.95±0.86mU/L,研究组FT3、FT4、TSH浓度分别为3.56±1.05pmol/L、10.36±1.45pmol/L、6.97±1.04mU/L。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FT3、FT4水平均降低,而T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2糖尿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2糖尿合并抑郁的疗效。方法将2糖尿患者分为2组,合并抑郁组使用降糖治疗+帕罗西汀治疗6周,对照组仅使用降糖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评定疗效,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抑郁评分改善明显,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明显改善糖尿患者的抑郁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 标签: 帕罗西汀 糖尿病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糖尿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糖尿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108例2糖尿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当中,抑郁发生率为39.6%,入院时空腹血糖高,病程长,有并发者,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差,对糖尿知识缺乏了解,自费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结论住院糖尿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而且与相关因素有关,应该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抑郁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以300例2糖尿抑郁患者为病例组,300例2糖尿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尿情况、生活方式和个人嗜好、社会心理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表明,有7个因素与2糖尿抑郁的发生危险相关,按OR值的大小排列如下糖尿慢性并(数目(OR=3.341,95%CI1.662-5.747),性格(OR=3.132,95%CI2.068-6.049),生活应激(OR=2.547,95%CI1.919-3.739),糖化血红蛋白(OR=2.174,95%CI1.256-3.879),血糖控制方法(OR=2.159,95%CI1.113-3.196),紧张压力感(OR=1.581,95%CI1.211-3.076),性别(OR=1.575,95%CI1.190-2.331)。结论糖尿慢性并(数目,性格,生活应激,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方法,紧张压力感,性别是2糖尿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糖尿抑郁均为临床常见,二者常常合并出现,糖尿抑郁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共同的危险因素、生物学特征以及共时的临床症状对于糖尿抑郁的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糖尿抑郁的关系、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以期为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糖尿抑郁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研究进展
  • 简介:作者观察了112例2糖尿患者抑郁状况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抑郁糖尿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有研究发现糖尿患者的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 标签: 临床观察 关系临床 合并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当归六黄汤治疗初发型2糖尿轻度抑郁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型2糖尿轻度抑郁患者4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控制血糖治疗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当归六黄汤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初发型2糖尿轻度抑郁患者实施当归六黄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初发型2型糖尿病 轻度抑郁症 当归六黄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49例糖尿抑郁的临床资料分析认识实践。 方法 选取本院 49 例糖尿抑郁 患者 开展 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各 24 例和 25 例 。分别为糖尿患者和非糖尿患者 。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抑郁评分相对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糖尿患者经常会伴随产生相应的抑郁状,应该对其进行尽早地发现和治疗,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进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认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80例2糖尿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分析其抑郁状,并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危险因素。结果:480例患者中有140例有明显的抑郁,占29.17%。并发抑郁患者婚姻缺陷、2糖尿病程>5年、合并基础病症、文化在中学及以下、每天体育活动8.0%占比率均高于糖尿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我科于2002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16例2糖尿治疗过程中苏木杰现象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及其原因及其治疗做详细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2型糖尿病 伴发 苏木 糖尿病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家医疗机构636例2糖尿患者,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并填写糖尿临床观察表,根据HAMD测评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合并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对比2组的疾病相关因素及理化指标,对可能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糖尿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636例2糖尿患者合并抑郁的患病人数为138人,患病率为21.7%。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程、并发、运动锻炼、胰岛素治疗、HbA1c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缺乏运动锻炼、高HbA1c均是糖尿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A1c高、存在多种并发及缺乏运动锻炼的2糖尿患者是抑郁的高发人群,应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积极锻炼,控制血糖,必要时进行抑郁筛选。

  • 标签: 糖尿病 2型 抑郁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舒肝解郁治疗糖尿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百忧解)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汉密尔顿抑郁(HMAD)量表判断两组患者疗效,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起效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且治疗组副反应少。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治疗糖尿抑郁,起效快,副反应少,依从性好。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糖尿病 抑郁症 氟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住院患者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糖尿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106例2糖尿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例患者当中,抑郁发生率为39.6%,女性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高,病程长,有并发者,自费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结论住院糖尿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而且与相关因素有关,应该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