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6、17英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流民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流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圈地运动,价格革命,人口增长,解散修道院,解散封建家臣团,瘟疫和农业歉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圈地运动.16、17英国的流民问题实质上是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变革造成的,'与封建制度瓦解密切相关'.

  • 标签: 16-17世纪 英国 流民 圈地运动 成因 农业
  • 简介:大量工资劳动者的存在,是15、16英国农村非常突出的现象。本文对他们的构成、数量、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表现出传统农民的诸般特征。他们主要受雇于农民家庭,而非资本主义的企业;他们被附着在土地上,虽有流动,却难以与土地分离;他们的经济也不是纯粹的工资经济,而是小持有地经济。因此,我们认为此时他们不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的工资劳动者。忽略其农民特征,而将他们看做无产阶级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 标签: 16世纪 15世纪 英国 农村 工资劳动者 无产阶级
  • 简介:本文结合该时期的历史分析与造园特征,研究英国园林艺术的符号特点,解析每一时期的区别及其产生原因。由于当时的英国园林受到了中国造园影响,文中还会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中国园林符号元素。

  • 标签: 园林 符号 英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中期以来,英国煤矿业面临着严重的矿难问题,在矿主、矿工和调查员的推动下,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这些历经曲折才获通过的法案,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安全、矿区教育和煤炭称量三个方面。法案实行后在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该时期煤矿业继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 标签: 煤矿管理 煤矿安全 英国法律 19世纪英国
  • 简介:工业革命及19英国的现代化为女性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女性开始向高等教育领域发起挑战,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女子学院的成立。19中期先后出现了四所比较著名的女子学院——女王学院、贝德福德学院、切膝汉姆学院和北伦敦学院。尽管成立的背景基本相同,但是这四所学院却风格迥异、各有千秋。通过对其介绍和比较可以得出女子学院发展的概况、经验及对之后的女性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 标签: 19世纪中期 英国女子学院 高等教育
  • 简介:16~17巫术案件在西欧大量出现,期间大量的巫师被投进监狱,其中很多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16~17时的西欧进人了转型时期,当时的西欧社会正处于极度的无序之中,而对“猎巫”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西欧社会转型问题的理解。

  • 标签: 西欧 巫术 猎巫
  • 简介:<正>16,欧洲霸国西班牙在美洲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这个帝国存活了三百余年,当今拉美有18个国家是在它的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不言而喻,前者对后者在历史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此,研究现代乃至当代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及社会发展的特点,有必要追本溯源,对16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统治体制进行细致人微的考察。本文拟从行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入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望同行指教。16时,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机构已臻于完备。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官僚行政系统。立于这座金字塔顶峰的自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专制君主西班牙国王。按照16欧洲通行的“君权神授”的政治理论,国王受命于上帝去统治一种特定的人民或民族,其行为只向上帝负责。因此,国王是一切制度的核心,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而不应受到任何挑战。16殖民制度的基调就是这种皇道政治。西班牙国王之所以能凌驾于全部殖民统治机器之上,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即他是作为卡斯提的伊萨贝拉的后

  • 标签: 西班牙人 美洲殖民地 印第安人 哈布斯堡王朝 统治体制 统治机构
  • 简介:通过论述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变迁,重点介绍了简*奥斯丁(JaneAusten)和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以19的简*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从纯粹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们的作品里,女性虽然仍摆脱不了男性社会对她们的影响,但已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以作者和其作品中女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为使自己能在男性社会争得一席之地,开始了强烈的反思,并不断地为争取女性的权利摇旗呐喊.

  • 标签: 女性文学 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女性地位 反思
  • 简介:19,英国民间慈善事业得到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规模和范围均达到相当大的规模。19中期,慈善组织收到的善款甚至超过了国家在济贫方面总的费用,从而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发挥不了的积极作用。在英国逐渐形成的以私人慈善、工人的自助互助和政府救济为主要形式的多元救助体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种体系作为英国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英国福利国家形成前的巨大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 标签: 英国 民间慈善 社会控制
  • 简介:对护理界来说,19英国伦敦是备受世界瞩目的,因为就是在那个时候,那个地点南丁格尔开创了护理的新纪元,这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结果,伦敦当时护理的情况及发展背景如何,现就此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改革 伦敦 英国 南丁格尔 护理界
  • 简介:17末,非国教徒为弥补自身高等教育权利的丧失而开办学园。18,学园逐步兴起。学园的兴起是国家宗教宽容政策和英国社会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兴起过程中,学园针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革新,构建了不同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育模式。整体而言,学园对于英国宗教多元化、高等教育近代化和社会世俗化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学园 非国教徒 高等教育 社会转型
  • 简介:在14英国,黑死病导致劳动力匮乏,生产生活遭到破坏,社会财富开始“倒流”,封建统治秩序出现紊乱。面临种种危机,英国政府颁布和实施了劳工法,力图改变利益分配方向,调整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这标志着英国政府对劳动人民的控制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给英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中世纪 英国 黑死病 劳工法
  • 简介:16的欧洲经历了一场普遍的贫困危机,欧洲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各种济贫措施,以缓解贫困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天主教城市共和国威尼斯也不例外。通过颁布济贫法和改革“大兄弟会”等旧式救济组织,威尼斯引导宗教慈善组织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从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近代济贫制度,有效地缓解了贫困问题造成的压力。威尼斯的经验表明,在推动近代早期欧洲济贫活动世俗化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环境,而非传统上认为的宗教因素。

  • 标签: 威尼斯 贫困 济贫
  • 简介:望加锡港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重要贸易港口,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人早在16建城之前已在望加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在望加锡的经济政治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结合华人在望加锡的一系列活动梳理了16~17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前后,望加锡港由早期建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侧面说明华人对望加锡乃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望加锡 发展 华人 活动
  • 简介:18英国戏剧集中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戏剧伦理学,即重商主义的经济伦理、利己主义的生活伦理、感伤主义的自然伦理。这些颇具现代意识的伦理学向度,驱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车轮,同时整合了新时代的人际关系,通向了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

  • 标签: 18世纪 英国戏剧 伦理学
  • 简介:在20英国人类记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20英国人类记忆研究作了概括介绍,揭示了英国人类记忆研究的基本过程。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英国人类记忆研究对人类记忆研究的巨大贡献及将来人类记忆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记忆研究 20世纪 人类 英国 述评 基本过程
  • 简介:作为现代信托制度雏形的用益权,产生之后就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及后世产生重要影响.13-16,用益权通过躲避封建领主在土地上的封建附属权利和促进土地流转及再分配的方式,引起了英国民众财产(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处分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对当时英国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项重要积极作用就是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经济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婚姻自由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 标签: 用益权 英国 13-16世纪 弱势群体 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