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尿 β2-球蛋白 (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 (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指标含量水平与患者糖尿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其操作简单,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医学参考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β2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早期肾损伤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β2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β2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血β2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血β2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较大,为评价疾病可靠性指标,据此在疾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防治举措,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早期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对两组患者的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性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HbA1c 尿&beta 2-微球蛋白 24 h尿蛋白定量 冠心病 糖尿病
  • 简介:患者男,12岁。因全身起红斑脓疱2年,加重1周入院,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皮内可见嗜中性粒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脓疱型银屑病,经过阿维A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儿童脓疱型银屑病 丙种球蛋白 阿维A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期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与4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进入此次研究,将其分组,命名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参与者的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得出数据结果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三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球蛋白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呈现递减的趋势,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球蛋白呈现高水平,此两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依据,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尿&beta 2微球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一项热门课题。研究发现,β2球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本文对脑脊液中β2球蛋白的结构特点、检测方法及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脑脊液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至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40例),另同时期抽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实验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分析其检査效果。结果实验组HbAl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A1c、尿β2-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建准检测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HbA1c 尿&beta 2-微球蛋白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球蛋白是近年来临床疾病治疗与预防的常见药物类型,以丙种球蛋白为例,在抗体活性上明显,可结合抗原特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从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文献中均可发现,丙种球蛋白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明显,特别因其抗病毒IgG抗体,得到广大医学者的青睐。本次研究将结合既往研究文献资料,对丙种球蛋白临床应用进展做综述分析。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健康人群9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酶法进行BUN、Cr、UA检测,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AAG检测,对比两组BUN、Cr、UA、尿AAG、血清AAG水平。结果在尿AAG、血清AAG水平方面,观察组尿AAG水平明显更高(P<0.05),两组血清AAG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BUN、Cr、UA水平方面,观察组BUN、Cr、UA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尿AAG、BUN、Cr、UA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 血清&alpha 1-酸性糖蛋白(AAG) 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尿球蛋白(α1-MG和β2-MG)、尿微量ALB等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血、尿球蛋白(α1-MG和β2-MG)、尿微量AL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血、尿微量ALB、α1-MG、β2-MG等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在上述指标水平上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最高值超过阴性范围值上限,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蛋白处于高阳性率,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损伤。结论血、尿球蛋白(α1-MG和β2-MG)、尿微量ALB等水平检测在诊断老年高血压肾病早期损害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的可靠、灵敏指标。

  • 标签: 血清微球蛋白 尿微球蛋白 高血压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患者诊断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IgM,K型),I型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患者行肾活检穿刺后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B超下右肾下极出现108mmX76mm的血肿,行DSA检查后立即床旁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治疗清除造影剂,减少肾功能损伤。引血上机后即出现滤前压升高至450mmHg,诊断为冷球蛋白异常凝集导致滤器过早凝血,因此对滤器前管路适当加热,保证CVVHD的连续开展。

  • 标签: 冷球蛋白血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滤器 过早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药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疗效达到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5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皮疹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病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重症药疹 临床疗效
  • 简介:Cytarabine(1-β-D-arabinofuranosylcytosine,Ara-C),isolatedfromaCaribbeanspongespeciesTethyacrypta,isthefirstantitumordrugfromamarineresource.In1980,the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approvedthisdrugforthetreatmentofdifferenttypesofleukemia.Thisdrughasashortplasmahalf-life,lowstability,limitedbioavailability,andseveresideeffects.Toimprovestabilityandbioavailability,wesynthesizedninenovelderivativesbyblockingthecytarabinemetabolicsitesandimprovinglipophilicity.ThecLogPvaluesofthenewlysynthesizedcompoundswerecalculated.Allthesynthesizedcompoundsweremorelipophilicthancytarabine,resultinginmembranepermeabilityandbioavailabilityimprovement.TheantitumoractivitiesagainstleukemiacelllineHL-60wereevaluatedbyusingtheMTTassay.ThebioassayresultsrevealedthattheIC50valuesofcompounds5,8and9were0.080,0.090and0.057μmolL-1,respectively,whichwassimilarwiththatofcytarabine(0.056μmolL-1).Incomparison,compound4withaphosphategroupatO5’wasinactive.Becausephosphoesterbondsareeasilyhydrolyzedbyalkalinephosphataseandarecommonlyusedinproducingprodrugstrategies,compound4mightalsobemetabolizedinvivoandgeneratecompound3orevencytarabinethroughamulti-stepreaction.Thus,compound4mightbeapromisingcompoundtobedevelopedasaprodrug.

  • 标签: CYTARABINE LEUKEMIA marine DRUG PRODRUG ANTITUMOR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一项热门课题。研究发现,β2球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本文对脑脊液中β2球蛋白的结构特点、检测方法及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脑脊液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运用。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将观察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两组70例为细菌感染组,70例为病毒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儿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小儿患者在治疗之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4.39±18.19)mg/L、(8.05±2.19)mg/L,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CPR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患儿CPR数值有明显上升,差异呈(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治疗之前,通过治疗之后,三组小儿患者的CPR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儿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差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均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小儿肺炎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地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且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在治疗肺炎过程中,患儿的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