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蛋白球蛋白测定。方法对样本进行临床检测。结论白蛋白(Albumin,ALB)相对分子质量为66300,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结合和转运蛋白,为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占血浆中蛋白的40%~60%。半衰期l5~19d,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通过肝静脉进入循环。合成的白蛋白从细胞内被分泌到细胞间质,再通过淋巴管重新被回输,每天的循环量约为蛋白质合成量的l0倍。

  • 标签: 白蛋白 球蛋白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就胱抑素C联合α1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100例,定位单纯糖尿病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定位糖尿病肾病组。另外,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确定为身体健康者100例。采集每位患者10ml的晨中段尿,离心分离,分离时间定位5分钟,离心速度为1000r/min,取上清液,在4℃的温度下冷藏保存。另外,再采集每位患者3ml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在-20℃的温度下保存待测。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的尿αl—MG、血清CysC指标都要更高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组的蛋白尿亚组升高较为明显(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的尿αl—MG、血清CysC指标要高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尿αl—MG、CysC异常率分别为42.89%、26.09%,血清αl-MG、CysC异常率分别为84.88%、96.57%,较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都要高很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胱抑素C联合α1-球蛋白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地将糖尿病病程中肾功能损害发现出来,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胱抑素C &alpha 1-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β2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IH患者全血CRP和血清β2-MG,以正常晚孕妇女作为对照。结果PIH患者CRP和Β2-MG异常检出率及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CRP和β2-MG水平可为PIH的预测、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反应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由低蛋白血症引起B型患者血型抗-A减弱的病例临床屡见不鲜,以往文献认为:此类血型抗体减弱可能为一过性,这与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分解和消耗有关。只需改善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以后,血型抗体效价就能逐渐恢复到正常。本文此病例在低蛋白血症尚未纠正的情况下,通过输注异体血液制品刺激后,患者血型抗体效价升高至检测阈值之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科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通量透析对血清甲状旁腺激素、β2–球蛋白清除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通量组(实验组)30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三个月;低通量组(对照组)30例,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三个月。分别测定各组治疗三个月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球蛋白(β2-MG)。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没有差别。血磷在高通量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但低通量组没有下降,并且比高通量组明显高(P<0.05)。两组患者的iPTH、β2-球蛋白经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并且高通量组下降比低通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更有效控制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PTH)、β2-球蛋白(β2-MG),改善血透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beta 2 -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尿蛋白联合尿β2-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及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选取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受检者尿蛋白和尿β2-球蛋白含量,并比较它们的阳性检测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蛋白和尿β2-球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阳性检出率也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β2-球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参考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尿蛋白尿&beta 2-微球蛋白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84例慢性肾病患者血清β2-球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β2-球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6月84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慢性肾病组,其中其中慢性肾炎38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18例,狼疮肾炎10例,肾病综合征6例.另取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的血清β2-球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肾病组患者血清中的β2-MG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β2-MG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的敏感、可靠的指标。

  • 标签: 慢性肾病 &beta 2-微球蛋白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了解肿瘤患者血清IgG、IgA、IgM的含量。方法选择肿瘤患者175例,同时以健康对照组做对照分析,测定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肠癌组血清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组血清IgG、IgA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IgM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免疫球蛋白含量不成正相关。

  • 标签: 肿瘤患者 免疫球蛋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尿β2-球蛋白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及对照组40例,测定血、尿β2-球蛋白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血、尿B2一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酸水平愈高,血、尿β2一球蛋白浓度逐渐增高。结论血、尿β2一球蛋白是反映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早期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球蛋白(β2-MG)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对86例T2DM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CysC和β2-MG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患者的CysC及β2-M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C和β2-MG检测可作为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又可靠的常规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beta 2微球蛋白 糖尿病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阳性以及HbeAg也为阳性的双阳性孕妇进行产前注射HBIG和非注射HBIG两组对照,以及产后新生儿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从而探讨免疫方法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以及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效果是否科学有效。方法选用产前健康查体结果为乙型肝炎HBsAg、HBeAg单阳性或双阳性的孕妇在产前3个月(妊娠28周)起每月注射一次HBIG和对照组产前不注射注射HBIG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在出生时及15天时肌肉注射HBIG,满月、2个月和7个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是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较好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注射 阻断 感染
  • 简介:摘要重症大疱性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皮肤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的免疫机制主要是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细胞毒T细胞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凋亡及线粒体的损伤。我院皮肤科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愈重症大疱性药疹3例。

  • 标签: 药疹 Stevens-Johnson综合症 表皮坏死松解症 大疱性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34例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结果观察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偏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进行预防,治疗组60例在抗感染药物预防的基础上,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对其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案对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产儿在出生后各项检查中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儿均安全出院,但治疗组早产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较对照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能够显著提升早产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早产儿抗医院感染能力,使其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常规体检中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78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DNA提取及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78例肿瘤个体和78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了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且肿瘤患者的KIR基因频率与正常个体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中,KIR的阻滞有可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以促进NK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反应。

  • 标签: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患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同时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临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临床治疗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1年期间患儿童癫痫的患者74例,设为治疗组。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以及患者疾病治疗的耐受性、安全性等免疫指标的改变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分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使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取53例健康体质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免疫指标的对比。结果患者在进行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注射的治疗后,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与正常儿童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亚群指数相比较,在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改善的趋势,并且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儿童癫痫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注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疾病得到相对有效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 儿童癫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剂量每日400mg/kg,连用3天,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并发症恢复情况的改变。结果婴幼儿重症肺炎辅助应用IVIG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征消失、胸片炎症吸收均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运用IVIG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肺炎 婴幼儿 丙种球蛋白